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老总、中植系旧将聚首,ST开元绸缪二次重组

平夏说商业 2024-03-24 20:44:01

一道搞事业的小伙伴陆续“让贤”,一众投资圈人士相继入职。

为了续命,ST开元摆出一副要搞大事的样子。

由制造业改道职业教育,ST开元的经营之路未见好转。2022年6月末,连续三年半巨亏之后,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成为唯一一家净资产为负值的湘股。

很明显,如果继续死守职教主业“做大做强”,ST开元大概率难逃退市结局。按照规定,生死大限为2024年4月末。

不管怎么算,还剩20个月时间。再次重组,将是ST开元避免退市最可能的选项。

今年以来连续发生的高层人事变动,或许正是这场大戏的序幕。

新任老总是故人

9月5日晚间,ST开元宣布聘请于扬利接任公司总经理一职。让投资者津津乐道的是这位新老总的履历。

简单来说,于扬利是位标准斜杠青年。他出生于1980年,中南大学冶金系毕业,曾获第七、第九届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奖。这位于总还擅长写小说讲故事,著有《破围》《谈判》等多本财经小说。

作为比亚迪王传福的校友,于扬利还有过一段长达八年的电池行业履历。2004年—2012年,于扬利任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大区经理。

2012年至今,于总转投私募,担任长沙财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沙财中)总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长沙财中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注册资本2000万元,于扬利认缴40%。

长沙财中并非无名之辈,尤其在湖南资本市场。这家私募曾与大湖股份、亚光科技、梦洁股份等多家湖南本土上市公司有过交集。

2015年10月,大湖股份联合长沙财中等发起设立大湖水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其中长沙财中投资认缴出资额为750万元,认缴出资比例为15%。

2018年2月,亚光科技与长沙财中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1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并购基金。

亚光科技还在当年的公告中透露,长沙财中与开元股份在并购产业基金、项目投资中有过合作。

这意味着,于扬利早就是开元股份的老熟人了。

时间来到2019年7月,梦洁股份与长沙财中成立赣州雨洁并购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后者作为普通合伙人认缴出资1亿元,持股比例为50%。

不难发现,短短几年时间,长沙财中与开元股份在内的四家湖南上市公司开展了合作,说长袖善舞亦不为过。

可惜的是,迄今为止,上述四家公司大多举步维艰。看起来,长沙财中更像是一家帮助解决难题的私募股权机构。

不过,中基协官网显示,长沙财中自身问题不少,曾被提示多项信息报送异常,被列为经营异常机构。此外,长沙财中还曾被湖南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相较而言,这位“80后”老总的学历背景想象空间不小。

于扬利就读的中南大学,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声名显赫。尤其是在锂电池行业,更有“黄埔军校”之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容百科技创始人白厚善、鹏辉能源创始人夏信德、科力远董事长钟发平,一众锂电大咖均出身于中南大学。

更何况,于扬利还曾就职于南孚电池。或许正是出于对新能源赛道的想象,ST开元近期涨幅惊人。

中植系魅影

问题来了,上任之后,总经理于扬利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公告上说,于扬利“专注储能电池新材料技术研究与投资”。这样一位私募老总,转型主抓职教主业?明显“货不对板”。

其实,于总履新仅仅是公司最新人事变动之一。今年以来,ST开元高管团队变动异常频繁。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ST开元的高管团队还是清一色的职教背景。从主要任职情况来看,包括法人代表在内的七位高管来自中大英才、恒企教育、天琥教育三家职教机构。

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8个多月时间,高管团队“四进四出”。

其中,“三进三出”为:截至9月6日,原总经理赵君,原副总经理李柏超,原副总经理、董秘彭民等三位高管已经离职;取而代之的是于扬利、江平、李俊,分别出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董秘等职位。

值得关注的是,于扬利、江平、李俊清一色为资深投资圈人士。

9月6日,于扬利履新总经理第二天,他的校友李俊就任董秘。从履历来看,李俊兼具中南大学和投资圈背景。

资料显示,李俊具有中南大学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于长沙证券、恒信证券、湖南轻盐集团、湖南轻盐创投、湖南湘粮投资、湖南粮食集团。担任过券商部门总经理,大型国企集团证券部负责人、投资部部长,国有投资公司总经理等职务,应是投资圈的一枚“老姜”。

早在今年5月履职的副总经理江平,更是出身大名鼎鼎的中植系。

中植系的创始人解直锟,是知名歌手毛阿敏的丈夫,2021年12月18日突发心脏病离世。

据媒体报道,其一手打造的中植系,资产规模过万亿,旗下涵盖金融投资、并购、财富管理、新金融四大业务板块,参股控股了美尔雅、美吉姆、康盛股份、中南文化、格林美、荃银高科、法尔胜等数十家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江平曾任中融信托华南业务总部董事、总经理,中植国际(香港)常务总裁及中植(福建)董事长,融钰集团总经理等职。

中融信托,是中植系的核心金融平台之一;融钰集团,则是中植系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植国际(香港)金融、中植(福建)金融,均为中植系旗下企业。

