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人民大会堂内,盛大的国宴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灯火辉煌,军政要员齐聚一堂。
朱德身着元帅服,端着酒杯,穿梭于陆海空三军将领之间,举杯相敬。
他停在一位海军少将面前,目光一凝,随即笑容满面:“营长同志,好久不见。还记得吗?你当年可缴过我的枪!”
少将已年过花甲,听罢愣了一瞬,随即脸上浮现几分羞涩,像个年轻士兵般拘谨起来。

刚要开口,周总理已笑着走来,轻拍朱德的肩膀:“老总,不能记仇啊!不打不相识嘛。”
朱德爽朗一笑:“这不是记仇,是记住了我有过这么一位好营长!”
缴过元帅的枪
在中国革命史上,袁也烈的名字或许不为大众熟知,但他的经历足以令人惊叹。
他是开国少将,却曾是元帅的上司。
他入党的时候,彭德怀、贺龙尚未加入。
他走进军官学校时,陈毅、罗荣桓尚未投身军旅。
他在黄埔任教时,徐向前的声望还不及他。
而在南昌起义中,他甚至缴获过朱德的枪。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叛变革命,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血雨腥风席卷全国。
面对惨烈形势,叶挺率部决定参战,袁也烈时任24师72团3营营长,受命带队开赴南昌,任务是夺取并控制东门。
起义前夜,袁也烈带兵驻扎城外,为刺探敌情,他独自化装潜入侦察。
观察后,他发现敌军武器精良,兵力是我军两倍有余,硬拼无疑是以卵击石,唯有智取方能取胜。
他迅速制定计划,命令部队伪装成疲惫不堪的模样,随意散落在东门外的营房前露天休息。枪支随意放置,行囊横七竖八,一副毫无防备之态。

敌军巡查后见状,以为这支队伍早已筋疲力尽,毫无戒备,便放松了警惕。
夜深,人声寂静。
袁也烈下令,全员悄然起身,绑紧绑腿,扎紧腰带,左臂缠上白毛巾作为识别标志。
此时,敌营之内,一个团部、一个营部、七个步兵连以及一个重机枪连,总兵力达两个营,比师部预估的要强得多。
但袁也烈深知,真正的胜负不在于兵力对比,而在于战术运用。
敌军已中计,决战时刻已至。
他相信,只要快、准、狠,以迅雷之势攻其不备,胜利便触手可及。
袁也烈指挥部队,故作镇定地沿街行军,目标直指敌军营房。
抵达后,他以驻扎为名,向敌团长申请在营房附近露宿。

敌军见状,毫不设防,甚至连巡逻都懈怠了几分。
战机已现,万事俱备。
午夜时分,战斗命令悄然下达。
士兵们屏息等待,手指紧扣扳机。
凌晨,沉闷的枪声骤然划破夜空,三声枪响落定,袁也烈一声令下:“冲!”
霎时间,战士们如疾风骤雨般涌入敌营,枪声、喊杀声混成一片。

敌军仓促应战,但已被打得措手不及。
短短两小时,营房被彻底控制。
战斗尚未结束,南昌城内的枪声依旧震耳欲聋。
袁也烈立刻命令部队封锁东门,设置掩体与路障,严防敌军突围或增援。
就在此时,一名身着国民党军服的中年军官策马而来,神色匆匆。
袁也烈警觉地大喝:“站住!”
那军官刚翻身下马,便被战士们迅速包围,缴械押送至营房。

不久后,副官神色慌张地跑来报告:“周恩来说,刚才抓的军官,不是别人,正是朱德。”
袁也烈一听,大惊失色,急忙赶去“请罪”。
谁料,朱德哈哈大笑,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说道:“你警惕性还蛮高的嘛!”
小插曲归小插曲,战果依旧辉煌。
这一战,袁也烈以区区一营之力,彻底歼灭朱培德部一个团,南昌起义的胜利再添一笔。
铁骨铮铮,大显身手
1931年春,袁也烈因战斗受重伤,被秘密送往上海养伤,化名“袁映吾”。
当时,他一边恢复身体,一边继续学习党的最新文件。
2月的一个深夜,英国巡捕突然破门而入,翻箱倒柜,最终在他的房间搜出了关键的会议文件。
敌人如获至宝,立刻将他押走。

