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父母劝,买的二楼,现在爽翻了!多给10万都不卖

画板的情感 2025-04-14 02:23:16

买房那会儿,跟爸妈差点吵翻天。

他们死活不让我买二楼,说太潮、太吵、不安全,将来还不好出手。

我偏不信邪,咬咬牙签了二楼。

结果现在住了快两年,每天都在心里偷着乐:真香,多给我钱都不会卖的。

今天下文就来聊聊:为啥当初坚持买二楼,现在又是怎么从“被劝退”到“爽翻天”的。

一、为什么父母极力反对买二楼?

我们爸妈那一辈对“低楼层”的成见,真的根深蒂固,大多数人一听你买一楼、二楼,马上眉头皱成川字:

“二楼潮得不行,地上爬的虫子都会进来。”

“楼下垃圾桶、噪音多,住久了烦死你。”

“最容易被盗,窗户都不敢开!”

“谁愿意住低楼层啊?以后卖都卖不掉!”

听着好像句句有理,但真的是这样吗?还是说我们早该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待低楼层了?

二、我为什么坚持选二楼?

很多人一听我坚持买二楼,都以为我是头铁,其实真不是,买房是人生大事,楼层选错,可能天天烦心,所以我当时也是做了不少功课,结合自己家庭情况、预算条件,一个个权衡过的。

来,我详细说说我当时的“买房逻辑”。

预算有限,二楼是我在这个小区里唯一买得起的好户型

我看中的这个小区地段好、绿化棒、配套成熟,户型设计也合理,可惜,楼层越高价格越贵。

比如同一个户型:

• 2楼:总价185万

• 8楼:总价195万

• 15楼:总价203万

看起来只差十几万,但我当时首付是卡死了的,首付多付十万都压力山大。如果为了追求高楼层而换个偏远楼盘,或砍户型变小,那住着才是天天糟心。

我就反过来想:与其为了“楼层更高”牺牲配套、采光和户型舒适度,不如接受二楼这个“预算内的最优解”。

家里有老人,住得越低越省心

虽然爸妈嘴上反对我买低楼层,但他们岁数也大了,一旦来小住或以后常住,坐电梯、爬高层楼对他们本身就是负担。

而且很多老小区的电梯真的不靠谱,朋友家住8楼,有次电梯坏了一周,他爸妈每天上下爬楼累得够呛,差点摔跤。

我选二楼,就是图个“可上可下”:

• 电梯好的时候用电梯;

• 停电、故障、火警的时候,走楼梯也完全没压力。

对老年人没压力,还有我这个懒人,真的特别友好。

二楼的生活便利性,被严重低估了

小看二楼的“地面亲近度”,这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活效率。就比如这些生活场景:

• 快递来了,一拎包就上楼,分分钟拆开;

• 点外卖,小哥一般都愿意送上门;

• 倒垃圾,两分钟来回,完全不用穿拖鞋下楼;

• 家里养狗,下楼遛狗跟散步一样方便;

• 接送孩子,不怕赶时间排队等电梯;

• 忘带钥匙了,还能翻个窗(玩笑但真实高峰时段)。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等电梯、卡电梯、排队的时间,一天半小时没了,一年是多少?算过才吓人。

我又提前做了功课:并不是所有二楼都“又潮又暗”。

我买的房子是在新小区,做了架空层处理,而且楼间距比传统小区三楼间距还宽,没有任何遮挡。我看房时特意选了一个:

• 朝南户型;

• 面对小区中庭,无遮挡;

• 窗外绿化很好,既不挡光又保护隐私,视觉效果好;

• 阳台和厨房都能通风,采光特别好。

再加上开发商做了地面排水和防潮层设计,装修时我又在地面下铺了防潮膜+实木地板底垫,哪来的“潮”?

三、现实入住体验:比预想还要爽

前面说的都还只是理论,最怕的其实是“住进去才发现坑”。结果两年过去了,我越住越爱这个二楼小窝。

采光没问题,窗外绿树刚好不挡光

很多人对二楼印象不好,觉得“阴暗”,但我家阳台朝南,前面绿植刚刚好,冬天阳光如夏,夏天还能晒到太阳,适,风景如画,晚上还能看到小区路灯透出来的暖光,很治愈。

通风很OK,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

我家厨房窗户对小区通风走道,每次炒菜风开窗口,油烟弱,而且夏天去二楼比高层凉快。

网友@宅女搬砖记 也说:

“我买二楼,朋友都说亏了,但住了快一年,每次看到邻居等电梯,我就庆幸不选对了。停电爬楼时,我就

四、低楼层的几个“隐忧”,其实可以破解

当然,也不是说低楼层一点问题没有,但很多问题,只要提前有准备,装修时处理得当,就能规避。

潮?选好地势+做防潮

选房时注意绿化带不是低洼地段,尽量避免临近小区潮湿的角落;装修时做地面防潮垫+密封处理,楼根本不会潮。

安全?加窗锁+智能摄像头

我家客厅装了隐形防护网+双层窗,窗户加了智能摄像头,现在高层也不见得更安全,很多高空坠物事件也都发生在十几楼以上。

外卖、快递不送?不存在

二楼完全属于“快递员愿意送上门”的友好楼层,熟了以后,甚至直接喊你:“你家,熟啦!”

买房子,不是为了跟风选个“大家都安心”的,而是为了住得舒服、过得好,二楼虽然不那么“长脸”,但也许恰好就是适合你现在生活状态的最佳选项。住的,不是给别人评价的。

0 阅读:1

画板的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