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靖康之耻,却不知其中最为残酷的"牵羊礼"究竟为何物。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数千宋朝皇族沦为俘虏,其中不乏皇族贵胄。一路上,疾病、凌虐夺去了半数人的性命。然而,真正的地狱竟在抵达金国之后。当他们被剥去衣衫,披上带血的羊皮,被迫爬行在大庭广众之下时,许多女子选择了自尽。这些选择结束生命的女子,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精神折磨?
一、金国"牵羊礼"的渊源与本质"牵羊礼"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辽朝的史册中。当时契丹贵族为了彰显武功,常常在凯旋而归时,让战俘披着羊皮,像牲畜一样被牵着游街。这种仪式渐渐传到了女真人那里,成为了金国最重要的受降仪式之一。
金国皇帝完颜晟在位时,便下令将这一仪式正式定为朝廷礼仪。据《金史》记载,金军每次大胜,必行"牵羊礼",以示威仪。不仅是普通战俘,就连降服的王公贵族,也不能免于此辱。
辽国皇帝耶律延禧被俘后,金人便让他披着一张血淋淋的羊皮,在数万军民面前爬行。这一幕被金国画师画了下来,挂在皇宫大殿之上。从此,"牵羊礼"更成了金国炫耀武功的象征。
到了靖康年间,这一仪式变得更加残酷。金兵不仅要求俘虏披上羊皮,还要在羊皮上浇上热水,让皮革紧紧粘在身上。有的羊皮甚至是刚从活羊身上剥下来的,还带着温热的血腥。
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汴京后,便在城外搭起了高台。他们将俘虏的宋朝皇族分批带到台前,强迫他们脱光衣服,只披一张羊皮。据《靖康纪闻》记载,当时正值春寒料峭,不少人冻得瑟瑟发抖。
金国将领完颜宗弼站在高台之上,手持马鞭。他命令士兵们用绳子拴住俘虏的脖子,像牵羊一样将他们牵到台前。这些昔日的皇亲国戚,不得不跪在地上,学羊叫声。
宋徽宗被迫跪在最前面,他的两个儿子跪在左右。完颜宗弼先是宣读了一份诏书,宣布宋朝已经灭亡。然后,他命令宋徽宗向北方叩头,承认自己是金国的臣民。
这还不算完。完颜宗弼又命令其他俘虏轮流上前,向宋徽宗吐唾沫,辱骂他是亡国之君。有人不从,立即被金兵拖出去砍了头。据说,当时的场面异常血腥,连见惯了杀戮的金兵都有些不忍直视。
这场"牵羊礼"一直持续到傍晚才结束。当天晚上,就有几十个宋朝贵族女眷选择了自尽。她们留下的遗书中,都提到了这场耻辱万分的仪式。
从此以后,"牵羊礼"成了宋金战争中最惨痛的记忆之一。即便到了南宋时期,朝廷上下提起这件事,仍然痛心疾首。岳飞就曾在《金缕曲》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其中就暗指了这场惨绝人寰的"牵羊礼"。
二、宋朝亡国之痛的缩影自太祖赵匡胤定下"重文轻武"的国策后,宋朝的军事实力便一日不如一日。据《宋史》记载,开国之初的禁军有近百万人,到了徽宗时期却只剩下三十多万,而且大多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子弟。
1126年,金兵南下时,汴京城内竟找不出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将领。徽宗只得下诏召集民间义军,却在义军刚刚集结完毕时,又突然下令解散。原来是朝中大臣认为,让平民百姓拿起武器太过危险,还不如向金人求和。
就在汴京岌岌可危之际,徽宗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据《建炎实录》记载,他将皇位传给太子赵桓,自己则带着后宫嫔妃躲进了开封城外的艮岳。这座艮岳是徽宗耗费巨资修建的游玩之所,里面有假山、花园,甚至还有一座专门用来观赏金鱼的牡丹亭。
新即位的钦宗赵桓,面对金兵的进攻束手无策。他先是派遣大臣李邦彦去金营议和,答应支付巨额赎金。金人收了钱,却并未退兵,反而加紧了对汴京的围困。
1127年正月,开封城内已经断粮。据《靖康要录》记载,米价飙升到了每斗白米一千钱,老百姓只能煮树皮、草根充饥。更有甚者,有人竟开始易子而食,城内一片哀鸿遍野。
二月初,金兵攻破了汴京城的东门。钦宗派人去艮岳请徽宗回宫商议对策,谁知徽宗已经带着后宫躲进了天庆观。这座道观是徽宗平日里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他收藏的大量古玩字画。
金兵入城后,立即派人搜查天庆观,将徽宗和他的后宫嫔妃全部抓获。据《宋史》记载,当时的场面极其混乱,有的嫔妃趁乱跳入观内的水池自尽,有的则被金兵当场杀死。