路上,他冷静地对同样被捕的桂仰之交代:“审讯时,文件就说是我的,其他一概不认。”
言语简短,却已布下应对之策。
狱中,敌人不遗余力地施加酷刑。
吊打、电刑、老虎凳……
40多天的严刑逼供,换来的只有袁也烈紧咬的牙关和沉默的目光。
他始终未曾透露任何党的机密,更未牵连同志。
面对皮开肉绽、伤痕累累的革命者,敌人束手无策,最终只能搬出洋特务罗织罪名,以“危害民国”罪名判处他5年有期徒刑。
1934年10月,国民党宣布大赦,袁也烈原本应刑满释放。

但敌人并不甘心,出狱前竟威逼他写悔过书。
面对威胁,他不假思索,严词拒绝。
敌人恼羞成怒,索性以“顽固不化、拒不悔改”为由,将他转押至臭名昭著的苏州反省院。
苏州反省院,名为“反省”,实为政治犯的集中营。
这里充斥着酷刑、洗脑、利诱。
但袁也烈不低头,不妥协,不被动摇,始终保持警觉,以冷峻的目光审视敌人的每一次试探,以坚定的沉默回击敌人的每一次逼迫。
十个月过去,敌人彻底无奈,只得让他写了一份“弃商就农”的志愿书,将他释放。
一个不屈的灵魂,终究无法被摧毁。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

日军的“扫荡”与蚕食战术步步紧逼,敌后根据地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也烈被调任山东清河军区参谋长,与司令员杨国夫并肩作战。
他全力协助指挥,制定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案,带领部队粉碎了敌人的无数次围剿,成功保卫了抗日根据地。
时间进入1944年,清河军区扩编为渤海军区,袁也烈升任渤海军区参谋长。
一年后,他再度晋升,出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此时,抗战已经进入反攻阶段,党中央指示:先攻克小城市,肃清内地敌伪,稳固后方,再向大城市进军。
袁也烈深知,必须抓住战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他与杨国夫携手指挥,采取步步推进的策略,率领部队收复了邹平、青城、惠民、齐东、济阳、盐山、宁津、无棣、商河等城镇,彻底肃清了渤海区铁路沿线以外的日伪势力。
经过一系列战斗,共歼灭敌军两万余人,解放区版图大幅扩展,战局迎来了决定性转折。
不久,杨国夫奉命率部进军东北,袁也烈则接任渤海军区司令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新的威胁也随之而来。
抗战胜利在即,蒋介石开始暗中策划“接收”,妄图与残余的日伪势力合流,抢夺胜利果实,破坏解放区的稳定。
面对这一阴谋,袁也烈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出击。
他指挥部队发起禹城、晏城战役,经过半个多月的激战,彻底歼灭大量伪军,并击溃日军渡边师团131联队,共击毙、俘虏敌军1000余人。

此战大获全胜,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借日伪势力压制解放区的企图。
战报传至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亲自下达通令嘉奖,对袁也烈的果敢决策和卓越指挥给予高度评价。
此役之后,渤海军区彻底稳固,华北解放区的战略布局更加牢不可破,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战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6年初,解放战争的硝烟尚未弥漫整个中国,但各地战斗已悄然打响。
袁也烈率部进驻德州,准备解除城内伪军的武装。
就在此时,停战命令传来,国共双方受命暂时停火。

北平“和平调处”执行部派出小组赶赴德州进行调停,美蒋代表也随之介入。
谈判桌上,袁也烈毫不退让,与对方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三天内,他据理力争,揭露国民党军队暗中调兵遣将、企图破坏停战协议的企图。
最终,2月8日,双方签订了执行停战命令的临时协议。
可敌人言而无信,协议不过是掩盖阴谋的幌子。
伪军不断挑衅,制造摩擦,试探我军底线。
果然,不久后,蒋介石公然撕毁停战协议,战斗不可避免地爆发。
面对敌军反复无常的背信弃义,袁也烈下令:攻城!

