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南部与广东的汕头、潮州毗邻,东北与泉州和厦门接壤,并与泉州、厦门一同被誉为“闽南金三角”。此地历史悠久濒海临风,农业发达贸易兴盛,堪称是一片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文化底蕴深厚的滨海之地,常被人们赞为“花果之城”、“鱼米之乡”。
从行政区划上来看,漳州现辖二区一市八县,即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长泰县、华安县。
从地理风貌上来看,漳州大致可分为陆域部分和海域部分。陆域部分南北长187千米,东西宽127千米,面积为1.26万平方千米。西北有博平岭,北部有戴云山余脉,平和县的大芹山主峰海拔1544.5米,是漳州第一高峰。境内有九龙江流过,九龙江是福建第二大河,全长1923千米,总流域面积为14741平方千米,在漳州境内的流域面积达7586平方千米。除此以外,该地区还有鹿溪、漳江、东溪等主要河流。漳州的海域面积稍微大于陆域面积,这里的大陆岸线长519千米,岛屿岸线长112千米,呈北东走向,还有285.5平方千米的广大滩涂,可利用水产养殖的部分约有117.2平方千米。
早在新石器时代,此地便有先民繁衍生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它被列入大秦版图。唐朝兴盛以后,漳州于686年建州,距今已有1300多年。在千年岁月中,漳州孕育出一批文化名人,如唐代的开漳圣王陈元光与父亲陈政,明代《东西洋考》的作者陆燮,清初“闽海才子”黄道周,诏安画派的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近现代文学大师许地山、杨骚、林语堂,著名画家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等人。还有一批四海扬名的民俗文化,如布袋木偶戏、芗剧、潮剧、锦歌、竹马戏、大车鼓舞蹈、剪纸艺术等。
漳州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是一处集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旅游胜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滨海风光、花果园林、文化古迹、绿色生态、宗教朝圣为特色的一批旅游项目。在这些旅游项目中,被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有云水谣古镇、塔下村、裕昌楼与怀远楼,被列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有三平风景区、福建(华安)土楼旅游区、关帝庙、风动石景区、金汤湾温泉度假区、天福茶博物院、东南花都花博园、滨海火山地质公园、龙佳生态温泉山庄、云洞岩风景区。其中,福建(华安)土楼旅游区与怀远楼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他入选的景点还有和贵楼、河坑土楼群与田螺坑土楼群。
该地区还有其他许多有名的景观。如龙海的大帽山休闲农场旅游风景区、南太武山风景区、镇海古卫城、南炮台、观海寺、紫泥红树林、凤山岳庙、白礁慈济宫;龙文区的云洞岩、瑞竹岩;南靖的紫荆山、鹅仙洞、石门岩、乐土亚热带原始雨林、漳州土楼、树海;平和的灵通岩风景区;漳浦的赵家堡、海月岩、梁山、六鳌城、抽象画廊、古雷滨海、菜屿列岛、乌石妈祖;云霄的威惠庙、陈政墓、云山书院、将军山、天地会诞生地;华安的贡鸭山森林公园、竹类植物园、二宜楼;长泰的天柱山森林公园;诏安的九侯山、乌山风景区、诏安石牌坊一条街、汾水关;东山的马銮湾风景区、乌礁湾海滨森林公园等。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表现了漳州的秀丽容颜和古老文化。

云水谣古镇
漳州物产丰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此地除了盛产大米、青梅、甘蔗、花生、烟叶、黄麻、茶叶之外,还有“五大名花”与“十大名果”。“五大名花”是指水仙花、茶花、兰花、红梅与腊梅,“十大名果”是指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枇杷、杨梅、桃与番石榴,其他还有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泥蚶等系列海产品。不过,漳州最出名的要数“漳州三宝”,就是水仙花、片仔癀和八宝印泥。
漳州八宝印泥创制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创始人魏长安原先经营“源丰药店”,他制成的八宝药膏,可治刀伤、灼伤、疯犬咬伤,但因造价较高而无人问津。魏长安平时爱好书画,某次偶然用钤印蘸以药膏题章,没想到色彩鲜艳效果非凡。于是他在制作药膏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良,研制成“八宝印泥”,一举克服了以前用蜜敷朱盖章易脱落不耐藏的缺陷。该产品刚一推向市场,立即被文人墨客惊为异宝,生意很快兴隆起来。当时的道尹大人澄漳成连声称赞,劝他专营八宝印泥,并为小店取号“魏丽华斋”。澄漳成后来将该印泥作为朝廷贡品奉上京城,博得乾隆皇帝的大加赞赏。待到清末年间,随着对外贸易的兴起,八宝印泥远销海内外。
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景观众多构成了漳州的旅游特色,也为它博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近年来,由于再被划入“闽南金三角”,漳州经济获得全面提升,已成为闽西南的一处商贸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