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农民说了个成语意外暴露身份,周总理曾说:早晚跟他算账

七七严选 2024-09-12 16:27:28

1957 年,贵州务川县濯水镇的农民刘正刚,经村长推荐,去县里参加了学习。

刘正刚从外面学成归来后,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文化人”,进了食堂当会计。领导看他有点见识,就让他在讨论会上发言。一听到这话,刘正刚吓得连连摆手:“哎呀,我就是个文盲,大字都不识几个,哪里会讲话哟!”

领导笑着说:“有啥说啥,别藏着掖着!”

我没有办法了,只能走到讲台上,然后大声喊:“毛主席的恩情像山一样高,像海一样深,我们农民永远都不会忘记!”

话音刚落,会场内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只有那位领导紧紧皱着眉头。

那时候很多人都是文盲,有文化的人少之又少。这个“文盲”农民说话却引经据典,满口成语,领导起了疑心,觉得他跟周总理点名要抓的国民党特务郑蕴侠很像。

1946 年,周恩来总理到重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视察时,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找郑蕴侠算账。

刘正刚为何要伪装成文盲?他是否就是周总理点名要“算账”的郑蕴侠?

这一切,还得从周恩来和郑蕴侠年轻时的几次交锋开始说起……

【一、顽固的反共分子】

周总理点名要抓的人是郑蕴侠,他是国民党中统的死硬反共分子,也是潜伏在大陆时间最长的中统特务!

郑蕴侠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曾在清朝为官,父亲也在日本留学,并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

郑蕴侠出生于富裕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在学校里非常勤奋,深受老师喜爱,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考入了上海法学院。

年轻时的郑蕴侠,也曾有过一颗报效国家的心。他考上大学后,也曾立志为国家做出贡献。

晚清时期,中国大片国土沦为殖民地,西方列强在神州大地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连郑蕴侠这样的人,也无法避免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

有一次,郑蕴侠的同学跟喝醉酒的英国大兵起了冲突,英国大兵把几个学生打得可惨了,有个学生的腿都被打断了。

这事儿爆出来后,那几个英国大兵很快就被干警给抓了。郑蕴侠知道后,气得火冒三丈,仗着他爹的人脉,直接跑到巡捕房,想去看看那几个英国大兵咋样了。结果租界的负责人告诉他,那些英国大兵已经被英国人带走了,他们是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制裁。

听到这话,郑蕴侠苦笑起来,他觉得自己这些年白活了,那些西方罪犯在华作恶多端,中国却对他们无可奈何,这太不公平了!

巡捕房一游,郑蕴侠决定弃文从军。

北伐战争开始后,郑蕴侠当上了军法处的上尉军法官。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俩发现他很有能力,就把他拉拢进了陈氏家族。

后来,郑蕴侠加入了陈氏兄弟的“青白团”。“青白团”是蒋介石为清除异己、巩固统治地位而成立的组织,郑蕴侠能力出众,很快成为陈氏兄弟的得力助手。

1934 年,郑蕴侠在陈氏兄弟的帮助下当上了总监部司法长。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参加了革命军,决心为抗日战争出一份力。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郑蕴侠主动请缨,来到前线战场。他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朗诵自己改编的《满江红》,振奋了士气。

可以看出,郑蕴侠曾经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过力,但后来,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开始针对共产党,郑蕴侠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反共分子,非常顽固。

当时郑蕴侠负责宣传工作,级别不高。“皖南事变”后,国民党下令让新四军转移,然后提前在途中设伏,导致 9000 多名新四军中,只有 2000 多人成功突围。

战斗结束后,国民党竟倒打一耙,恶人先告状,污蔑新四军是叛军,还取消了他们的部队番号。为了在舆论上造势,国民党竟还施压重庆多家报刊刊登了这一通告。

紧急时刻,周恩来总理让《新华日报》不发相关报道,直接揭露皖南事变的真相,狠狠回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污蔑。

我刚印好样刊,郑蕴侠就领着中统特务到报社抓人了。周恩来在这,郑蕴侠不敢乱来,只能装得毕恭毕敬:“周老师,把报纸给我吧,我也是奉命行事,您多担待。”

周恩来怒目圆睁,指着郑蕴侠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个黄埔的败类,我看你将来肯定会有后悔的那一天!”

