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部港产片中,藏着这5个秘密

信息公布的小酒窝 2024-11-28 20:28:14

前段时间心血来潮,对历年的港产片进行了梳理,包括片名、上映年份、年度票房、导演、编剧、主演、出品/监制/制片/策划、出品/制作公司、发行公司、版权公司等一条完整的电影产业链,做成了私人版的《香港电影年鉴》。

当初以为自己对港片的熟稔程度,做起手拿把捏,真正实行起来,才发现大意了,很多影片的资料实在很难搜集和查证,因此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了1979-2005年度,每年按照100部电影计算,也有2500部(实际目前整理在档的有3630部)。

在年鉴编纂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完成资料的累积,数据的罗列,表格的填充,更多的是要了解每部港产片诞生的台前幕后,知道它成功背后独特的背景和机制,不满足于“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走马观花,是我最大的初衷。

人们常说,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开始缅怀过去,总结历史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无论杜琪峰和萧若元争论的多么激烈,香港电影没死,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不复昔日荣光,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但只要它曾经辉煌过,它就有俯视群雄的傲气,不肯服输的心气,从头再来的勇气,也是大陆电影上升过程中,源源不断汲取养分的源泉。

大陆和香港电影,似乎总是藏着某种遗憾,香港电影在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时候,我们文化上还较为封闭,在八九十年代辉煌的时候,我们的市场还未培育。现在我们影视有了逐步崛起的迹象,它却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年纪。

每当看到它雄踞东亚,冲击世界,却每年统计“环大陆票房圈”,甚至不得不把台湾市场当作最大的金主爸爸。

左派和国语电影在香港曾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却因为“某种调整”,最后全面溃败于右派势力。

香港电影曾在日韩甚至欧美,有了相当的影响力,而且率先打开了销售渠道,可如今,我们的文化产品,在这些地方的渗透能力,却有了下降的趋势。

这不独与现在的国际环境相关,我们在文化上的进取心,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不足,“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凡是无原则的一哄而上,唾骂别人的外来势力干涉,别人的狗粮多,“一定是美帝的阴谋”,然后继续无动于衷,就很难有很多实质上的进步。

大陆的市场、人才储备,加上香港的经验、渠道优势,必将使我们在文化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仅就电影来说,70-90年代的香港人真的很幸福,这时期的香港总人口仅有500百万左右,每年仅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就有120部左右,相当于每隔两三天就有一部新电影上映,大热的春节档和暑期档,更是基本上每天都有新片。

而大陆同期人口10亿左右,文革时期电影行业只有样板戏,电影行业几乎停顿,到1981年,电影年产量才持续达到100部以上,也就是香港六十年代末的水平。

我们常常拿香港和内地电影作比较,其实是把一个城市和国家做对比,本来从基数上来说,已经是相当不公平的。而这一时期港产片数量、外销数量、卖埠收入居然有时都要高于大陆,实在是让人有些汗颜。

(2)虽然香港回归快30年,但是已经被英国殖民150余年,英国的影响反应在香港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前对这句话体会不到,但是自己在查找港影资料时,却立马有了真切的感受。

首先无论是是官方的香港电影资料馆(https://mcms.lcsd.gov.hk/),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香港影库(https://hkmdb.com/),不管性质如何,它们的第一检索语言都是英语!其次是粤语,最后才是中文,而且还是繁体字版。

用英文搜索都是又好又快,如果用中文简体,很多时候都搜索不到,即使有热心网友针对内地,把香港电影资料馆的资料,做了“汉化处理”的“光影久久”版本(http://www.gy99.org/),但只体现在页面变成简体,整个搜索引擎还是以英语为首选。

除了搜索方面,如果你先去查找原始的港影资料,很多时候都要借助网页翻译,实现语言的转换。看到这里,突然明白香港影视中,动不动说着中西夹杂的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了。它国语言自有它的用武之地,但若以它国语言为时尚,实在是一个很危险的倾向。

