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工作的三个真相:法律业务好不等于工作会被认可

烟语法明 2025-02-15 17:16:59

有自称“2019年下半年通过省考成功考入某北方二线城市中级法院做法官助理”的作者写了一篇“法院工作三个真相”文章,说了一些不为无人知晓的法院真实情况。

文章作者称,自己是民商法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入职的民事审判庭,经过了几年的法院工作,悟出了三个法院工作的真相,分别是:1.法官助理不是想象中单纯辅助办案,辅助办案很多时候都不是你的工作重点;2.如果你不喜欢写材料,就不要表现出来你擅长写材料;3.怀揣法官职业理想,要经得起法官过高的工作负荷压力的煎熬。

记得曾经有位86年的法官网友跟烟语君聊过:她今年38岁,22年4月份入额,5月份开始审案子,后来因为压力太大,加上自己从2021年生二胎后就严重失眠,导致情绪崩溃,被诊断为复发性焦虑抑郁。如果继续审判,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能否坚持下去,而且,法官助理和书记员也不那么有责任心,有主动性,好多事情得自己惦记着。

就此退出员额觉得很遗憾,可占着员额的位置哪能不干活啊?一年三百多件将近四百件案子,助理书记员都不给力,太累了!自己也不是那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这一段时间都在养病,没有上班,所以就申请退额了,可能全国像这样刚入额两年就退额的人寥寥无几吧?!

这位法官跟烟语君聊过一段时间了,最近正好看到了“三个真相”的文章,就翻出了聊天记录,写写法院工作的故事。

真相一:在法院领导的口中,单位里最不缺的就是能办案子的人

2024年,有法院法官人均结案2458件,这则消息引来了不少人的质疑,但却是真真切切法院发布的数据。这样的数据之所以引来很多人的不信,因为其颠覆了很多人对于法院案件审理的认知。

在很多人看来,按照法律规定,按照自己案件收到的诉讼流程,一个案件的审理动辄就是几个月甚至上年的周期,而且接待自己的司法人员一直在抱怨现在的案子不好办,怎么会出现一个法官平均一天结案10多起呢(按照一年200多的工作日计算)?

就算像某些人说的,这些案件不过都些金融案件等批量案件,可在司法统计上,在具体案件当事人那里,也都是一个案件的。如此的情况,其实在每个法院都存在着。于是,也便有了法院领导口中的,在法院,最不缺的就是能办案子的人。

经常有人夸某个法官对当事人认真负责、法律业务能力扎实,但在以办案数量为考核标准的法院内部,丝毫体现不出什么过人之处,反而会因为“认真负责”、“业务认真”而造成的案件审理周期长,遭到领导的批评乃至纪律处分。

真相二:法院的编制不少,但真正一线办案的人并不多,而且办案之外还有很多非办案任务

司法改革前,在一个号称具有法官职称上百人的法院,真正一线审理案件的法官,也就二三十人,其他的法官不是散落在办公室、政治处、立案庭等行政岗位,就是处于签发审核法律文书的庭长以上的领导岗位。旨在解决案多人少、放权给法官独立办案的司法责任改革经过几年的酝酿终于全国性的推行,宣传要将85%的司法力量压到审判一线上去,精简之后的法官入额后必须办案。本轮司法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之后,又再次面临着案多人少的矛盾和的问题,而且成了目前法院面临的做大问题(这样的提法是官宣的)。究竟是因为案件增长太快,司法队伍人数跟不上,还是又陷入了改革前的内部工作机制不畅呢?

有网上的帖子是,打开办案系统就能看到,专职审委会以上的领导,一个月也就办几个案子,知道内情的都知道,这几个案子也不是他们本人办的。如今实行阅核制,一些庭长也开始不办案子了。这些不办案或是假办案的领导,动辄十几名,占据了员额数量的接近一半,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催着其他法官多办案。

由此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退额法官遭遇的,一年近四百件案子,配备的法官助理、书记员不给力,年轻法官工作压力过大,被诊断为复发性焦虑抑郁,又不能可占着员额的位置不干活,不得不申请退额。

站在年轻法官角度,如果院里有限的员额,需要照顾50岁以上的老法官,还再加上还有几个不办案子的领导,别看人均法官办案只有三四百件,可到了年轻法官的身上,就是一年千八百件。

真相三:对于案件的公正审理,当事人的理解跟法院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有律师文章写到,代理一刑事案件中,发现这个案件相关案件已经被同一审判组织判决有罪生效,但自己认为案件应该判决无罪,于是精研案情和法律规定后,向法官提交了合议庭成员回避申请和法院的管辖权异议。

于是,法官找律师谈话,同意合议庭回避,但请律师不要提管辖权异议,理由居然是,“我一个月25个刑事案件”。(可能法官觉得换个法院审理之后,案件会被改判无罪)律师认为,知道法官的工作很忙,案件很多,但“辩护律师的正确意见要听得进去”啊!类似的对话内容及背后差异的思想认识,还会出现在案件久拖不立案时、法官庭审不按法律规定进行时、裁判文书出现错别字时等等情况下,当事人或律师要求法官依法办案,不能违背法律硬性规定办案,而法官则是以案件太多、工作太忙要求当事人或律师理解和配合。在当事人看来,在司法宣传中,法官是要严格依法办案的,无论是程序上的还是实体上的,尤其是在一些关系案件结果的证据审查、法律适用等诉讼细节的处理上;可在一些司法人员看来,案件能如期结案就不错了,只要案件不会被上级法院改判,只要当事人不闹出事端,其他的都可以忽略和原谅,法律规定也在其中。

1 阅读:74

烟语法明

简介:法治情怀,心怀大众,一个职业法律人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