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已远迁漠北,汉武帝为何还要卖官鬻爵打匈奴?

奋发图强噢 2025-01-17 20:36:33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一场改变汉匈力量对比的漠南之战后,匈奴单于伊稚斜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率领数十万军民,越过茫茫戈壁,退往漠北。这场被称为"釜底抽薪"的大迁徙,背后竟是降将赵信的一计退谋。他深知匈奴若继续与汉军在漠南硬碰硬,只会被耗尽元气。于是,他向伊稚斜献策:退往漠北不仅能保存实力,更能让汉军因补给线过长而望而却步。然而,汉武帝刘彻却用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招数来应对:开启了空前的"武功爵"制度。他允许百姓花钱赎罪与买官鬻爵,最低等级就要十七万钱。这看似是为了填补国库亏空的权宜之计,实则暗藏玄机:让那些买不起爵位的平民只剩下一条出路——从军杀敌,建功立业!一场改变两国命运的较量,就此展开。

漠南大战敌我反转

公元前121年的漠南之战,是汉匈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漫天黄沙中,汉军与匈奴展开了一场惨烈的厮杀。战场上,匈奴右翼部队取得了胜利,全歼了汉军三千骑兵。

但整个战局对匈奴来说并不乐观。身为匈奴单于的伊稚斜,损失了近两万精锐。更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年轻的汉将霍去病竟然绕道突袭了他的大后方。

这一战中,匈奴不仅折损了大量兵力,还失去了多位重要将领。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伊稚斜获得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宝贝"——投降的汉将赵信。

赵信此人在汉朝为官多年,而且身居高位。与年迈的老汉奸中行说不同,赵信掌握着大量汉朝最新的军事机密。伊稚斜深知此人价值不菲。

为了笼络赵信,伊稚斜效仿汉武帝的手段。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万户侯,他就封赵信为仅次于单于的自次王。汉武帝把长平公主嫁给卫青,他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赵信。

这番厚待果然奏效。赵信被匈奴单于的知遇之恩所打动,立刻献上了一个惊人的计策。他详细分析了汉匈双方的优劣势,指出匈奴不能与汉朝硬拼实力,而应该发挥地利优势。

赵信深知,汉军虽然已经能够深入草原作战,但是对付大漠仍然力有不逮。大漠面积广阔,东西最长处约有两千公里,南北最长处约有一千公里,总面积达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这片辽阔的戈壁滩,正好可以成为匈奴的天然屏障。赵信建议伊稚斜带领匈奴主力撤退到大漠以北的外蒙草原和森林地带。如果汉军追击,必定会在漫长的补给线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疲惫不堪。

这个计策看似消极,实则暗藏先机。当时的匈奴经过连续战败,已经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畜产和近七分之一的军队。继续与实力强大的汉朝对抗,无异于自取灭亡。

漠北千军远遁保存实力

游牧民族的这场大迁徙,堪称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战略转移。数十万匈奴军民收拾起他们世代生活的帐幕与财物,浩浩荡荡地离开阴山北麓的单于庭,向着广袤的大漠进发。

对于习惯了游牧生活的匈奴人来说,这样的迁徙并非什么伤筋动骨的大事。当一片草场的水草枯竭,或是遇到生存发展的瓶颈,他们就会轻装上阵,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这片他们即将前往的大漠,位于今天的蒙古国南部和中国内蒙古北部。茫茫戈壁中,没有水草丰美的草场,只有漫天黄沙和时不时肆虐的沙尘暴。

匈奴人的选择,表面看来是一次退却,实际却暗含玄机。大漠的恶劣环境能够阻挡汉军的追击,却拦不住骑术精湛的匈奴骑兵。对他们而言,这片荒漠反而成了天然的屏障。

赵信的这个计策,不仅帮助匈奴避免了与汉军的正面对抗,更给了他们喘息恢复的机会。匈奴此前在战争中损失惨重,畜产减少了三分之一,军队折损了七分之一。这种情况下继续与汉军硬拼,无异于自寻死路。

在大漠以北的外蒙古草原和森林地带,匈奴人找到了新的生存空间。这里远离汉军的威胁,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他们随时可以卷土重来。

漠北的地形地势成为了匈奴最坚固的防线。如果汉军要追击,就必须跋涉数千里的戈壁沙漠。补给线拉得越长,后勤压力就越大。等他们好不容易穿过大漠,恐怕早已成了强弩之末。

这场迁徙,体现了游牧民族特有的生存智慧。他们没有城池可守,没有固定的疆域,但恰恰是这种游牧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在面对强敌时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撤退不是认输,而是为了在更有利的时机反击。

