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作为明朝能够媲美徐达、常遇春的一流将领,关于他的案件应该是要多慎重有多慎重才对。但事实上,他的案件相当的莫名其妙,只想对朱元璋说一句,就算诬陷,起码也要诬陷的像样一点,而不是诬陷的满是问题。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案发,罪名是谋反。
既然触及到了谋反,那么蓝玉的家人一定会给他陪葬,事实也是如此,而蓝玉本人则被扒皮示众。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蓝玉呢?要知道,蓝玉可是功臣。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将十五万大军交由蓝玉统帅,此行的目的是歼灭元朝。
元朝不是已经灭亡了吗?为什么还要歼灭呢?元朝虽然已经灭亡,但是并不彻底,依旧有一定的势力存在。
而且这股势力规模还不小,有整整将近十万大军,盘踞的地点就是蒙古,史称“北元”。
由于元朝灭亡的时间不到三十年,他们的高层还在做着重返中原的美梦,正是因此,屡屡对明朝发动进攻。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种进攻无济于事,毕竟当时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年的朱元璋,随手一调动,那就是百万大军。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还要骚扰明朝呢?因为明朝边境的百姓一个又一个的住在那里,只要进攻总能够捞到好处。
他们的这种行为虽然影响不了朱元璋的统治,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相当的恐怖。
要是放任他们做大的话,他们将会把目标放在哪呢?当然是明朝,而到时候朱元璋的子孙又该怎么办?做皇帝可不能有“儿孙自有儿孙福”这种想法。
要知道,一旦亡国,那可就是灭门之祸。因此,朱元璋必须要为他的子孙铲除北元,自此才有了蓝玉出征一事。
十五万大军的出征不可能悄无声息,北元的最高统治者脱古思帖木耳早在十五万大军出征的那一刻,就已经接收到了消息,因此,他将他的大军迁移到捕鱼儿海。
为什么是捕鱼儿海呢?
因为捕鱼儿海够远,蓝玉要想到捕鱼儿海,粮食一定会出现问题,而粮食一旦出现问题,士兵就会吃不饱饭,士兵吃不饱饭就会没有战力,到时候谁打谁就不一定。
脱古思帖木耳正在捕鱼儿海做着以逸待劳的美梦,却不曾想,蓝玉已经悄悄到达了他的军营附近。
不是说粮食会出现问题吗?为什么蓝玉还会出现在他的军营附近呢?因为敢于冒险。
蓝玉的大军只行军到百眼井一带,粮食就已经出现问题,如果再前进还是找不到敌人的话,无非两种结果,第一种、无数的士兵饿死于这场北伐;第二种、遭遇北元的反扑,全军覆没。
正是因为前途难料,大部分的将领都选择撤退,毕竟那可是十五万大军。但是蓝玉却选择了前进,因为他知道高风险的同时,还带着高收益。
况且,他要是撤军的话,他这一辈子也别想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要知道,蓝玉早在开国时期就已经跟着朱元璋混,只不过由于当时优秀的将领太多,他只能在二线工作,也就是当一当副将。
而现如今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怎么能够就此错过?就算死,也要赌上一把。
脱古思帖木耳根本没有想到蓝玉的胆子竟然这么大,敢将十五万大军当成赌注。
蓝玉的大军已经冲入他的营帐,可他呢?竟然还在与北元的高层喝酒亨乐,直到外面传来混乱的声音,才意识到大事不好。
不过,他做出的举动相当的令人可笑,那就是骑起马就跑,将跟随他的大军完全抛之脑后,以至于他的家底在这一场战役中全部赔光,仅仅只剩下几十名骑兵。
对于这一场战役,史称“捕鱼儿海之战”。
脱古思帖木耳本来以为他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却不曾想遭到了终结,终结他的并不是明朝,而是他的家族成员,这个家族成员就是也速迭儿。
也速迭儿为什么要终结他呢?这就要说到百年前。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攻打钓鱼城的过程中,意外被大炮击中去世,而他这一去世,大汗之位就空了出来。
众所周知,后来继承大汗之位的就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但谁又曾知道还有一个人与忽必烈争夺大汗之位,却以失败告终,落得了个终身监禁的下场,这个人就是阿里不哥,而也速迭儿就是阿里不哥的后代。