双方争执了半天,周恩来让郑蕴侠不敢过分逼迫,最后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了报社。

事没办成,蒋介石骂了郑蕴侠,郑蕴侠怒了,把两发子弹装信封里,寄给了周公馆的周恩来,警告周恩来,再挡自己,就动武了。

周恩来收到威胁信后,根本没当回事,照常撰写文章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

抗战胜利后,郑蕴侠为蒋介石效力,积极反共,制造了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血案,与周恩来结仇。

在 1946 年初,蒋介石迫于各民主党派的压力,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地点定在沧白堂,郑蕴侠则组织了几百名特务混入会场。这些特务的任务是,一旦有人发言,他们就会立即扰乱秩序,不仅辱骂参会群众,甚至还对他们进行殴打,导致会议无法正常进行。

2 月,重庆 19 个进步团体在较场口举行群众集会,郑蕴侠得知消息后,马上带人前去捣乱。

当郑蕴侠赶到现场时,李公朴正在台上发言。他毫不犹豫地率领几个人冲上台,将李公朴按倒在地进行殴打。会场瞬间变得混乱不堪,其他特务也冲进会场,肆无忌惮地打砸抢烧。

郭沫若指着闹事的郑蕴侠大骂:“怎么又是你?老是你!”

刚要开口,郑蕴侠就一拳挥向郭沫若的脸,直接把他的眼镜打飞了,还打得他鼻子都歪了。

周恩来和冯玉祥闻讯赶到后,周恩来严厉斥责了行凶歹徒,郑蕴侠像只丧家犬一样,带着打手落荒而逃。

周恩来没看清正脸,只看到背影,就问:“这是谁干的?”

冯玉祥瞅了半天,说:“好像是……是郑蕴侠!半个多月前的沧白堂事件也是他!”

周恩来咬牙切齿地念叨着“郑蕴侠”的名字,心中怒火中烧,他和郑蕴侠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较场口血案后,郭沫若、陶行知、李公朴等 60 多人受伤,郑蕴侠作为主犯之一,却对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毫无悔过之心,反而沉醉于众人的谴责之中,认为自己受到了“万众瞩目”。

郑蕴侠就是个顽固的“反共分子”,没有任何值得肯定的地方。

1949 年,郑蕴侠奉命成立了“反共救国军第一军”,他通过人际关系网,招揽了土匪,建立了所谓的东山、西山游击纵队。这些队伍迫害、逮捕了许多共产党人,导致我党的许多同志惨死于他们手中!

【二、行踪暴露,亡命天涯】

解放军很快抵达重庆,国民党高官们吓得仓皇出逃。

由于郑蕴侠为“反共”出了不少力,蒋介石给了他一张去台湾的机票,但是一家人太多了,一张机票不够用。

郑蕴侠找了蒋介石好几次,都没得到回应,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家人离开,自己留在重庆。

家人走后,郑蕴侠不急着跑,而是回办公室销毁文件,收拾停当才带着俩保镖撤。

当时,郑蕴侠开着一辆崭新的美国吉普车,结果车子在水塘边抛锚了。司机去附近村子借工具,结果一去不回,只剩下郑蕴侠和两个侍卫在荒无人烟的地方。

多年后,郑蕴侠才意识到,那个司机故意破坏车子,就是为了阻止他去机场。

既然赶不上飞机了,郑蕴侠直接把汽车烧了,然后去找当初他组建的那两支游击纵队。结果他在路上遇到了溃败的散兵游勇,这时候他才知道,他引以为傲的东山、西山游击纵队听说解放军来了,早就鸟兽散了。

这一刻,郑蕴侠才领悟到“山穷水尽”的含义。想当年,周恩来断言他终有一天会陷入绝境,没想到这预言竟如此迅速地成为现实。

走投无路的郑蕴侠想到了老朋友杨森,于是他决定投靠杨森的 20 军。没想到,就在他赶往 20 军的路上,他得知了杨森起义的消息。

郑蕴侠搭上了前往成都的汽车,这趟没白跑,他见到了川康边防军第 3 师师长王元虎。王元虎满不在乎地对他说:“你要是早几天来就好了。”

郑蕴侠疑惑地问:“啥意思?”