南门、西门、北门——三路大军同时发起突击。
战斗迅速而猛烈,城内伪军毫无招架之力,纷纷缴械投降。
而那个躲在美方代表床底下的国民党中将王继祥,最终也未能逃脱,成为解放战争中被俘的首位国民党中将。
德州战役胜利后,袁也烈被任命为山东解放军第七师师长。
他率部三次攻打邹平城,与敌军展开血战。
这场拉锯战中,他精准运筹,先后歼敌2600余人,击毙敌军少将李凯荣,粉碎了国民党第193师、第77师的反扑,稳固了解放区的防线。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计45万大军,向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企图一举歼灭山东野战军。

面对敌军汹涌压境,袁也烈指挥渤海部队机动转战黄河南岸,采用运动战战术,以灵活穿插、连续突袭的方式,先后解放齐东、博兴、广饶及小清河以南大片区域。
在他的指挥下,敌军主力被迫龟缩至胶济铁路沿线,山东解放区的战略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1948年2月,渤海军区主力整编为渤海纵队,袁也烈兼任纵队司令员。
他率部南下,策应山东兵团在津浦铁路中段作战,成功配合兄弟部队攻克潍县城。
9月,他奉命率渤海纵队参战济南战役,并在战役结束后出任济南特别市警备区第一副司令员,负责新解放区的治安整顿与战后恢复工作。
1948年11月,解放战争进入决胜阶段,袁也烈率部参加淮海战役。
徐州解放后,他被任命为徐州警备司令员,确保这一战略重镇的安全,并为后续南下作战提供坚实后方支撑。
1949年3月,山东解放战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袁也烈被调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协助张云逸迅速建立山东军区的领导机构,整编部队,为即将到来的全国解放做好全面准备。
紧接着,他参与指挥了解放青岛与长山列岛的战役。
面对国民党海军的最后顽抗,他统筹陆海协同作战,最终成功收复山东最后一块国民党占领区,宣告山东全境彻底解放。
为人民海军奠基
新中国成立后,海疆仍然风雨飘摇。
国民党残余海军盘踞东南沿海,妄图依托制海权阻止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袁也烈被任命为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与司令员张爱萍一道,承担起组建人民海军的历史重任。

这支海军起步艰难,既没有现代化舰艇,也缺乏专业海军人才,唯一的依靠,是一群来自陆军的工农战士,他们大多未曾踏足过大海。
但袁也烈坚信,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海上力量,可以边战斗、边成长。
短短几个月,华东军区海军建设初见成效,一批批水兵登舰出海,练兵备战,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展开。
很快,人民海军在战斗中崭露头角,先后击沉、击伤多艘国民党舰艇。
1955年1月,人民海军在短短几年内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
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海军航空兵、舰艇编队与陆军、空军密切协同,打响了人民海军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联合登陆战。

这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真正具备了两栖作战能力,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在东南沿海的最后防线。
1955年9月,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袁也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在人民军队、尤其是海军建设中的卓越贡献。
此后,他继续担任人民海军的重要职务,推动舰艇现代化、加强海防布署、培养专业海军人才,为这支新生的海上力量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支持。
他的努力没有被历史遗忘。

年复一年,他的付出逐步展现出深远的影响,为今天中国海军的腾飞,铺设了一条不可动摇的基石。
如今,当中国海军乘风破浪,驶向深蓝,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袁也烈等奠基者们的影子,他们曾在一无所有的年代,凭借信仰与奋斗,点燃了人民海军的第一缕曙光。
参考资料:开国少将袁也烈 陈扬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