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曹丕即位称帝,建立魏国。随后,他任命了一位才能卓绝却道德评价极低的谋士担任太尉一职,此人就是贾诩。当这一消息传到江东,孙权听闻后不禁发笑。表面上看,以贾诩的才能和功绩,担任任何职位都不为过,但为何会引来孙权的嗤笑?这背后,既有贾诩"不当三公"的历史原因,也暗藏着孙权在当时特殊政治环境下的微妙心态。
谋士贾诩 纵横三国天下贾诩出身凉州,年少时便以智谋闻名于乡里。在乱世之初,他曾追随董卓女婿牛辅,展露头角。
董卓、牛辅相继被杀后,贾诩的政治生涯迎来转折点。在王允拒绝李傕、郭汜请求赦罪时,贾诩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两人打出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成功聚集十余万兵马攻破长安。
这一谋略之举,虽为贾诩带来显赫声名,却也让他背负上了不光彩的历史污点。李傕、郭汜控制朝廷后在关中大肆掳掠,造成"二三年间,关中不复有人际"的惨剧,这让贾诩的名声一落千丈。
后来贾诩转投张绣麾下,在与曹操的多次交锋中屡建奇功。当曹操轻视张绣,霸占其婶婶时,贾诩巧设诡计,让士兵借运送辎重之机披甲入营,一举重创曹操,斩杀其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将典韦。
在另一次战役中,贾诩更是展现出高超的战场洞察力。他准确预测曹操必亲自断后,劝阻张绣不要贸然追击。待曹操放松警惕,改由部将断后时,贾诩又抓住战机建议张绣出击,终获大胜。
贾诩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曹魏崛起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他成功说服张绣投靠曹操,为曹操消除了南方的重大威胁。张绣归顺后,曹操得以安心应对北方的袁绍。
在平定关中之战中,贾诩献上离间计,使马超、韩遂离心离德。这一计谋不仅帮助曹操速战速决,更为魏国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贾诩在汉末动荡年代,凭借过人智谋四处游走。他在不同势力之间左右逢源,既创造了赫赫战功,也因某些选择背负骂名。但无可否认的是,他的每一步棋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激起涟漪,影响着天下局势的走向。
三公尊位 德行为先天下魏国建立之初,朝廷百官虽已各就其位,但三公之位却格外引人注目。自西汉中期以来,三公虽已不再掌握实权,但这一职位仍是朝廷最尊贵的象征。
在当时的政治体系中,三公地位仅次于天子,被视为天下道德的典范和楷模。这一职位不仅仅要求才能出众,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崇高的道德品性和无可挑剔的政治声誉。
按照当时"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天灾人祸往往被认为是统治者德行有失的征兆。每当发生重大灾害,三公作为最高统治集团的代表,往往要承担主要责任。
三公之位虽然实权已失,但其象征意义和政治影响力在魏国初立之时反而愈发重要。这一职位已然成为朝廷政治正统性的重要支撑,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公人选的任命往往会引起朝野上下的广泛关注。任何不当的任命都可能在政治上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动摇统治根基。
因此,历来担任三公之位的人物,大多是德才兼备、清誉远扬之辈。他们或是德高望重的儒家代表,或是功勋卓著的社会楷模,都是能够服众、让天下信服的人选。
三公的任命历来都遵循着严格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即便是一代枭雄也不敢轻易打破这一传统,因为这关系到统治的合法性和民心向背。
在这样的传统和要求下,贾诩的任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反差。他虽有过人的才能和赫赫战功,但其在李傕、郭汜之乱中的所作所为,已经让他背负上了难以洗脱的污名。
这种任命之所以引人侧目,正是因为它违背了三公选任的基本原则。三公之位不仅需要才能,更需要清誉,而贾诩恰恰在后者上存在着巨大的缺陷。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任命无异于向天下宣告:魏国政权对传统礼制的藐视,以及对道德标准的漠视。这也正是为什么此事会引来孙权的嘲笑。
隐言报恩 丕位得定乾坤在魏国建立之初,朝廷重臣的任命背后往往都有深层的政治考量。曹丕对贾诩的任命,表面上看似乎有违常理,实则暗含深意。