徽宗被捕后,金人并未立即将他押解北上,而是强迫他在汴京城内游街示众。他被迫穿上囚衣,脖子上套着铁链,在百姓们的注视下走过自己曾经熟悉的每一条街道。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金人还逼迫徽宗亲自写诏书,命令各地守将投降。有的将领看到诏书后痛哭流涕,却也只能放下武器。就这样,偌大的北宋江山,竟在短短几个月内土崩瓦解。
当年三月,金兵开始北上,押解着徽宗、钦宗父子和三千多名宋朝皇族。据《靖康纪闻》记载,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有的人因为受不了奔波劳累死在路上,有的则被金兵杀害。到达金国都城会宁府时,这支队伍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千人。
这场亡国之痛,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一个王朝精神上的崩溃。当年那些沉醉于诗词歌赋的文人雅士,此时才明白"重文轻武"的代价究竟有多么沉重。
三、皇族贵胄的生死抉择在汴京陷落的混乱中,宋朝皇族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据《靖康要录》记载,当时宫中有位叫杨妃的宫女,在金兵攻入皇宫时,正好遇到几个太监在搬运珍宝。她立即喝止了这些太监,命令他们将珍宝全部投入井中,以免落入金人之手。
这位杨妃后来被金兵抓获,在押解北上的路上,她遇到了徽宗的另一位宠妃李宸妃。两人商议后决定投井自尽,但被金兵发现,强行拦下。金兵将她们分开看管,几天后,杨妃还是找到机会咬舌自尽。
宋朝宗室中,也有不少人选择了慷慨赴死。徽宗的亲弟弟康王赵构,在得知金兵将入城的消息后,立即召集家人商议。他的几个儿子都主张突围南下,但康王的两个女儿坚决反对。据《宋史》记载,这两位公主说:"与其受辱于金人,不如死于宋土。"
当晚,这两位公主就服毒自尽了。她们的陪嫁宫女也纷纷效仿,整个康王府死了几十人。康王赵构看到这种情况,只得带着剩下的家人连夜突围,最终成功逃到了应天府。
但并非所有皇族都选择了死路一条。徽宗的另一个儿子秦王赵桓,就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据《建炎实录》记载,他在被俘后主动向金人表示愿意合作,还劝说其他皇族也接受现实。金人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不仅没有虐待他,还给了他一个小官做。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些皇族女眷甚至主动投靠了金人。徽宗的一位妃子郑氏,在被俘后不久就改嫁给了一个金国将领。她不仅自己过起了富贵生活,还经常劝说其他宫女也改嫁金人。
但这种选择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那些改嫁金人的宫女,大多都被宋朝的史官们记录在案,成为了千古骂名。而她们的子女,更是永远背负着"辱没祖宗"的罪名。
皇族中最令人同情的,要数那些年幼的公主们。据《靖康纪闻》记载,有位刚满十岁的小公主,在被俘后就被金人卖给了一个商人。这个商人把她转手卖给了一个游牧部落的首领,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
还有一位叫做寿春的公主,被金人带到会宁府后,被迫嫁给了一个金国贵族。这位贵族是个残暴之人,经常对她拳脚相加。寿春公主忍受了三年的折磨,最终在一个雨夜上吊自尽。
据统计,在被俘的三千多名宋朝皇族中,选择自尽的就有七百多人,其中女眷占了大半。那些没有死去的人,除了极少数投靠金人的,大多都在后来的"牵羊礼"和其他折磨中悲惨离世。
四、金国统治者的残酷手段"牵羊礼"之后,金国统治者对宋朝俘虏的折磨并未停止。据《金史》记载,完颜宗弼在"牵羊礼"结束后,立即下令对所有女性俘虏实施"赐浴"。这种所谓的"赐浴",实际上是一种极其残酷的惩罚手段。
据《靖康纪闻》记载,金人在会宁府的郊外专门建造了一座"浴宫"。这座浴宫表面看起来金碧辉煌,内部却设置了各种刑具。每天傍晚,金兵都会将一批女俘虏押送到这里,强迫她们在金国贵族面前沐浴。
有一位叫做李端的宫女,在经历"赐浴"后写下了一封遗书。信中提到,浴宫中的水池是用铁板铺就的,下面燃着炭火。金人强迫俘虏们在滚烫的水中来回走动,稍有迟疑就会遭到鞭打。
更令人发指的是,金人还在浴宫中设立了"交易场"。据《建炎实录》记载,每逢集市日,金国各地的贵族都会来到这里"挑选货物"。那些年轻貌美的宫女往往会被高价卖出,而年老色衰的则可能沦为奴隶。
1128年春,一位叫做王氏的宫女被卖给了一个游牧部落的首领。这位首领将她带回部落后,竟然在一场宴会上将她当作"礼物"转赠给了其他部落首领。最终,这位宫女在一次转手交易中趁机跳崖自尽。
