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此次会谈不仅关乎美俄两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更对欧洲安全格局以及全球地缘政治秩序产生着深远影响。
乌克兰危机的阴云仍未消散,美俄在此时的接触,究竟是和平的曙光初现,还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美俄谈判:背景与影响下的多方角力】
当地时间 2 月 18 日,美俄代表在沙特利雅得展开了一场备受关注的会谈。
俄罗斯方面,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总统普京为代表团定下三项任务:讨论美俄恢复正常关系、开始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可能谈判,以及最高层接触的前景。
但是尽管双方进行了长达 4.5 小时的会谈,但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实际内容似乎未见实质性进展。
这一情况引发了多方的不同反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他明确表示乌克兰不会参加美俄之间的谈判,也不会承认没有乌方参与的任何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协议。
他强调,乌克兰渴盼和平,然此和平须建立于乌方被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且乌克兰于领土完整与主权问题绝无妥协之可能。
其原本寄希望于西方助其夺回领土并加入北约和欧盟,如今这些期望却面临落空的风险。
美国不仅在谈判中绕过乌克兰,甚至还要求用其国土资源偿还援助,这让乌克兰深感被背叛。
欧洲国家同样对此次美俄会谈高度关注,并表现出深深的担忧。
欧洲在这次美俄会谈中被美国绕过,处境被动。
出于 “焦虑”,欧洲多国领导人于 2 月 17 日举行了乌克兰问题紧急会议,呼吁提升欧洲防御能力,但针对是否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存在分歧。
他们还担心美国可能急于结束战争而向俄罗斯做出太多让步,而后果将由欧洲承担。
前几日召开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充分显现出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裂痕。
此前美欧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看似一致,但特朗普上台后政策突变,让欧洲措手不及。
而且由于各国地理位置以及与美俄传统关系的显著差异,欧洲内部在对美关系和乌克兰问题上立场不一。
【美国的战略意图: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权衡与博弈】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和行动一直备受争议。
从本质上讲美国并未真正打算全力介入乌克兰事务。
特朗普上台后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发生了较大转变,一定程度上向俄方核心诉求靠拢甚至妥协。
美国出于商人的成本收益考量,力求减少在乌克兰战场的资源投入,避免影响其他地区的战略行动。
在乌克兰冲突中美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援助乌克兰,这对美国自身的经济和资源分配产生了一定压力。
而且长期陷入乌克兰冲突,可能会使美国在其他关键地区,如中东、亚太等地的战略布局受到影响。
美国急需从俄乌冲突泥潭中脱身,改善美俄关系,以调整对外战略布局。
美国深知与俄罗斯的长期对抗不仅消耗自身实力,还会促使俄罗斯更加紧密地与其他国家合作,如中国和伊朗等,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不利。
在会谈中美方对于俄罗斯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北约在乌克兰的部署等,态度模糊。
俄罗斯明确表示北约仅仅不接纳乌克兰成为成员国还不够,还应撤销 2008 年布加勒斯特峰会作出的 “乌克兰未来将加入北约” 的承诺。
俄方强硬表态坚决反对北约在乌克兰部署,因为这对俄罗斯的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其目的是保持足够的回旋空间,以便在未来的谈判和战略决策中,根据自身利益灵活调整立场。
美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不放弃对乌克兰一定影响力的同时,寻求与俄罗斯关系的缓和,为自身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中争取更有利的地位。
【美俄 “联手抗中” 猜测:虚幻的构想与现实的阻碍】
在美俄会谈引发全球关注的背景下,一些人开始猜测美俄是否会 “联手抗中”。
然而这种猜测存在诸多破绽,在现实中缺乏坚实的基础。
从俄罗斯方面来看,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包括经济、政治、安全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能源合作、贸易往来、军事协作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种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也不会因为美俄之间的一次会谈就轻易改变。
在经济上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双方的合作有助于俄罗斯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安全上中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使其在面对西方压力时更具底气。
从美国自身角度而言,美国国内问题严重,这极大地限制了其推行新的战略联盟的能力。
在经济方面疫情的冲击使得美国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通货膨胀高企,债务问题严重,这使得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上的资源投入受到限制。
在社会层面种族矛盾、贫富差距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如 “黑人的命也是命” 运动等,这对美国社会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政治上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分歧和对立不断加剧,政治决策过程受到严重干扰,政府难以形成有效的对外战略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难以集中精力和资源来推动与俄罗斯的深度合作,共同对抗中国。
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俄罗斯若靠拢美国,将失去地缘政治上的独立性,反而陷入更大困境。
俄罗斯一直致力于维护自身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于其国家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俄罗斯为了迎合美国而放弃自身的地缘政治立场,将可能导致其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大幅下降,周边国家对俄罗斯的信任度也会降低。
而且美国在与俄罗斯合作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对俄罗斯提出诸多苛刻要求,进一步限制俄罗斯的主权和发展空间。
俄罗斯在历史上曾多次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深知失去地缘政治独立性的后果,因此不会轻易走上这条道路。
【中国的立场与王毅的关键表态:和平与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中国外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表态,犹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他指出:“如果没规矩,今天你是餐桌上的人,明天可能成了菜单上的一道菜。
” 这一形象而深刻的表述,既是对国际社会的有力提醒,也是中国立场的坚定宣示。
它强调了国际秩序和规则的重要性,任何国家都不能肆意破坏国际规则,否则将自食恶果。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一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试图打破现有的国际秩序,挑起地区冲突,这不仅威胁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对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构成了挑战。
中国始终站在维护国际秩序和公平正义的一边,呼吁各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积极与俄乌双方保持沟通,为推动双方和谈发挥了积极的斡旋作用。
中国提出的 “六点共识”,体现了中国对俄乌冲突的深刻理解和对和平解决冲突的真诚愿望。
同时中国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缓解俄乌冲突带来的人道危机提供帮助,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结语】
美俄在沙特利雅得的会谈,映照出当前国际政治舞台的复杂与多元。
从乌克兰的焦虑不安,到欧洲的彷徨忧虑,再到美俄之间的战略博弈,以及中国坚定的和平立场,各方的表现和诉求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国际政治画卷。
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战略调整,并未如预期般带来明确的和平路径,反而让局势更加扑朔迷离。
美俄 “联手抗中” 的猜测,在现实的重重阻碍下,不过是虚幻的构想。
而中国始终如一地坚守和平与国际秩序的阵地,以劝和促谈为使命,为国际社会注入了宝贵的正能量。
未来国际局势将如何发展,美俄关系、俄乌冲突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可以确定的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任何违背这一主题的行为都将受到历史的评判。
中国将继续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各国通过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
国际社会也应共同努力,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摒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实现全球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冲突与战争的深渊,让和平的阳光普照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