这要从曹操生前的储位之争说起。当时曹操膝下诸子中,曹丕为长子,而曹植才华横溢,二人都是储君的有力人选。
在这场关系魏国未来走向的重大抉择中,朝中大臣大多选择了明哲保身。唯独贾诩,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暗示了自己的立场。
当时曹操亲自向贾诩询问意见,面对这个敏感的问题,贾诩并未直接表态。他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我在想袁绍、刘表"。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直指问题核心。袁绍与刘表都曾是一方霸主,却因为废长立幼而导致内乱,最终被曹操所灭。
贾诩的这番话,让曹操联想到了这两位宿敌的前车之鉴。在魏国即将建立的关键时刻,曹操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这样的提醒,对于曹操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贾诩虽未明确表态支持曹丕,但这番话的分量足以影响曹操的决断。
在这之后不久,曹操便确立了曹丕的太子地位。这个决定不仅确保了魏国政权的平稳过渡,也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储位之争。
因此,当曹丕即位后,他深知自己能够坐上帝位,贾诩功不可没。这份恩情,必须要用最高规格的待遇来回报。
在魏国初立的特殊时期,三公之位不仅是一个职务,更是一种政治筹码。曹丕用这个位置来酬谢贾诩,既显示了自己的恩威并重,又巩固了新朝廷的权力基础。
这种任命虽然打破了传统,却也表明了曹丕对忠臣的倚重。即便贾诩的名声有污,但在曹丕看来,这份知遇之恩远比世人评价更为重要。
然而,这个决定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孙权的嘲笑不仅针对贾诩的任命不当,更是看出了曹丕在政治运作上的急切与失策。
贾诩的任命成为了一面镜子,映射出新生的魏国在制度建设与政治平衡上的诸多问题。这也为后来魏国的政治发展埋下了伏笔。
一笑流传 千古留教训孙权的这一笑,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对贾诩个人能力与声望的质疑,更是对魏国统治正统性的一种挑战。
在夷陵之战前,孙权为避免两面受敌,曾主动臣服于曹魏。但这种臣服关系充满了微妙的政治博弈,双方都在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
曹丕一方面要通过东吴的臣服来彰显魏国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也试图借此削弱孙权在江东的号召力。面对这种政治压力,孙权需要找到合适的机会来维护自己的威望。
贾诩的任命恰好给了孙权这样一个机会。通过对这一任命的嘲笑,孙权不仅暴露了魏国在政治决策上的失误,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臣服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贾诩任太尉之后,钟繇继任了这一职位。钟繇与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共同构成了一个令曹丕引以为傲的三公班子。
曹丕曾对左右感叹说,这样的三公阵容堪称一代伟大人物,后世难有人能够企及。这番话既是对新任三公的褒奖,也暗含着对先前贾诩任命的某种遗憾。
这个故事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当时司徒之位出缺,朝廷正在物色合适的人选。荀勖在讨论人选时,特意提到了贾诩的这一往事。
荀勖指出,三公之位是天下人瞻仰的对象,不能随意任用不合适的人选。他将贾诩的任命作为反面教材,警示后人在选任三公时要慎之又慎。
贾诩任太尉一事,最终成为了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告诉后人,在选拔重要官员时,不能只看才能和功劳,还要考虑道德品行和社会声望。
这个教训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影响了后来历朝历代对高级官员的选拔标准。即便是在后来的改朝换代中,这个原则也一直被奉为圭臬。
贾诩的才能无可置疑,他的功绩也确实值得褒奖。但曹丕为了私人恩怨而打破用人之道的做法,终究还是留下了一个千古笑柄。
这也提醒后世君主,在政治任命中要平衡个人恩怨与社会期待,要在才能、功劳与品德、声望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