就在匈奴人离开故土的时候,汉朝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连年征战让国库告急,大量的军费开支和对降兵的安置费用,让朝廷的财政陷入了困境。

这场战略性的转移,让汉匈之间的较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匈奴人退却了,但他们并没有被打败。相反,他们正在酝酿着新的反击。而汉武帝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得不另寻良策。

卖官鬻爵富商豪强得利

连年征战让汉朝的国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司农郑当时站在空荡荡的金库前,面对着一摞摞待支付的账单,不知如何是好。

汉朝的财政收支制度非常严格,国库与皇室财政是分开的。田租与人头税归国库,由大司农掌管;山川之税、盐铁之利及其他商业税则归皇室财政,由少府掌管。这种分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皇帝乱花钱。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寻常。光是闪击右贤王一战与漠南一战,汉军将士就斩获首虏三万四千余人,每个立功将士都要赏赐。武帝一出手就是二十多万斤黄金,这几乎相当于帝国一半的年度财政收入。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数万投降的匈奴人衣食住行都需要安置,十多万阵亡将士和战马的抚恤金要发放,损坏的兵器辎重要补充,前线的军需物资运输费用更是天文数字。这些支出,让国库不堪重负。

面对这种窘境,汉武帝想出了一个既开源又节流的办法。他下诏允许百姓通过花钱来赎罪和购买官爵,设立了一个名为"武功爵"的新制度。

这个制度分为十一个等级,最低一级就要十七万钱,折合十七金。越往上爵位越贵,每升一级加价两万钱,最高级需要三十七万钱。不同级别的爵位享有不同的特权,有的可以减免罪责,有的可以免除徭役,有的甚至可以优先当官。

这个政策一出,立刻引来了富商豪强的哄抢。对他们来说,这些钱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换来的政治特权却价值连城。很快,光是卖爵一项,武帝就收入了三十万斤黄金,不仅填补了财政亏空,还有了余钱。

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个制度简直就是天价。一个中产人家的全部家当也就十万钱左右,连最低等级的爵位都买不起。穷人更是望而却步,根本没有购买的可能。

武帝这一招,表面上是在解决财政问题,实际上却在推行更深层的战略。富人通过购买爵位获得特权,而穷人要想出人头地,就只剩下一条路——从军杀敌,建功立业。

这种政策设计,让整个社会形成了鲜明的阶层分化。富商豪强可以用钱买到地位和权力,而普通百姓则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战场上。一个人的命运,就这样被巧妙地引向了既定的方向。

军人封侯将帅尽显荣光

汉武帝时期的军功赏赐制度,在历史上堪称独一无二。统计显示,这一时期共有八十九人被封为侯爵,其中五十三人是将军出身,二十九人是归降的匈奴等少数民族首领,而非军功获封者仅有七人。

这种重武轻文的倾向体现在朝廷的方方面面。每逢春节和年末,朝廷都会对官员进行例行赏赐,而武官的赏赐总是文官的两倍。这种待遇差异,在其他朝代都是罕见的。

在这种政策导向下,军功立业成为了最受追捧的晋升通道。无论出身多么卑微,只要在战场上建立足够的功勋,就有机会跻身贵族阶层。这种制度设计,让整个帝国充满了尚武的氛围。

从江南到塞北,从东海到西域,到处都能看到年轻人习武操练的身影。人们不再把从军看作是一种负担,反而视其为改变命运的大好机会。在街头巷尾,"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成了最流行的口头禅。

这股尚武之风甚至感染了一些年长的文官。六十岁的老郎中令李广,放下了笔墨,重新拿起了弓箭。四十岁的抄书员班超,也放弃了安稳的文职工作,请缨出征。

朝廷对军功的奖励非常丰厚。每次大战结束后,立功将士不但能得到大量的金钱赏赐,还能获得官职的升迁和爵位的封赐。这些赏赐的细节,在史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汉武帝以后,"将军"和"大将军"这样的军事头衔甚至成为了朝廷重臣的标配。这与后世常用"大学士"作为辅政大臣的称号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见,军功在汉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重武的国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为汉朝的军事扩张提供了人才支持。另一方面,它也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崇尚武功的价值观。

武功制度的设立,让那些买不起爵位的平民看到了上升的希望。与其在家郁郁不得志,不如到军营中搏一个前程。于是,大批年轻人涌入军营,为汉朝的军事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源。

这就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他用一个制度,既解决了国家的财政困难,又为军队补充了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他把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都引导到了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方向上去。一个充满活力的军事强国,就这样在东方崛起了。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