由于蓝玉的表现太过于出色,了结了朱元璋夜不能寐的原因,朱元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赞蓝玉就是他的仲卿、药师。
仲卿是谁呢?仲卿就是汉朝的大将军卫青,而药师就是唐朝的大将军李靖。
这是朱元璋一生之中对一位将领最高的评价,要知道徐达、常遇春都没有这种评价。
而这位“卫青、李靖”单单只是在班师回朝的过程中,就将他气了一个半死。
按道理来说,战役都已经发展到了班师回朝的地步,肯定是万事大吉,但是蓝玉却没事找事,竟然强行临幸了脱古思帖木耳的妃子,以至于这位妃子为了表示对脱古思帖木耳的忠诚,当场自尽。
得知这一则消息的朱元璋大发雷霆,要知道他最重视的就是民族和平,当年他攻打元大都的时候,还特地下令不允许进行屠杀。
而现如今的蓝玉明显将他的民族和平政策当成废纸。
况且人家脱古思帖木耳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好歹也是当年的北元皇帝,北元皇帝的妃子,岂是你蓝玉一个将军能够临幸的?要是能的话,是不是也要临幸一下朱元璋的妃子?
朱元璋没有想到,蓝玉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大军行驶到喜峰关口,喜峰关口的守将原本准备开门,但是却不曾想,蓝玉竟然对喜峰关口发动进攻,直接将城门攻破,强行入关。
就这种行为,放在历朝历代那都是唯一,如果往重了说的话,他就是在跟朱元璋示威。
鉴于蓝玉的种种以下犯上行为,朱元璋将原本要封给他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希望他能够认清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
但蓝玉注定是一个给他三分染料,他就敢开染坊的人。
有一次,朱元璋召见他,他的身边跟随着十几名将领,朱元璋连续挥手退下两次,但是这十几名将领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蓝玉挥手,这十几名将领才退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蓝玉将军队当成他家的。
军队中的升迁,他一手包办,就连士兵犯了错误,他都敢对士兵用刑。最主要的是,他还将他的义子安插到军队里。
就这种行为,朱元璋要是能忍的话,他就不叫做朱元璋。
更何况,蓝玉还有其他行为。
蓝玉的门下养了一大堆的奴仆、义子,这一大堆是多少呢?有整整数千。而这数千的奴仆、义子仗着蓝玉,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强占民田。
对此,朱元璋肯定不会放任不管,于是命令御史前往调查。结果御史还没有对蓝玉的奴仆、义子动手,就已经被蓝玉强行赶走。
蓝玉已经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而随着一件事情的发生,加剧了蓝玉案的诞生,这件事情就是太子朱标的死。
朱标一死,太子之位自然就空了出来,而坐上去的人就是他的儿子朱允炆。
当时的朱允炆也就只有十五岁,仅凭十五岁的朱允炆能够镇得住功臣吗?
更何况,朱标与朱允炆不同,朱标历经了开国的种种艰辛,而朱允炆就是温室里的一朵花。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功臣都不会服他。因此,要死的人可不止蓝玉一个,还有其他的功臣,但要想将他们集体铲除,总得需要一个罪名,这个罪名就是谋反。
而谋反的人就是蓝玉,协助他谋反的自然就是其他的功臣。
这一杀,就杀掉一万五千人,《廿二史札记》记载:“诸功臣宿将始尽”。
功臣再怎么多也不会多到一万五千人,这一万五千人里有一部分的人死的相当莫名其妙,就比如吏部尚书詹徽。
詹徽明明是审案的官员,结果到头来竟然成为蓝玉的党羽,他是如何成为蓝玉党羽的呢?
只是因为他在审问蓝玉的时候,大声呵斥蓝玉,赶紧说实话,被蓝玉反咬一口,成了蓝玉的党羽。
还有一名叫作孙哲的翰林院典籍,只是因为为蓝玉画了一幅画,结果也被当成蓝玉的党羽。
总而言之,蓝玉案的牵扯人员就是一笔烂账,仅仅只是一句话,一件事,就判定你是蓝玉的党羽,就这么判案,要是时间一长的话,别说一万五人,十万人都有可能。
那么,蓝玉有没有可能谋反呢?没有。
要知道,想谋反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而蓝玉有资本吗?没有。
捕鱼儿海之战是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案案发是在洪武二十六年,仅仅五年的时间,他蓝玉拿什么积累资本?
