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山西介休一位高中老师,拒绝家长要求好好讲试卷的请求,怒怼家长:“一道都不会做?那就不要在这儿上了,建议去职中吧“,被家长举报后,校方停了该教师的课,教育局表示也将介入。该消息冲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错?网友有不同看法。
从字面意思看,似乎是老师不愿意讲试卷,还怒怼家长,怼出来的话戳中家长的痛处——哪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普高还退回去读职中?于是,“老师不负责任”、“这老师水平不行,师德更恶劣,必须开除“这样的评论都出来了。
不过,网上却有很多网友看出了问题所在。我们看家长的原话:岳老师,麻烦把这张卷子给孩子们好好讲讲,孩子们不会做。看出意思了吗?潜台词是,这张试卷原来没有“好好”讲,孩子们不会做,就是老师没有好好讲的结果,这哪是请求老师重新讲试卷,这是否定老师的教学效果。
所以,站在老师角度理解,就是:具体哪题比较难不会,可以找老师讲,也不能整张卷子都不会吧。 老师估计也是话赶话说了气话,那句给孩子们好好讲讲就容易被理解成命令的语气。
分解岳老师的原话,似乎是非常了解这名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提出建议。为什么这么说,文章后面会提到完整聊天记录。
等完整聊天记录曝光,事情完全变味了。原来怼完家长后,岳老师还补了段话:"方法已经讲了,就看自己的修炼了。师父引进门,修行在自身" 。更关键的是,有位山西网友爆出,那个提要求的家长孩子数学月考只考了15分,平时上课睡觉不听讲。这下网友分成了两大阵营:挺老师的说"考15分还逼老师开小灶,家长心里没点数?",骂老师的则继续坚持"态度这么差配当老师?"
学校处理更是火上浇油。介休一中当天就停了岳老师的课要换人,教育局也说要"严肃处理"。但校方回应时漏了句大实话:"群里聊天记录就是话赶话赶到这了",明眼人都听出这是在暗示老师被断章取义了。
现在全网都在扒这个"省示范高中"的老底——人家墙上挂着"国家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牌子,结果栽在家长群两句话上——明知道是话赶话家校沟通中出了问题,你还停老师的课,要换老师,你这不是拉偏架吗?合着老师说了一句大实话,这还有错了?
这件事引发了对教师权责边界争议。校方停老师的课,明眼人可以看出,这是在舆情之下快速切割的危机公关,暴露出学校领导对"教育服务"本质的认知偏差。教育局介入,需要界定岳老师的话构成了“侮辱”,还是属于"恨铁不成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禁止"歧视侮辱学生",但"建议转职中"是否属此范畴存争议。起码在老师网友看来,这是一句建设性的意见。
写在最后
这场风暴终会平息,但暴露的教育裂痕值得深思:家校关系何时从“攻防战”回归“同盟军”?学校依法治校,不应该是屈从家长的投诉,而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认定事件性质,再作客观处理。或许,比指责教师失态更迫切的,是重建对教育本质的敬畏——教育不应是无限妥协的服务业,而是唤醒生命的火种。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学校和局里都是一出事就把老师推出去,只要能平事,是非不重要!
只要能平事,是非不重要
15分就没必要读下去了,换职中吧,老师的说法一点问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