2022年5月31日,江平出任ST开元副总经理一职;7月18日,身份再度加码,成为公司董事会的一员。

值得留意的是,2018年,于扬利所在的长沙财中,差一点被融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融钰创新收购。股权转让终止后,融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融钰投资与长沙财中成立合资公司湖南融钰财中科技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务。

这意味着,于扬利与中植系、江平均有过交集,至少不是陌生人。

还有“一进一出”的也是投资圈人士:5月31日,程登科与江平一道被聘为副总经理;8月19日,待了不到三个月,程登科辞职。

资料显示,程登科出生于1983年,曾任天目药业董秘、财务总监,鑫科材料监事会主席,湖南国信建设董秘,深圳前海融鼎基金董事长等职。

盘点今年以来ST开元的高管变动,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曾经一道搞职教事业的小伙伴陆续离职,一众投资圈人士相继入局。

不难发现,ST开元的工作重心已经悄悄转向——谋求资本运作,或者说重组,成为当务之急。

连续巨亏、资不抵债,ST开元的现状更是为“谋求重组”这一判断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资不抵债困境

ST开元原名开元仪器,是专业从事煤质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技术企业。2012年7月,公司登陆深市创业板,实控人为罗建文家族。

2017年3月1日,公司分别作价12亿元、1.82亿元收购恒企教育100%股权、中大英才70%股权,雄心勃勃入局职业教育赛道,公司变为“仪器+职教”双主营业务格局。

并购当年,公司业绩暴增——实现营业收入9.81亿,大涨187.67%;净利润1.6亿,增长了26倍。

随后,公司将中大英才剩余30%股权纳入麾下,并相继收购了多迪科技、天琥教育、左梵教育等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

在ST开元持续加码职教布局的同时,罗建文家族不断减持,恒企教育董事长江勇入局。

2019年3月29日,ST开元剥离制造业,将全资子公司开元仪器作价2.71亿元转让给罗建文。至此,ST开元变身纯粹的职教概念。

当年9月26日,ST开元高层换血,一众职教小伙伴接管经营大权:恒企教育董事长江勇出任公司董事长,中大英才董事长赵君出任总经理,恒企教育财务总监丁福林出任公司财务总监。

2020年7月,ST开元的控制权正式转移,江勇及一致行动人持股超过罗建文家族,江勇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历时三年多时间,江勇和他的职教小伙伴们一步步实现了对ST开元的全盘掌控,意图利用上市公司资源做大做强,称雄职教江湖。

事与愿违。职教业务失利、巨额商誉减值,ST开元的业绩急速崩塌。

2018年,ST开元营收14.54亿,同比增长近五成,但净利润仅剩9860万,缩水38.41%。

2019年,ST开元营收14.89亿,同比略有增长;大规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77亿,净利润亏损6.35亿。

2020年,疫情突袭,营收骤降至8.5亿;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73亿,净利润亏损7.66亿。

2021年,营收9.31亿;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623万,净利润亏损4.61亿。

2019年—2021年,短短三年时间,ST开元累计亏损高达18.62亿元。至2021年末,公司净资产仅剩下3258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43%。

进入2022年,ST开元的经营情况仍然不见改观。5月,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开元”,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8月26日,ST开元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3.06亿元,同比下滑43.1%,亏损6871万元。截至6月末,公司净资产已经亏成负数,股东权益为-3367万元,成为唯一一家负资产的湘股。

更可怕的是,ST开元账面上还有规模高达3.86元的商誉,亟待消化。

再次重组难免

请注意,净资产为负,是创业板的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之一。

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的规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如果首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继续为负值,那么深交所将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也就是退市。

如果下半年经营未有起色,ST开元有可能面临局面是,因2022年末净资产为负值,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最晚到2024年4月底,公司将披露2023年年报,届时期末净资产如果继续为负,则退市不可避免。

如果不考虑其他强制退市因素,很明显,2024年4月底,就是ST开元的生死大限。要改变上述可能的退市命运,ST开元必须在此之前,千方百计将净资产“转正”。

一般来说,“转正”的路径有两种:其一,内生动力,设法改善现有主业经营状况,扭亏为盈,靠大幅提升的业绩增加净资产;其二,外来助力,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从根本上改善公司基本面,提升净资产。

对于ST开元来说,第一条路径,指望职教主业的经营状况突然好转并大幅盈利,或许并不现实。

数据显示,在疫情冲击下,ST开元的职教业务规模急剧收缩,2020年起,营收降至10亿级别以下,2022年上半年更是缩水至3.06亿。

从盈利能力来看,连续三年半巨亏,公司甚至在2022年半年报中坦言,“持续巨额亏损,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不确定性风险”。

更何况,高达3.86亿的商誉,存在大幅减值的风险,进一步为净资产“转正”增加了难度。

如此一来,第二种路径,通过再次重组来避免退市,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2024年4月底,是ST开元理论上的生死大限,距今约20个月时间。考虑到A股市场动辄一年以上的重组时长,留给ST开元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充裕。

不重组,不成活。ST开元的救星是何方神圣,新入局的高管团队将陆续给出答案。

0 阅读:0

平夏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