王元虎回答说:“我要是知道你来,肯定就把你的名字写上一起起义了。”

郑蕴侠一听,吓得魂飞魄散,午饭都没吃就赶紧溜了。

郑蕴侠乔装打扮后,潜伏在成都市内。那时,市里到处都在搜捕残余的敌特分子,解放军专门成立了军管会,市内到处都是戒严的岗哨。

郑蕴侠思考后,认为现在只有逃到云南,再找机会从边境出境投靠李弥这一条路了。

郑蕴侠在市场上换了一些银元作盘缠,刚换完就被一个解放军战士盘问:“干啥的?”

郑蕴侠一听,吓得直冒冷汗,赶紧赔笑,弓着背,陪着笑脸说:“大哥,我是做小本生意的,换点钱进货!”

解放军战士看到郑蕴侠气度不凡却穿着陈旧的衣服,感觉不太对劲,就把他带到看守所进行审查。

在看守所那几天,郑蕴侠天天扫地,解放军问他话,他就说自己是生意人,出来换点钱做生意。解放军看他老实,就让他走了。

他前脚刚走,重庆方面追捕特务的干部就来了,而且还带着他的照片。

郑蕴侠为了出境赚钱,买了四五十斤重的铁具,挑了十几天,才走到川黔边境的毕节。

我一进县城,就发现满大街都是解放军,我心说咋走到哪都有解放军呢?我就拉着毕节的老乡一打听,才知道土匪攻占了县城,解放军暂时撤到毕节了,这下子,去云南的路也被堵了。

郑蕴侠在毕节潜伏了两天,解放军还没走,他怕暴露,就换地方去涪陵了。

涪陵的哥老会势力很大,以前郑蕴侠在堂口混饭吃时,就和哥老会打过交道。

郑蕴侠凭借哥老会的门路,成功在一家工厂谋得差事。然而,好景不长,他才工作了三个月,解放军就来厂里进行审查了。郑蕴侠急忙向厂长索要工资,然后再次踏上逃亡之旅。

他离开制衣厂后,便用“刘正刚”这个化名一路前往贵州。

半道上,郑蕴侠把手枪扔了,他知道这当口儿,枪不但保不住他,还会给他惹来大麻烦。

没想到,郑蕴侠刚进城就因携带大量银元被当作经济犯罪分子关进学习班。他化名“何安平”潜伏,却因照片登报被我军侦查员认出,最终被抓获。

我听说学习班的人在讨论解放军要来抓特务,郑蕴侠一听,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就赶紧收拾东西跑路了。

郑蕴侠逃脱后,买了一副担子,里面装满百货,变成了走方货郎。

快到贵州时,郑蕴侠遭遇了土匪,不仅被抢光了财物,土匪还想杀了他。好在他急中生智,用土匪的黑话与土匪交流,这才惊险地逃过一劫。

好在郑蕴侠聪明,提前把金戒指缝在内衣里,然后又买了批货,继续做买卖。

刚进入贵州,郑蕴侠就结识了一位药材商人。这位商人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尤其擅长篆刻印章,他还随身带着许多介绍信。

他的介绍信都是搞来的,郑蕴侠给药材贩子钱,买了几张盖着假公章的空白介绍信。

郑蕴侠拿着介绍信,化名“刘正刚”,一路顺利来到贵州,不仅找到了工作,还办了户口。

【三、早晚跟他算账】

朝鲜战争爆发后,政府加强了对国民党余孽的清查力度,这让郑蕴侠再次陷入了危机之中。

1946 年,周恩来视察重庆中共代表团驻地时,想到曾多次与自己发生过节的国民党特务郑蕴侠,特意嘱咐当地干部:“要记住郑蕴侠这个名字,早晚要跟他算账!”

