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朱德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长达数十年,到新中国建立,他已经年逾古稀。
但他并未因此停步,扭头投身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历经27年。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他延续并弘扬了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那种革命激情和风采,实事求是,亲民爱民。
1959年的“庐山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特殊的会议,会议改变了众多人的生活道路,也影响了国家的前进方向。
在此次大会上,朱德公然提出“封闭公共食堂”,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争论。
朱德坚信,尽管公共食堂能够解决部分人员的餐饮问题,但从整体上看来,运营成本过高,持续运作难度大,迟早会走向破产。
这个建议一出,立刻在会场引起了巨大反响,众多出席者相继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毛主席却问道:“还有其他意见吗?”
这个简洁的问句,引起了一阵爆笑,那朱德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
回溯背景,1958年是我国农村公共食堂制度的巅峰时期。
这项制度主要目标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为那些劳动力不足的家庭提供餐饮服务,确保农民温饱问题。
后来此项制度迅速发展,全国累计建立了超过340万个公共食堂,超过90%的农民在这些食堂用膳。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因此朱德对“公共食堂”始终充满关注,他亲自赶往广东,对农村“公共食堂”进行了实地考察。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朱德一刻未歇,直接乘车赶往高要县的一个农村“公共食堂”视察。
在那里,朱德邂逅了一些老人,他们为了使孩子早日果腹,提前赶到了食堂,这个普通的场面让朱德反思,感受到民众对粮食的强烈需求。
朱德关切问道:“老人家,吃饭时间还没到呢,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老人如实回答:“孩子饿了,早点来,早一点有饭吃。”
这个“公共食堂”建在一片荒芜之地,无任何遮挡物,无顶棚,更别提屋顶了。
朱德转而询问地委领导:“下雨刮风怎么办?”
闻言,地委领导额头立刻冒出一股冷汗,磕磕巴巴地回答道:“几百个人一起吃饭,真的没有其他办法。”
在广东的这段时间里,朱德看到了许多不平等,于是在“庐山会议”上,朱德把自己目睹的和听闻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最后他建议道:“应当封闭公共食堂,很多地方办不下去还硬办,长久下去,必定是要出问题的。”
听到这话,毛主席迎着众人的视线问道:“还有其他意见吗?在这个问题上,我站中间。”
然而朱德的这个提议最终没有被执行,公共食堂依然存在。
庐山会议过后,全国增设了超过四十万个公共食堂,超过四亿公民都在公共食堂用餐。
然而那时由于社会原因,终归是困难时期,因此这项政策仍一直执行下去。
等到1961年,这项制度才逐渐被放缓,各地的公共食堂也陆续封闭,这也是个好迹象。
这个历史阶段告诉我们,制度的改革和决策不只和理论和政策有关,也和实际情况和民众需求有关。
朱德的关注和毛主席的反问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变革的复杂性。
至于毛主席、朱德以及其他人,都是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研究问题的,但就如同一句老话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国家治理本来就是一件大事,需要长期的实践,从失败中寻求经验教训,最后找寻一条正确的路。
如今的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之一,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