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活下去”,从今年开始,一大批家电企业和商家们,只能选择“只争利益不念旧情”的操作吗?这真的能让一大批家电厂商可以顺利活下去吗?
常伟||撰写
因为一线市场的持续低迷,特别是消费收缩、出货下行,隐藏在很多合作多年的家电厂商之间“矛盾与冲突”,因为利益,又因为掺杂着感情,终于在今年市场开局以来集中性爆发了。
简单来说,就是厂商之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指责、相互设防。很多线下渠道的经销商,对于家电企业有意见,有想法,认为家电企业过去只知道支持线上电商网店的发展,无视线下渠道商家的生存与发展。现在市场不好了,又开始寻找线下渠道商家的合作和支持。显然这是“喜新厌旧”的老剧本和新桥段。
同样,众多家电企业,对于市场上一大批代理商、分销商,以及乡镇市场夫妻老婆店们,普遍存在的“不思进取只想着吃政策、吃红利,只想着投机性经营”等问题,有意见却没办法。虽然市场上的家电经销商众多,但是他们普遍却是“手上没有用户,更没有掌握寻找用户的手段和办法”。家电企业为了出货,对于市场上的商家只能采取“嫌贫爱富”操作。
一边是家电企业,对于不少商家的经营现状和能力存在不满意,甚至一些家企业不得不亲自下场操作示范,希望所有的零售网点要具备经营用户的能力和手段;另一边则是渠道商家,对于家电企业面对不同商家的“非标”待遇普遍不满意,甚至希望借机“拿捏一下家电企业”,多要点政策和资源。
说到底,今年以来家电厂商之间的这种“只争利益不念旧情”,很多人认为“颇为正常”。因为市场的变化,消费的变数,不管是工厂,还是商家,为了活下去只能想办法先让自己“赚到钱”并“找到出路”。对于不能帮助和支持企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只能暂时性的割舍和分手。
正所谓,当前家电市场上所有厂商竞争,看似拼低价,实际拼的是职业操守和底线。一些家电厂商就指出,“这2年的家电市场,没有底线的厂商活得更好。因为,不守底线往往可以抢夺先机,赚取更多的利益”。
虽然,过去多年以来,很多家电厂商都习惯性地将“厂商合作,不是什么鱼水情、夫妻情,从来只有真利益,并没有真感情”挂在嘴边。在今年以来的市场竞争中,这句话成为现实,很多家电企业和商家,为了争利益,为了活下去,普遍选择了“无视感情”和“不念旧情”。问题是,这样真的好吗?这样真的能赚到钱吗?一些家电厂商真的就能“活下去”吗?
家电圈认为,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清晰的答案。从短期来看,很多厂商的经营和生存压力确实非常大,为了活下去肯定要想各种办法,先保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才能具备在未来市场经营和发展的空间与权力;从中长期来看,很多家电厂商的商业合作的确是源自利益,但却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了浓厚的感情,已经超出利益所能赋予的价值和内涵。这也是很多头部企业能发展、做大做强的关键力量。
对于家电企业和商家来说,在这个动荡、多变和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家电圈认为:大家还是要多交一些朋友,特别是多交一些知心朋友。毕竟“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在中国的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之下,大家钱要赚,感情也不能淡。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