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6年起,魅族几乎以每月一场“演唱会”的形式,一口气发布了多款中低端新机,不过机海战术虽然令魅族实现了短暂的利润增长,但是对于魅族的精品定位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致命的摧残,完全打乱了魅族的品牌定位。
去年对于魅族来说,绝对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旗舰手机魅族Pro7由于联发科芯片的性能不足,以及自认为创新却被吐槽为“鸡肋”的副屏设计,和显然不在同一水准的价格,销量一度陷入低迷。一年下来,只有相对低端的魅蓝还在苦苦支撑。
然而就在昨天,魅族预热已久的魅族15系列终于和大家正式见面了。这款许多魅友期待已久,黄章自称为“小试牛刀”的新机究竟怎么样呢?
魅族15系列根据定位不同,共分为M15、15、15plus三款机型。分别针对入门、中端、高端不同的用户群体所打造,值得肯定的是仍然延续了魅族坚持,并引以为傲的优良品控。不过在硬件配置方面,三款机型和今年主流机型相比,明显显得格格不入。入门级的M15搭载了骁龙626处理器,作为骁龙625的升级版,性能的提升几乎可以无视,而1699元的价格,明显高于入门机的平均标准。
定位中端机的魅族15,则沿用了去年中端手机中十分常见的骁龙660处理器,相信对于这颗芯片大家都已经相当了解了吧。去年的OPPO R11、vivoX20、小米Note3等热门中端手机,都采用了这颗“中端神U”。虽然性能距旗舰级芯片有差距,但是工艺制程、功耗等均衡表现,在中端芯片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了。不过魅族15今年仍然使用去年的中端芯片,已经明显落后于友商了。况且2499元的价格对于魅族来说,毫无性价比可言。
而定位高端的市场的魅族15plus,硬件配置也显得落后于友商一大截。沿用三星去年的旗舰芯片三星Exynos 8895,不过和今年的高通骁龙845、Exynos 9810相比丝毫不具备任何优势,2999元的价格也几乎达到了国产手机的平均价,性能方面显然不足与今年的小米MIX2S、华为P20相比。
在魅族15身上,看得出来魅族正在改变运营策略,已经产品定位。特点可以概括为“淡化硬件,主打情怀”,这也和OPPO、vivo的运营之道不谋而合。魅族15内置了更好有Flyme7,号称更好有、更智能,对于产品的外观打磨不遗余力,同时高度重视音乐、拍摄等娱乐方面的功能体验,以此来淡化硬件方面的不足。所以我们也从魅族15身上,看到了OPPO和VIVO的影子,对于魅族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还得看消费者是否会认可了。
用跟ov3000多定价的处理器卖2000多就叫致敬ov了? 那每年有多少手机都在致敬ov?
这款还不如蓝绿说真的,不吹不黑
手机只有芯片?
难道一个cpu就决定了手机性价比?不是综合产品力?
品牌意识太差,记得前段时间,用魅蓝e3和红米note5对比,价钱不在同一个档次都来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