谁能想到,周恩来点名要抓的国民党特务郑蕴侠,居然已经乔装打扮,在贵州省务川县濯水镇安家落户,甚至还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这些年,郑蕴侠在濯水镇生活,攒了不少钱,但他还是穿着补丁衣服,吃着小米红薯,毕竟他是外地人,太高调容易暴露身份。

在接下来的土改中,郑蕴侠积极地响应号召,他先是将地主一脚踹下了台,然后狠狠地暴打了一顿,直到地主被打得奄奄一息。接着,郑蕴侠坐在台上,开始编造自己曾经被地主欺负的故事,一边说一边痛哭流涕。

他高喊:“打倒蒋介石,拥护毛主席,毛主席万岁!”

经过这些折腾,当地村民都很同情郑蕴侠的遭遇,给了他一个好身份,但他还是没有完全放下警惕。他认为自己长得一表人才,却还没有老婆,很容易引人怀疑,于是开始四处寻找老婆。

国民党当官时,郑蕴侠美女环绕,如今只剩些没文化的村姑,挑挑拣拣后,他相中了一位身材苗条、认字的山东女子,虽然长相普通,但也能凑合用。

村民们觉得郑蕴侠是个见过大世面的生意人,时间一长,他就在村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个人物。由于他在村里德高望重,领导很器重他,就推荐他去县里学习了。

郑蕴侠从学校毕业后,在濯水镇的合作食堂找了份会计的工作。

这下子,郑蕴侠不劳而获,还有工资领,他非常满意这个安排。为了保住这份轻松的工作,郑蕴侠积极表现,当地的“优秀青年”非他莫属。

再这样下去,郑蕴侠也许会用“刘正刚”这个身份,平平安安地过一辈子,躲过解放军的追捕,没想到他最后因为一个成语,身份还是暴露了!

1957 年,郑蕴侠在濯水镇开会时,自曝自己是个文盲,大字不识几个。

但是他毕竟比一般人更有见识,说出的话还是很有水平的,所以村民们也没有怀疑他的身份。

有一回,上头让他去台上演说,郑蕴侠扭扭捏捏上去,憋了半天,憋出这么一句:“毛主席他老人家对咱农民那是真好啊!我郑蕴侠这辈子都忘不了!”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真正有文化的人少之又少。然而,领导却遇到了一个自称“文盲”的刘正刚,他不仅成语随口就来,官腔十足,字也写得非常漂亮。这让领导心生疑虑。

领导看着刘正刚在讲台上,觉得他看起来有些眼熟,过了一会儿才想起他和周恩来点名要抓的国民党特务郑蕴侠长得有那么一点像。

领导不敢疏忽,立刻向组织报告。

1957 年 5 月 20 日,郑蕴侠刚出门,就被几名重庆公安干警拦住了。

郑蕴侠深知这一天终会到来,他没有反抗,顺从地转过身,让干警铐住了自己的双手,然后跟他们离开了。

1958 年,因罪大恶极,郑蕴侠被判处死刑。可就在他万念俱灰,准备伏法时,中央的一项新政策却给了他一线生机。根据这一政策,他的生死将由人民决定。

在万人公审大会上,郑蕴侠因表现出色,从死刑改为有期徒刑 15 年,命不该绝。

1975 年,郑蕴侠刑满释放。因为他有文化,曾当过小学老师,组织便安排他担任务川县政协委员。

郑蕴侠接到委任后,心情复杂。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个作恶多端的中统特务,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人民政府的座上宾。

郑蕴侠已经 74 岁了,他说,要发挥余热,弥补自己过去的过错。

1980 年,郑蕴侠迎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当时,张国立主演的电影《草莽英雄》要开拍了,郑蕴侠自告奋勇要演土匪。虽然他没当过土匪,但他跟土匪打了半辈子交道,了解他们的脾气和行为。

郑蕴侠模仿记忆中的土匪,生动演绎了剧中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连张国立也对他的演技称赞有加,私下向他请教如何演绎旧中国的历史人物。

张国立虚心求教,郑蕴侠就把自己的人生故事都告诉了他。

2009 年 7 月,102 岁的郑蕴侠因病去世。临终前,他悔恨地表示,自己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就是回到重庆较场口,忏悔自己当年犯下的罪孽。

0 阅读:73

七七严选

简介:七七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