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商代晚期兽面纹分裆鼎

文字绘者青青 2024-07-20 05:31:16

分裆鼎,是商周青铜鼎的一个重要类型,出现于商代早期,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以后渐行减少。

所谓“分裆”,意思是器腹看起来不是整体一块,而是三部分连起来的,连接处形似裤裆。

铜鬲 曾侯谏分裆鼎

分裆鼎又多被叫作“鬲鼎”。这是因为“分裆”通常是鬲的特征。分裆鼎是鬲与鼎相互融合的结果。

上图的曾侯谏分裆鼎,可以看出虽有分裆,但分裆较浅。

这件分裆鼎的分裆较一般的分裆鼎高出很多。有学者认为应将其定名为鬲,而非鼎。可见这件器物的归类仍有争议。这里就按照标识以“鼎”称之。

此鼎高35.5厘米、口径22.5厘米,敞口束颈,两只U形耳立于口沿两侧,腹分三瓣,下承三足。

颈部饰一圈以小短扉棱为鼻梁的小兽面纹、乳钉纹、云雷纹组成的纹饰带。

腹部每瓣中间起一道勾曲扉棱。扉棱凸起较高,很有气势。以扉棱为鼻梁,饰大兽面纹,云雷纹铺地。

兽面双目臣字,圆睛鼓凸,十分醒目。牛角外伸,角尖上翘。耳朵、獠牙都很清楚,还有卷曲的胡须。看起来三组大兽面正吹胡子瞪眼、睥睨众生。

下接三只略外撇的柱状足,素面无纹。

图片来自网络

颈部的三个小兽面,位于腹部三个大兽面的连接线上。六个兽面的鼻梁扉棱,差不多在横截面圆形的六个等分点上。这样绕鼎走一圈,总有一个兽面看着你!

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晚期,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县桃下村,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0 阅读:3

文字绘者青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