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泽连斯基的外交策略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原本依赖美国和欧洲的他,如今却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希望借此打破局面。
面对美俄在沙特的谈判,中国是否会成为泽连斯基的“救世主”?
美俄谈判:乌克兰被排除在外
2025年2月,美俄两国在沙特举行了个大规模的和谈,讨论如何解决俄乌战争。
但让人惊讶的是,乌克兰竟然被完全排除在外,泽连斯基连个门都没能进。
更糟的是,这不仅仅是乌克兰的问题,欧洲也被美俄挡在了门外。
当前,欧洲国家在“特朗普冲击”的影响下也陷入了政治混乱,很多国家的立场不统一,影响力大幅下降。
而特朗普更是公开表示,乌克兰的事情他不关心,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乌克兰欠美国的钱还不清,怎么还能继续帮他们?”
这么一来,泽连斯基就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立者。
在这场美俄和谈中,泽连斯基不仅没能参与,连会谈的细节都一无所知。
想要获得一点消息,他只能到处去找“二手资料”,这种情况让他感到非常无奈。
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来说,连基本的会谈信息都无法获得,简直就像被世界的其他大国冷落在一边。
更麻烦的是,泽连斯基原本安排好去沙特亲自出席这次谈判,但因为美俄坚决不让乌克兰插手,他的计划被迫推迟到3月10日。
而到了那时候,美俄的谈判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乌克兰基本上只能在一旁干着急,等着最后结果。
泽连斯基想借这次机会站在国际舞台上,但现在他已经错过了好时机。
面对这种外交孤立和无力感,泽连斯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国际局势中的位置。
他意识到,单靠现有的外交渠道和西方的支持,恐怕很难突破当前的困境。
美俄两国的和解似乎是一个新的转折点,而乌克兰能否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话语权,成为泽连斯基亟需解决的问题。
泽连斯基的“新靠山”:中国的关键角色
面对美俄在沙特的会谈把自己排除在外,泽连斯基显然感到非常危机四伏。
没了美国和欧洲的坚定支持,他必须寻找新的靠山,而中国,似乎成了他眼中的救命稻草。
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杜宾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番话,直指泽连斯基的这一转变,并揭示了他试图通过接近中国来威胁美国的目的。
杜宾斯基明确表示,当泽连斯基开始提到中国时,意味着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拜登的支持力度减弱、特朗普的态度冷淡、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意愿下降,这一切都让泽连斯基感到了巨大的不安。
在这种背景下,他不得不迅速寻找新的战略伙伴,而中国,显然是最具潜力的选择。
在过去,泽连斯基和中国的关系并不亲近,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敌对。
记得在不久前,泽连斯基政府还在指责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认为中国在给俄罗斯的战争提供资金。
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泽连斯基似乎意识到,只有通过转变与中国的关系,才能在美国和欧洲的压力下找到一条生路。
因此,泽连斯基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公开表示希望中国能参与乌克兰的和平进程,甚至希望中国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可以说,泽连斯基将中国视为他脱困的关键。
泽连斯基为什么突然转向中国呢?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美俄的谈判将乌克兰彻底排除在外,而欧洲也陷入了政治乱局,难以为乌克兰提供足够的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当然要抓住每一个可以帮助自己的机会。
而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显然成为了他新寻找的“靠山”。
他显然看到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并试图通过接近中国来给自己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
其实,泽连斯基并不完全是出于好意找中国合作。
说白了,他也知道中国的立场一向是非常中立的,并且一直主张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意味着,中国不会站队,也不会轻易偏向某一方。
泽连斯基此时的动作,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国的威胁:“如果你们继续忽视我的需求,我就转向中国。”
不过,这样的做法并非没有风险。
中国虽然愿意推动和平谈判,但它的支持并不是毫无条件的。
如果泽连斯基试图通过利用中国来对抗美俄,他可能会在某些方面遭遇中国的“冷处理”。
泽连斯基虽然现在希望借中国的力量来撬动美俄的谈判,但中国绝不会简单地站在乌克兰这一方。
中国的立场
在外交层面,虽然泽连斯基在不断寻求中方的帮助,但中国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一直非常明确,那就是中立和和平。
外交部长王毅在2025年2月15日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对乌克兰外长瑟比加表示,中国始终从长远角度看待和推进中乌关系。
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中国愿意与乌方一起,共同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
然而,谈到乌克兰危机时,王毅明确表示中国始终支持和平努力,并且愿意为促进各方对话做出贡献。
更重要的是,他提到希望能够达成一个公平、持久且所有当事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协议。
显然,中国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一方强加于另一方的方式。
与此同时,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傅聪在联合国安理会也表态,表示中国乐见美俄达成关于启动和谈的共识。
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希望所有相关方都能够参与到和平谈判中来,推动达成一个各方均可接受的和平协议。
中国的态度是:在俄乌战争中,我们并不是为了支持某一方的胜利,而是关注如何结束这场冲突,确保所有相关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尊重。
这也意味着,泽连斯基在当前局势下的期待,可能与中国的战略目标并不完全契合。
泽连斯基若想真正得到中国的支持,恐怕需要更多的诚意和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在困境中寻求外部力量来对抗自己的压力。
中国的中立立场让它成为了全球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但也决定了它不会成为某一方的“新主人”。
最终,乌克兰是否能走向和平,能否通过谈判解决这场冲突,将取决于各方能否真正摒弃冲突和对抗,转而拥抱对话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