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不抗元,称是元朝元老?究竟是为什么

川皓聊历史 2023-05-11 11:45:05

说起"太极",许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那神秘莫测的太极和八卦,又或者是那一招一式中蕴含着无穷魅力的太极。除了这两个字,还有一个被称为大师的名字,叫做张三丰,据说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200。大多数人对于“张三丰”的认识都是来自于金庸,在他的描述之中,张三丰才华横溢,侠肝义胆,不仅将“常遇春”与“周芷若”从蒙古大军之中解救出来,更是力挺自己的弟子张无忌,是一名令人敬佩的强者。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张三丰”与“武侠小说”中的“张三丰”是两个概念,或者说是两个概念。张三丰在史书中,也是一个才华横溢,深居简出的隐士,却从未做过任何抗元之事,更曾在其词曲《上天梯》中,以“大元游子”自居。而在之后,太祖与成祖两位皇帝相邀之时,张三丰更是直言自己乃是“元人”,因此拒绝了这一次的“招揽”。那么,张三丰在史书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会自称是一位“元人”?

按照《明史》的说法,张三丰出生在辽东的“懿州”,即今天的辽宁省阜新市。从外表上来看,他是一个高大魁梧的人,背像龟,背像鹤背,耳朵很大,眼睛很大,胡子很长,肩膀很宽。看起来很是威武。按照人们通常的观点,张三丰出生在南宋末年,而当时北方又是大晋王朝的天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也可以说是大晋之人。

要理解张三丰的前世今生,许多资料可以从《上天梯》这本书中得到,这本书是由他自己讲述人生经历的。首先,他“辞官出海,潜心研究炼丹之法”,这说明他在修行之前,曾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直到他下定决心,离开官场,四处游历,以求修行。张三丰接着写:"我死了亲人的坟,我不能住在故乡的山,我要告别我的中年人,要走天始白,我要走我的边角,要转身离开烈火的房子。"这首词说的是张三丰的中年人,他的父母双亡,他却不依习俗,不为他们送葬,只为寻找"丹秘"。打定主意要为僧的张三丰,甚至在一日未明的时候,偷偷地向妻儿辞行,一心一意地要成仙,骑着白鹤飞奔。

张三丰在长年累月的修行中,得见人生之神,曾作:"天上有火,地有灵。"火龙师"乃是传说中陈抟门下火龙先生贾得升,张三丰正是在他的指点之下,才知道了他苦苦寻找了这么久都没有找到的丹道之秘,从而有了今日的造诣。据《明史》所说,张三丰证得大道后,并非如常人所想的那样风流倜傥,而是略显邋遢。不管天气多冷多热,他都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袍子,或者穿着一件简易的雨衣,吃的东西很少,有时候几个月都没怎么吃东西。张三丰平时也是到处游荡,不过,他的神出鬼没,很多人都以为他有什么神通,可以在一天之内,跨越数千公里。

张三丰在元代的时候,就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被惠宗称为"三丰仙神",又被称为"忠孝神仙"。在大明王朝成立之后,朱元璋曾经两次登门拜访,想要将张三丰从武当山上召来,但是都被他拒绝了。之后,成祖朱元璋在靖难之战中成功登上皇位,立刻派出亲信胡广前往武当山,寻得张三丰。相传当年建文帝之所以逃到武当山出家,并非朱棣请张三丰出世,更多的是去寻建文帝的行踪。

与朱元璋一般,朱棣虽然没有寻到张三丰,却在永乐十年(1412年),派出大批的工匠前往武当山修建凉亭,以示对武当派的扶持。也许是因为这个行为让张三丰感觉到了安慰,又或者是因为胡广屡次上门,真挚恳切的恳求,终于让他的心肠变得柔软起来。不管怎么说,在传闻中,张三丰去金殿接见朱棣的时候,也有人说,他让自己的弟子把永生的事情告诉了成祖宗。

总而言之,为了表示对张三丰的尊重,成祖年青时,曾经赐他“犹龙六祖,隐仙居中,虚空普渡老君”,要知道,张三丰乃是武当宗主,太极,内家拳两大流派的创始人,其所做的事情,即便是到了如今这个武术日渐式微的时代,大家还是经常聊起,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势力之庞大了。

至于张三丰为何用“元”字来命名,个人以为,大概有三个理由:一、张三丰身为修士,对世俗纷争已经不在意,更深知“天行有常”的真理,因此,他将“元”视为一个正常的时代,他称“元”,不过是表明他的年龄,而不是他的地位;二来,张三丰既得了大元天子之恩,也不肯舍弃自己的大权,下山为明朝效命,故而婉言谢绝。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