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才知多高明:宋朝灾民没钱买米下锅,范仲淹却说“继续涨价”

园园爱科技 2022-11-10 18:44:21

提到范仲淹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那句著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个拥有伟大胸襟的历史名人在某次闹灾时却说出“继续涨价”的话,而彼时灾民正处于没钱买米下锅的状态……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面对饥荒之灾,范仲淹竟“顺应”奸商涨价?

范仲淹在公元1049年时被调到杭州任职,不幸的是此地正遭遇着天灾饥荒,“江南好风光,处处好景象”的状况不复存在,放眼望去均是饿得饥肠辘辘的老百姓。

朝廷自然做出了赈灾发米的举动,然而纵使如此也无法保证百姓有米吃,缺少食物的百姓饿死街头之事每时每刻在街头巷尾上演。

手里有些余钱的百姓就去粮食店里买米,可时逢奸商当道,一些杭州城的米商趁机抬高米价而发起国难财来——区区一斗米竟然涨到了120文钱!百姓少得可怜的银两根本负担不起!

于是就有人把这种不良现象告诉给了范仲淹,听闻百姓们的惨状,范仲淹心里也百般不是滋味,左思右想欲有个法子来惩治奸商。

片刻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尽管这个法子短时间可能为自己招来骂声……那便是下令继续抬高米价!一度令米价涨到了180文钱一斗!

这号召一出,众人均百思不得其解:范大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粮食价格本就高得离谱了,这下岂不雪上加霜坑害老百姓吗?

彼时彼刻,不仅是民间百姓唾骂他,就连朝中官员也觉得范仲淹在胡闹。

然而被骂得狗血淋头的范仲淹顶住压力不改政策,还做出了更“离谱”之事——他大兴土木扩建寺庙,鼓励百姓赛龙舟玩乐。

朝堂官员坐不住了,纷纷弹劾范仲淹的荒唐之举,皇帝对此也很费解且严厉质问他为何如此“反其道而行”!

难不成一向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范仲淹变了?非也!我们透过他的早年经历可以看出,他的的确确是个好官!

二、他幼年丧父随母改嫁,苦学得功名改回原名

先来看看这位具有优秀品德的宋朝官员的家世:他的父亲叫范墉,为徐州节度掌书记,可惜在范仲淹2岁时就病逝了。

在封建社会,一个单亲母亲养育孩子是十分不易的,范仲淹的母亲谢氏为此不得不带着年幼的他改嫁。

就这样,淄州长山人朱文翰成了范仲淹的继父,而范仲淹亦改名为朱说。

后来,明白了自己身世后的范仲淹离家去了应天府求学,自此开启了“寒窗苦读数十载”的人生,求学过程中,他接受着儒家经典思想的熏陶且变得愈发有抱负。

公元1015年,范仲淹先是用“朱说”的名字考取了进士的功名,自此有了官职。不过为了能向后代弘扬自己从官的信念,他决定改回最初的名字。

当官11年后,范仲淹的母亲病逝,他遂辞去官职而回家守丧,彼时住在应天府附近的范仲淹遇见了好友晏殊,后者热情地邀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基于情面不好推脱,就去了学府当了先生。

他这个先生做得是有声有色,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勤勉教学,大大提升了学院的良好学风,同时也打响了自己的名气。

范仲淹历史上的知名度不仅于此,还有他的“敢于直谏”也成为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甚至为此付出了令人唏嘘的沉重代价……

三、因耿直不断被贬,却始终不忘发挥才能造福国家

公元1028年冬,仁宗赏识范仲淹这个人才而把他给召回了京城,不料却使他的人生进入了另一种“悲凉”的境地!

由于范仲淹是个过于正直且执着的人,他看不惯当朝太后掌控朝政,于是劝谏说百官不该朝拜太后,得让太后还政给宋仁宗。

晏殊怕自己这位“直肠子”朋友惹上祸端,慌忙劝他不要和皇帝太后对着干。

然而范仲淹依旧秉承着自己的直性子行事,终于惹恼了当权者而被贬。

纵观其一生,宛如苏轼一般,不是被贬就是在被召回的道路上……坚持对错分明而不惧势力的他在九年间竟被贬过三次!

但范仲淹并非只是个“耍耍嘴皮子”的无能之人,除了拥有博学才华外他还是个优秀的“战略家”,在战场上亦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譬如他曾被派往西面边疆去改革相关的军事制度,西北战线在他的指挥带领下异常巩固,甚至到了那些夏人一听到其名字就打颤的地步!

一时之间,夏人畏惧其聪慧头脑与不俗实力而不敢轻易冒犯、进攻,可以说范仲淹是文武双全的能人。

即使是因过于耿直而被贬,纵使身处于荒凉之地,可他依旧是个爱国怜民的好臣子,所以当有人听说他在赈灾期间涨米价时觉得不可思议。

不过当了解了事情的全貌真相后,就知道他有多高明和值得百姓尊敬了!

四、看似涨米价实则为百姓谋福利,他的智举令人钦佩

涨米价惹得皇帝龙颜大怒,此时的范仲淹却不慌不忙解释。

“皇上,臣如此做不外乎出于两个目的——其一,大兴土木实则可雇佣百姓参与建设而获得维持生计之活儿,同时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二,抬高米价实则高价收购粮商之米,再以低价卖给百姓。”

细细琢磨,范仲淹的做法不无道理,甚至涉及了现代经济学的一些理论!

就这样,逐利的粮商中了范仲淹之计而纷纷大涨米价,一些外地商人更是眼红杭州的米市行情而前来挣钱。

眼瞅着杭州的大米数量随之越来越多,范仲淹当即下令加大公家粮仓的放粮力度!

此时,范仲淹的公粮价格可比奸商们便宜许多,老百姓自然选择去他那儿买米。这时候的商人们傻眼了,自己早先收购的那些米一下子无人购买。

粮商们觉得再把米拿回去未免得不偿失了,无奈之下也唯有“降价处理”了,杭州的米价顷刻间恢复了正常,百姓们瞬间明白了范仲淹的良苦用心且对之感激不已。

朝廷官员看范仲淹凭借聪明才智降低了米价后亦赞不绝口!当真是对得起他“忧国忧民”的精神啊!

有时候一件事情未到最终谁都无法定夺其好坏,极好的真相往往蕴藏于大爱之人聪慧的头脑中,范仲淹分析杭州米价之心思缜密和面面俱到不得不令人佩服!

0 阅读:16

园园爱科技

简介:园园爱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