我们经常说同文同种,语言实在是民族性的最大载体,语言都沟通不方便,其他任何交流都是枉谈。就好比即使是家人,常年不沟通,或者前言不搭后语,感情肯定要出问题。香港推动普通话,触犯了一些人的敏感神经,还打着维护粤语的旗号,但是大可不必,普通话必须振兴,粤语也不会消亡。

反过来想想,韩国、越南、新加坡都要废除汉字,他们所担心的,正是我们要坚持的,更何况,香港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

香港电影市场是个全方位的外向型市场,虽然香港的人均观影次数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即使在香港电影最鼎盛的70-90年代,香港的人口总量不过600万左右。

正如导演陈可辛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以香港的市场体量,本来是不应该有电影工业的。

香港电影无论在本地再火爆,都最多能赚个制作成本,要想盈利,得靠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这些外埠市场。

但压力之下也是动力,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但它首先还是商品,拍电影相当于做产品,发行相当于卖产品。

正是因为境内市场狭小,香港电影一开始就以出口为导向,例如邵氏靠老六两兄弟搞农村包围城市,流动放映,开拓了东南亚市场,嘉禾前期靠李小龙,后期靠成龙开拓了美国、日本市场。

通过早期的拷贝发行,中期的巨星战略,后期的院线经营,香港电影人,凭借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终于使得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电影。

(4)电影首先是娱乐产品,其次才考虑教化意义,或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化民众是家庭、学校和政府的事。

从人的本性和文化的内涵来说,没人喜欢说教性和强制性的东西,而且文化一旦强制,不去市场竞争中夺取阵地,“不倾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就会变得固步自封,而没有竞争力。

以香港电影为例,香港电影本来是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海和北方南下电影人才为主发展起来的,初期只能生产“粤语残片”这种粗制滥造,在当时并不入流的产品,这时候,是没人以粤语为潮流的。

但等到八九十年代。,港片开始占领亚洲,甚至风靡世界之时。大陆观众即使对于街边录像厅的小荧幕,或者盗版VCD也会趋之若鹜,根本不需要任何引导的利好政策,水到渠成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5)从电影的制作产业链来说,主要包括剧本、筹备、拍摄、发行、放映、版权等几个方面,目前来说,大家往往只关注制作方面,评价哪个导演功底深,哪个演员演技好,但就整个行业来讲,制作仅仅是产业链条的一环。

例如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流浪地球》,放在以前,即使还是刘慈欣的剧本,战狼的号召力,没有世界工厂,带来的整个电影工业化突飞猛进的发展,项目也是难以想象,能够最终落地的。

从港影的借鉴来说,发行和版权反而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是发行,纯制作公司,甚至全产业链的公司,因为电影制作投资高,风险太高,一部高成本大制作,公司大如嘉禾、新艺城,能力强如罗维、刘德华,也抵抗不住《一刀倾城》、《天与地》的大幅度亏损,背上巨额债务,甚至走向破产。

反倒是林小明的寰宇,李国兴的美亚,这些从下游(院线、录像带)起家的公司,反而至今屹立不倒。

一是他们相对轻资产运营,不用一直背负昂贵的人力成本,二是因为常年直接面对一线,对市场的触觉更加灵敏,三是对产业链的理解比较透彻,往上游的生产、下游的院线切入都比较灵活,内地博纳的于东,无疑也是此方面较好的证明。

还有一个重要的版权问题,由于大陆资本介入的较晚,比如爱奇艺和寰宇共享了部分电影版权。但香港几大主要电影公司的版权,邵氏在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嘉禾部分在星空华文,部分在美国华纳,德宝、新艺城在星空华文,万能在台湾的泰吉影业,寰宇、美亚、寰亚等,现在也拥有自己的版权库,可以说各自为政,乱成一团。

特别是不是中资力量掌握的,如今我们观看,还要和国外版权商去引进,这是相当不可控的,华语片优秀的电影资源,缺少哪一部分,都是不完美的。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