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总结!1张图+4个要点,神经科常用37种泵入药物全掌握!

神时经 2025-02-19 03:37:43

静脉泵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静脉泵通过机械或电子装置,以精确的速度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途径输入人体。它能根据设定的参数,如速度、剂量等,持续、稳定给药,确保药物在体内维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期内容介绍37种神经科常用的静脉泵入药物,见下图。

01、适用情况

需要严格控制给药速度、剂量的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药物的剂量稍有偏差可能会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产生显著影响,使用静脉泵能精确控制输入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持续静脉输注的药物,像胰岛素、镇痛药物等,需要长时间、持续地进入人体以发挥作用,静脉泵可以实现24 h甚至更长时间的持续给药,维持药物的治疗作用。

对于一些病情危重、循环不稳定或需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的患者,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患者等,静脉泵能精准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因输液过快或过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

02、操作要点

准备工作:检查静脉泵性能是否良好,确保各部件连接正常。根据医嘱准备好所需药物和液体,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一般优先选择较粗、直且弹性好的血管,如上肢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必要时可采用中心静脉置管。

设置参数:根据医嘱准确设置静脉泵的各项参数,包括输注速度、药物剂量、总量等。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可能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进行个体化计算和设置。

连接与启动:将输液管正确安装在静脉泵上,排尽空气,连接到患者的静脉通路。再次核对参数无误后,启动静脉泵。在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静脉泵的运行情况,如是有无漏液、堵塞、报警等现象。

03、计算公式

1.已知药物剂量和浓度,计算泵入速度

公式:泵入速度(ml/h)=所需药物剂量(mg/h或μg/h)÷药物浓度(mg/ml或μg/ml)

举例:若要泵入多巴胺,医嘱要求以5 μg/(kg・min)的速度给药,患者体重为60 kg,现有多巴胺注射液浓度为20 mg/2 ml。首先计算每小时所需多巴胺剂量:5 μg/(kg·min)×60 kg×60 min=18000 μg/h=18 mg/h。多巴胺浓度换算为10 mg/ml,则泵入速度为18 mg/h÷10 mg/mml=1.8 ml/h。

2.已知泵入速度和药物浓度,计算药物剂量

公式:药物剂量(mg/h或μg/h)=泵入速度(ml/h)×药物浓度(mg/ml或μg/ml)

举例:硝酸甘油注射液以5 ml/h的速度泵入,药物浓度为5 mg/ml,则每小时泵入的硝酸甘油剂量为5 ml/h×5 mg/ml=25 mg/h。

3.已知药物总量和需要泵入的时间,计算泵入速度

公式:泵入速度(ml/h)=药物总量(ml)÷泵入时间(h)

举例:现有100 ml的药物溶液,需要在4 h内泵完,则泵入速度为100 ml÷4 h=25 ml/h。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04、注意事项

1.观察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同药物可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如使用多巴胺时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使用硝普钠时可能出现氰化物中毒等,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医生。

2.防止堵管和脱管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避免管道扭曲、受压、折叠。定期检查穿刺部位,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疼痛等情况,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如果发现静脉泵报警提示堵塞,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不可盲目按“复位”键继续输注。

3.药物稳定性和配伍

了解所使用药物的稳定性和配伍要求。有些药物在特定的溶媒中才能保持稳定,如两性霉素B需要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有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如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溶液混合可能会产生沉淀,使用时应注意分开输注。

4.更换药物和液体

在更换药物或液体时,应先暂停静脉泵,更换完毕后重新设置参数并启动。注意避免空气进入管道,同时观察输液接头处是否有渗漏。

5.严格记录

详细记录静脉泵入的药物名称、剂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患者的反应等信息,以便于观察治疗效果和进行医疗护理评估。

编辑|易飞扬

审核|于丽水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