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草书作品,有的人说,它写得那么乱,又怎么能入选全国书法展?也有人认为,这幅草书作品从风格上看,的确是取法于黄庭坚,但又不像黄庭坚,从功力上看,水平还是很高的,然而,入选全国书法展就有点勉强了。也有人觉得,我认为这幅草书风格自己非常喜欢,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尤其是那个长竖线,不要看写得很长,但要真正写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
那么,这幅草书作品究竟有哪些优势而入展全国书法展?在我看来,这幅草书作品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取法上遵循古人书法特点,可以把黄庭坚草书风格表现出来;二是用笔上变化非常丰富,也可以说,毛笔在作者的手里是游刃有余的,中锋行笔,翻转绞笔,提按有度,达到了笔法变化的灵活手段;三是空间处理得十分到位,尤其是第二行的那个长竖线,不仅使空间表现合理,而且让自己的笔法显现到位。
首先是作品的取法合乎要求。从作品的整体来看,作者明显是取法于黄庭坚草书,有的人可能觉得,学习谁的书法,就要像谁的,这个草书作品与黄庭坚草书差得很大,如果要临摹的话,可能作者的临摹水平也不怎么样。其实,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毕竟不是临帖展,而是创作展,如果写得太像了,那岂不是照搬黄庭坚吗?书法展是不被提倡的。因此,作品虽是取法黄庭坚风格,但自己的个性特点还是很明显的。
其次是用笔上的笔法问题。作为草书作品来说,评委一般很注重创作作品时的用笔笔法,从作品中的用笔来看,它的笔法则是十分丰富的,大部分用笔主要以中锋为主,这也是继承黄庭坚草书风格的重要原因,因为黄庭坚草书主要还是中锋行笔,而此作在创作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中锋用笔,但为了避免与黄庭坚的用笔雷同或重复,作者还使用了提按、侧锋、绞转等笔法,在一个笔画中,也尽可能地丰富用笔,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创作方法。
三是空间上的整体感处理方法。从作品的整体上来看,此作最为精彩的地方就在于第二行的那个“年”字,尤其是最后一笔的长竖画,它不仅在这里制造出了空间上的分割外,还在字势上形成了一个慢的节奏,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笔有笔势,字有字势,这幅作品虽为草书,而这个“年”字则采用了行隶的写法,让前面和后面的草字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关系,为整体章法表现及时“刹车”,这就是它的精彩之处。
对于这幅草书作品来说,它也表现了一定的书法艺术性。当代书法展最为注重的就是书法的艺术性,而艺术性的表现就是书法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可以说,这幅草书作品既继承了黄庭坚草书风格,也发展了黄庭坚草书。尤其是在艺术性方面,用字的大小、正侧、疏密、以及墨色上的干枯浓淡等关系,让草书作品显现出了它的精彩之处,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对于这幅全国书法展上的草书作品来说,大家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