金人对男性俘虏的折磨也毫不手软。据《宋史》记载,他们将一些年轻力壮的男子编入"苦役营",强迫他们日夜不停地开凿运河。仅在第一年,就有三百多人死于劳累。
在会宁府的皇族牢房里,金人还发明了一种叫做"铁笼浴"的酷刑。他们将犯人关在铁笼中,吊在烈日下暴晒。等犯人快要渴死时,又将笼子浸入冰水中。据说,没有人能在这种折磨下支撑超过三天。
宋徽宗的五弟端王赵佶,就死于"铁笼浴"的折磨。据《靖康要录》记载,他在受刑时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金人对他的硬骨头十分恼火,在他死后还不准其他俘虏收敛他的尸体。
到了1129年,仍在会宁府的俘虏已经不足三百人。金人开始将他们分散到各地,有的被发配到边远地区做苦力,有的则被送去给军队当奴隶。据《金史》记载,这些人中很少有能活过三年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宫女营",这是金人专门用来关押年轻宫女的地方。每隔几天,金国贵族就会来这里挑选侍妾。那些没有被选中的宫女,往往会被送到"教习所"去学习金国的语言和礼仪,然后再转卖给其他部落。
昔日养尊处优的宋朝皇族,在金国统治者的残酷手段下,不是死于非命,就是沦为奴隶。据《宋史》最后的统计,被掳到金国的三千多人中,能活着回到南宋的不到一百人。而这些幸存者,大多也因为身心受到严重创伤,在回到南宋后不久就相继去世。
五、历史反思与警示靖康之耻过后,幸存的宫女王月仙在逃回南宋后,写下了《幽燕记事》一书。书中记载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细节:在"牵羊礼"进行时,有金国士兵专门用毛笔记录下每一个俘虏的反应,用作军事训练的参考。
据《宋史》记载,金国军队在攻打其他国家时,也经常使用类似"牵羊礼"的手段。他们发现,通过这种方式打击敌人的精神意志,往往比直接杀戮更有效。在随后的战争中,不少城池的守军在听说"牵羊礼"后,就主动投降了。
1141年,南宋大将岳飞收复了河南部分失地。在一座金国军营中,他发现了一本《降服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摧残俘虏的方法。这本手册被送到临安(今杭州)后,朝廷下令将其焚毁,以免"贻害后世"。
南宋史官在记录这段历史时,特别提到了一个现象:那些在"牵羊礼"中存活下来的男性俘虏,大多变得性情暴戾。有的人回到南宋后,动不动就对家人使用暴力;有的则变得麻木不仁,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
相比之下,女性俘虏的遭遇更为悲惨。据《建炎实录》记载,即便是那些侥幸逃回南宋的宫女,也很难重新融入社会。由于当时的礼教观念,她们往往会被视为"失节之人",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1142年,南宋朝廷曾专门下诏,救助这些从金国逃回的女眷。但是,大多数人都婉拒了朝廷的好意。有位叫李氏的宫女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臣女虽幸存,然已非完璧,不敢再污染朝廷。"
这种观念的禁锢,在当时的社会中普遍存在。据《宋史》记载,有些从金国逃回来的女眷,即便有亲戚愿意收留,也会选择出家为尼。她们宁愿与世隔绝,也不愿面对世人的眼光。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种精神创伤会代代相传。有位逃回南宋的公主,在临终前叮嘱女儿:"宁可饿死,也不要向人伸手。"她的这番话,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很多幸存者的心态。
1162年,南宋孝宗即位后,曾派人专门收集靖康之难的相关史料。在这些史料中,有不少是幸存者的亲笔记录。他们描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
一位叫做张元的太监在回忆录中写道:"金人最懂得如何羞辱人。他们不急于让你死,而是要让你生不如死。"这句话,或许道出了"牵羊礼"最本质的残酷。
到了南宋后期,朝廷在修建军事防御工事时,就特别注重防范类似的悲剧发生。他们在城墙上设置了专门的"自尽台",让妇女儿童在城破之时能够及时撤离或选择自尽,以免落入敌手。
这种做法虽然看似残酷,但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牵羊礼"等酷刑的深深恐惧。正如南宋词人辛弃疾所说:"千古兴亡多少事,悲欢离合总关情。"靖康之耻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国耻家恨,更是对人性之恶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