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新闻给了我一种错觉,好像不如愿以偿,不逆风翻盘,不喜极而泣,不考得高分就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
“691分考生父母凌晨三点接到清华电话”,“母亲回应男生高考900分:清华北大都已联系”,“查分显示暂不公布成绩”,“男生高考707分,纠结清华还是北大”。
短视频界更是满屏的掩面激动,尖叫狂喜,充满了比过年还喜庆的氛围。
但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我们的媒体好像都刻意回避了高考战场上的落榜者,甚至是所谓的普通学子,仿佛这些人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只是状元们的人肉背景。
某媒体平台上“高考出分次日毛坦厂排起长龙”的话题,整整一天的时间,阅读量只有136万,评论数可怜的不到30条,相比动辄上亿阅读的关于高考状元的新闻,就像死水一潭。
都在说“卷”,究竟是我们自发的卷起来?还是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媒体爆炸的时代是否也代表着我们无时不在的被疯狂洗脑?
华大CEO尹烨曾说:“你打球好有人喜欢,学习好有人喜欢,演讲好有人喜欢,但是到了工作后,只有有钱才能有人喜欢。
钱就成了唯一衡量的准则,所有教育的目标就是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挣更多的钱”。
好大学代表你能获得更多、更精彩的知识吗?恐怕绝大多数人是不会这样想的,对他们来说,好大学只是关联着钱途或者仕途。
所以,推广素质教育就成了可笑的悖论,残忍的说,在“卷上加卷”的大环境下,处于高考分数“淘汰层”的才更欢迎素质教育,因为这样才能缩短和精英阶层的差距。
但现实更加魔幻,握有更多财富和资源的家长们,会怎么对待素质教育呢?不仅仅是有钱就能参与的马术课,高尔夫球课。
他们的孩子,还可以参加商业模拟比赛,智能机器人比赛,或者跑去国外参加个小众活动,这已经逐渐脱离了钱的范畴。
这就说明了一个现象,不同阶层之间的壁垒,是永远在变化之间存在的。早年先富起来一代的孩子们,他们会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中产们发现并慢慢接触到,人家早就玩别的了。
说句题外话,钱确实可以让一部分人实现跨阶,但真正融入到更高阶层的核心其实是见识,看到他们所看的,理解他们所思的,然后再说成为他们。
所以,高考对“寒门”来说,更像是实现跨阶的工具,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工具,二者看似不可调和,其实可以和谐共处。
方法就是筛选,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过滤”出具有某些天赋的“天才”或者说“可造之材”,让他们进入更好的大学,接受相对更好的教育,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天赋。
但是,“高考集中营”的出现,教辅培训班的出现,“鸡娃父母”的出现,让天资普通的学生,也有了通过筛选的机会,而相对那些不那么卷的“天才种子选手”,就纷纷落选了。
然后,“寒门出了贵子”,改变了一家的命运,而不是天才被发掘,改变了国家的命运,那么高考的意义就逐渐社会化了。
说到这需要强调一下,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因为天才的降生也不分寒门富门,哪里都会有。
这里的寒门指的是,明明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但是通过填鸭式的暴力的学习,让自己勉强达到一个程度。
所以,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取消教培机构呢?其实就是担心真正的天才被埋没,国家的进步,不能只靠“做题机器”。
一方面,国家“取消”985、211的说法,而用“双一流”强调学科专业,弱化名校影响,同时也出台了一些新措施,有意加大专科院校的社会影响。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媒体,却始终在做着慕强的宣传,而忽视了绝大多数人。在潜移默化中,这就传递出一种信息,好像考不上名校,人生就是灰暗的,甚至是低人一等的。
也许我们应该多多关注一下“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唯强者而论。
高考确实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步,但绝不是唯一重要的,它只是被媒体过度强化了,进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社会共识。
也许,努力成为自己就好,“垒山不止就是幸福”。
你对大力宣传高分考生怎么看?
个人独立账号,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随缘点赞、关注
想让我说你爱听的话,一颗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