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把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称为道。
人性和道,天然是相反的,人性好逸恶劳,贪快图强,巧夺豪取,道却悄然发生,润物如雨,日积月累。
所以很多人活了半辈子甚至一辈子,都过得很痛苦,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主观人性去博弈、控制甚至对抗着世间万物的道。
老子在道德经里只用十个字就精妙地描述了道的本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反者道之动:所有事物发展的规律必然走向它的反面。
弱者道之用:道主宰万物,作用的方式在很多时候看起来总是柔柔弱弱的,或者说通过柔和的方式自然地发生和成长。
你越想成就大事,在一开始越不能表现得太强,过程中越不能好勇斗狠,而要先表现出弱。
关于反者道之动,深谙此理的教员写成了一篇文章,叫《矛盾论》,所有事情的解决方案都可能在问题的反面,而不在问题本身。
革命在城市没有结果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抓手在反面,而城市的反面是农村。
拿下城市的话,结果当然很让人欣喜,但当时实在拿不下,就不要主观逞强硬拼了,在城市革命不成功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去到农村。
你要跳起来,先学会蹲下去,然后再起跳。
你想赚钱,先学会好好做产品或服务,而不是直接砸钱搞营销。
谈生意时,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99%都谈不拢,剩下的1%估计是对方脑子突然进水了。
所以要分析对方的想法,解决方案不在你的利益,而在对方的利益。
只想着利己的逻辑是劫万人之私,成一人之功,怎么可能实现呢?
“打土豪,分田地” 这可是把万人之私都考虑到了,所以是成万人之私。
劫和成,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再看,弱者道之用。
当你表现得很强悍时,离失败就不远了。
如果觉得自己无敌,那就是崩溃的开始。
当你觉得什么都没有了,你反而放下包袱了,反而决定采用新策略,那就是反弹的开始。
不然为什么巴菲特一直说: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会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会贪婪。
股神不是中国人,但殊途同归,到他这个水平和阅历,早就悟道了。
我喜欢这句话,因为它揭示了世间万物的运转规律。
当你陷入困境时,最重要的是内求,不要指望老天掉馅饼,因为解决方案永远在内部产生。
就像教员打的比喻,一个鸡蛋要孵出小鸡,外因是温度,但真正能孵出小鸡是因为它是个鸡蛋。
教员在矛盾论中说,问题是永恒存在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遇到问题时,先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要解决产生问题的背后机制。
举个例子,如果员工在浑水摸鱼,没有积极性,大概率是员工看不到未来希望,得不到正确激励,例如不论做多做少、做好做坏都拿一样的钱,这是问题的本质。
你去批评员工,并不能解决问题,问题的本质是愿景和制度。
你要告诉员工未来是怎么样子的,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到达未来,以及在这条路上他们可以逐渐拿到什么回报,你还要把公司和员工的关系从对抗变成信任,从雇佣变成共生。
发现了问题之后,你不是去解决汇报问题的人,而是解决问题背后的机制。
农村当时很弱,不管是革命力量,还是经济基础,但这种弱正好可以避开锋芒,正好可以积少成多,实现在局部战场上的绝对胜利,然后再回到主战场,争取终局的胜利。
如果你能理解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两句话的含金量,即便陷入困境或至暗时刻,你也知道黎明即将到来。
一天当中最冷的时候是早上四五点,那是太阳将升未升之际,但极寒之势即将转变。
胜利的转变往往来自非常艰难的时候,在“再坚持一下,再继续做下去”的那一刻中积累着变量。
不管你现在是强还是弱,从问题的反面入手进行战略布局,你就一定能成功,不会因为骄傲而丢掉大好机会,也不会在弱小的时候一蹶不振。
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对中国人实在太重要了,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危难都能涅槃重生,中华文化也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或许我们这个整体已经悟道。
道=路,生活中处处可见[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