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烈之东北军唐聚武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5-02-10 05:36:44

民国时期,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下令不许抵抗,导致整个东北被日本人兵不血刃占领,这一天也被称为“国耻日”。

“九一八事变”结束后,东北军主力撤入关内,但还有一部分东北军将领留在东北,组建抗日武装和日本人战斗,比如马占山、冯占海、李杜、黄显声、唐聚武等人。由于关外的抗日武装,属于孤军奋战,没有外界的支援,再加上这些抗日武装鱼龙混杂,又出现了不少叛徒,最终这些抗日武装还是失败了。

东北军战士

唐聚武本来只是东北军的一个中下级军官,“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他只是一个副团长,后来团长被日军俘虏,他才被任命为团长。东北军主力撤入关内后,唐聚武在张学良的命令下,返回东北组建奉天民众抗日自卫军,其规模达到了上万人,也收复了一些县城,但在绝对优势的日军面前,再加上出现叛徒,唐聚武领导的抗日武装失败,撤往到关内。

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给了唐聚武一个东北游击司令的职务,他又组建了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和日军打游击,最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唐聚武

1898年,唐聚武出生于吉林双城县,父母是普通农民,由于家里穷,唐聚武兄妹几人,从小在家里干农活,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事情。

1909年,唐聚武这一年十一岁,父母觉得一家人不可能一个识字的都没有,于是就省吃俭用,把唐聚武送到私塾读书,但他学习成绩并不怎么好。

1914年,十六岁的唐聚武没有考上县里的公立中学,家里更没有钱供他读私立学校,因此他跑去跟同村的木匠学手艺,而木匠性格不好,唐聚武只要事做得不好,都会被木匠用藤条打,唐聚武受不了就跑回家了。回到家后,唐聚武看到同村当兵的族兄返乡探亲,就求着族兄带他从军,就这样去了奉天。

唐聚武

参军以后,唐聚武在新兵部队里面表现好,被分配到奉军第二十七师卫队旅,这是张作霖的王牌部队,专门守卫省城奉天,也就是现在的辽宁。

1921年5月,“东北王”张作霖把奉军扩编为十个旅,“少帅”张学良担任第三旅旅长,唐聚武在张学良手下当排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军势力达到巅峰,势力从东北发展到江苏,张作霖也控制了北京政府,唐聚武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升为了营长。

1926年初,唐聚武被保送到东北讲武堂第六期深造。

1928年12月,张作霖早就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成为新的“东北王”,他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奉军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唐聚武在奉天省防军第一旅第一团当中校副团长,率兵驻守在凤城。

张学良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偷袭奉天的北大营,张学良下令东北军不许抵抗,日军对奉天城内的部队发动进攻。驻守在凤城的第一团团长姜全我,听从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导致本人和四百多名官兵被日军俘虏,当时唐聚武正好不在部队,所以逃过一劫,他迅速去往北平,去见“少帅”张学良。

奉天被日军兵不血刃占领后,张学良才发现了日本人的野心,这时候反悔也来不及,他任命唐聚武为团长,让他返回东北召集残部,建立起抗日武装。唐聚武返回奉天后,发现很多东北军将领都当了汉奸,很难有效的组织部队,于是他去找东边镇守使于芷山,而于芷山表面答应抗日,但没过多久就当了汉奸,后来成为伪满洲国的上将。

于芷山

桓仁县公安局局长郭景珊,之前是东北军的营长,和唐聚武关系比较好,在郭景珊的帮助下,唐聚武找到了一些愿意抗日的原东北军军官。

1932年3月21日,桓仁县成立了辽宁民众自卫军,唐聚武为总司令,张宗周为副司令,然后唐聚武拿着张学良的手令,集合了桓仁周围十几个县的武装,一共有上万人。8月,唐聚武把部队编为十三个大队,众人推荐唐聚武为辽宁省代理主席,在唐聚武的指挥下,辽宁民众自卫军收复了东边道十四个县,大本营设立在通化。

9月,日军集合三个旅团兵力,对辽宁民众自卫军开始进攻,新宾很快被占领,李春润率领第一支队撤往桓仁,为了收复新宾,自卫军组织了三千人反攻,但在日军火力优势大,自卫军的反攻失败。11月14日,日军攻下通化城外的五道江,唐聚武为了保存势力,决定放弃通化,把部队转移抚松,在那里继续抗日。

唐聚武

就当唐聚武率兵去往抚松时,驻守在抚松的王永成第七支队叛变,投降当了汉奸。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唐聚武只好让部队分散突围,自己带着几百人朝热河撤退,他告诉留下来的人,自己一定会率兵打回来的。

1933年6月,撤到关内后,唐聚武带来的人,被改编为第四十军补充团,唐聚武担任团长,第四十军是原国民第三军庞炳勋的部队,属于杂牌中的杂牌,后来唐聚武率兵参加了“长城抗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唐聚武去拜访蒋介石,希望可以领兵抗日,刚开始蒋介石还不同意,在唐聚武的执着下,蒋介石给了他一个东北游击总司令的番号。

1938年9月,唐聚武从武汉去往冀东地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组建了一千二百人的队伍,就连绿林武装也加入其中。

1939年1月,唐聚武率兵在迁安平台山打游击,消灭了两百多日伪军。4月,唐聚武率兵偷袭热河青龙县你日伪军据点,给日伪后方造成很大威胁。5月18日,日军对唐聚武在平台山的据点发动偷袭,唐聚武自知不是日军对手,于是把部队分为两股,一部分向北突围,自己率领另一部分向南突围。

结果在突围中,唐聚武的部队和日军发生遭遇战,唐聚武在战斗中腹部中弹,但他依然指挥战斗,由于日军的援兵不断赶来,唐聚武和两百多士兵彻底突围不出去。唐聚武知道撤不出去,于是他抱着必死的心,带着剩下的士兵和日军战斗,最终唐聚武和身边的士兵们全部牺牲。

唐聚武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他陆军上将军衔。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