况且,朱元璋为了将蓝玉案做成铁案,还特地收集了蓝玉案中上千人的口供,编成一本《逆臣录》。
这本《逆臣录》里,谁的口供都有,唯独没有蓝玉的口供,说明蓝玉根本不承认有谋反一事的存在。
更何况,其中的个别口供简直就是侮辱智商。
有一个叫作张仁孙的人,明明只是村里的一名染匠,但是蓝玉却将置办兵器的事情交给他,还跟他说,如果一旦成功的话,就封他做大官。
还有一个叫作老蒋的渔民,根据他的说法,蓝玉特地约他一起谋反。
以蓝玉的身份,就算他想要谋反,又怎么可能找一些阿猫阿狗来帮自己?不过坦白说,蓝玉死的也不冤,毕竟他实在太作。
朱元璋以为他已经为朱允炆铲除了所有潜在的威胁,却不知道真正的潜在威胁并不在外,而是在内。后来他的第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将他的宝贝孙子赶下皇位,落得了个生死不明的下场。如果不大规模屠杀功臣的话,又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他好心办了坏事,间接害死了他的孙子。
不管怎么说,老朱对百姓还是很好的[得瑟]
不杀蓝玉肯定反,
为了朱允炆坐稳皇位大杀功臣,结果杀的太过朱棣造反时朱允炆无人可用反尔丢了皇位。
老猪要保朱允文,蓝玉跟朱允熥是亲戚,不能留,一定要杀掉,杀了以后再编罪名泼脏水。关键是杀了蓝玉之后,借这个案子,一口气杀了一万多人,杀业太重,后来遭报应,老猪的子孙也被杀光了,就留下一个正白旗包衣奴才做延恩侯。[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好好看看历史吧
好好看看历史吧!朱元璋算仁慈的!
荒唐么?朱八八想杀就不荒唐了。本来是想留给朱标的,可惜朱标死了,蓝玉也只能死。
蓝玉这是自污,但污的人不对,老朱才有资格,蓝玉这叫找死。大明立国后,对蒙元不是一棒子打死,没有视作外敌入侵,而是认为汉蒙一家,蒙代宋/金/辽,明代蒙,只是兄弟相争,承认成吉思汗、互必烈等人的汗位,视作皇室正统。老朱视蒙元皇室贵女为兄弟的妻女,不可辱。这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后来大清、民国、共和国基本延续这一民族政策。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肉烂在锅里
捕鱼儿海之战蓝玉萌生退意 好吧 是副将堵上自己前程坚持打下来的
后来年羹尧也是
娶徐达女、镇守北平可以看出老朱对朱棣是非常器重的,但按照礼法,他不可能也不会立朱棣,唯一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前三子都比他死得早,但那时候早已确立了朱允炆的地位,所以,肯定会让朱允炆限制,甚至是杀朱棣。
蓝玉搞的那些事,死不死也就一句话。要是朱标还在压得住,拿着敲打就行了,朱允炆不够格,蓝玉的下场就注定了,只是牵连过甚。
胡惟庸案,蓝玉案,实则是个筐将实则作到头又不好杀的全装进去,蓝玉案更明确打击一切与藩王有姻亲的勋贵,就逃掉与姻亲关系糟糕的徐家与汤和。
朱元璋手上 除了徐达常遇春 沐英 李文忠 还有谁能把公爵流下去?
因为朱标死了,朱允炆太弱了,。
朱元璋本来就是杀人狂魔,到了晚年,自己没几年活头了,就想杀更多人为他陪葬
反正蓝玉抵死有余! 如何死只是个借口
明初三大案误杀者过八成
其实杀不杀结果都一样,朱允文不敢用蓝玉
朱标去了
不
元璋不狠,江山不稳
一场谋反死的人比这些要多,不知道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