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珠宝玉石市场上销售的和田玉,主要有五个产出地点,中国的产地有三个,即新疆和田地区、青海格尔木地区和辽宁岫岩地区,国外的产地有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和韩国春川地区。

和田玉籽料
五个产地的和田玉虽然主要矿物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但在颜色、光泽、透明度、细腻度和杂质成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用肉眼仔细观察各地玉石在各方面的不同,总结经验,仔细对比,对鉴别产地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如果实践经验丰富,大部分可以区分出来。下面将五个产地的和田玉肉眼感官鉴定六个方面的特征进行阐述。
01、和田玉的原生颜色新疆和田玉的原生基本色以白色、青白色和青色为主,少量黄色和黑色,偶尔也有翠绿色出现。

和田玉颜色标本
青海和田玉也以白色、青白色和青色为主,但其中有偏灰的色调,部分白色样品长时间佩戴后也会有颜色变灰的现象。此外,青海和田玉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翠青色,比和田玉翠青色多得多。另外青海和田玉还有一部分烟紫色,这是新疆和其他地区和田玉所没有的。

青海和田玉
辽宁岫岩和田玉的颜色罕见白色,而是以黄白色、黄色、绿色和黄绿色为主,少量黑色和青色,总体色调与新疆和青海和田玉有明显区别。

岫岩和田玉
俄罗斯和田玉的颜色总体上与新疆和田玉相似,也以白色、青白色和青色为主,其中我国进口的主要是白色玉和青白色玉,青玉大多销往韩国和日本。其突出特点是大部分白玉特别白,但有死白感,还有少部分白色中略有淡淡的青色调,并偶见斑块状翠青色。

俄罗斯和田玉
韩国和田玉总体色调为白色,但不够纯正,普遍带有浅的黄色调或淡淡的青色调,极少有纯白色。
02、和田玉的次生糖色由于地壳运动,和田玉矿体抬升至地壳浅部,富含Fe³⁺离子的地表水沿着和田玉矿体的微裂隙渗透、扩散、沉淀,使和田玉在局部被染成红色、黄色、褐色,因似红糖的颜色故称糖色。由于各地区地表的气候水文条件不同,使各地区和田玉糖色的发育程度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糖玉
新疆地区和田玉矿区虽多,但由于气候干燥,多数矿区和田玉的次生糖色并不发育。糖玉以山料为主,产地主要有且末、叶城和若羌,还有戈壁糖玉和籽料糖玉。其中且末矿区相当一部分白色和田玉糖色浓重而且比较均匀,质量好。
青海地区和田玉的糖色也不太发育,往往呈散点状和无规律延伸的“串糖”状;辽宁岫岩地区由于气候比较潮湿,和田玉的糖色比较发育,尤其是山料;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由于气候比较潮湿,和田玉的糖色也比较发育,部分玉料糖色很重,与“肉”之间往往呈逐渐过渡关系;韩国目前的和田玉未见糖色。
03、和田玉的光泽和田玉与其他类型玉石相比,油脂光泽是一个突出特征,并给人以舒服的柔润感,这是评价和田玉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但各产地和田玉的油脂光泽强度是有差别的,有蜡状光泽、和玻璃光泽等。

光泽对比图 左1翡翠 右2、3和田玉
总体来讲,新疆和田玉油脂光泽最强、最好,其中“羊脂玉”又是最突出的。
青海和田玉的油脂光泽相对较弱,有些呈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辽宁岫岩和田玉的油脂光泽较强,有些呈蜡状光泽;俄罗斯和田玉油脂光泽也较强,有些呈蜡状光泽;韩国和田玉的油脂光泽最差,一般为蜡状光泽。此外,韩国和田玉的光泽往往呈现一定的方向性,不同方向观察光泽强度有所差异,光泽显得有些暗淡和沉闷感。
需要说明的是,各产地的和田玉的光泽鉴别时,也要考虑抛光的方式、方法和精细程度,均对光泽有较大影响。
04、和田玉的透明度玉石的透明度一般可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五个级别,而和田玉的透明度主要集中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三个级别。

不同透明度的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的透明度以微透明为主,少量呈现不透明和半透明;青海和田玉透明度较好,以半透明为主,少数为微透明。众多的“水线”显示出较高的透明度,是鉴别青海和田玉的一个突出特征;辽宁岫岩和田玉的浅色品种以微透明为主,深色品种以不透明为主,极少数为半透明;俄罗斯和田玉以微透明为主;韩国和田玉以微透明为主,少量可达半透明。
05、和田玉的细腻度和田玉的质地总体上比较细腻,均属隐晶质结构,一般看不到矿物组成颗粒,但质地的相对细腻程度视觉是可以感受到的,这正如人的皮肤虽然看不到其组成的细胞,但粗细程度(幼儿最细,老人最糙)是可以看出来的。

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的细腻程度相对来说是最好的;青海和田玉的细腻程度相对较粗;辽宁岫岩和田玉的细腻程度相对也比较粗;俄罗斯和田玉的细腻程度相对也比较粗涩;韩国和田玉的细腻程度相对也比较粗。
06、和田玉的净度用弱透射光观察,各个产地的和田玉中普遍都发育有泛白的絮状物,这是玉石中的一些粗颗粒的透闪石斑晶或集合体以及一些杂质矿物所造成的。

新疆和田玉中的絮状物总体来说比较少,但有一部分山料往往比较多,在局部呈长条状或长丝状;青海和田玉中的絮状物相对比较多;辽宁岫岩和田玉中的絮状物也比较多,并常见斑点状;俄罗斯和田玉中的絮状物也比较多,且往往呈团状和蟹爪状;韩国和田玉中的絮状物最多,且常常呈现米粥状,经显微镜下观察主要是交代残留的碳酸盐的解理和双晶纹较多所致。
07、和田玉各产地的特征和田玉主要五个产区,各有各自的特征,根据肉眼感官鉴定,在行内形成了一些流行的说法:新疆和田玉细、润、油,有温润感、凝重感;青海和田玉润而不油、水性重,翠绿色和烟紫色较多;辽宁岫岩和田玉油润度较好,黄绿色为主色调,缺少白玉;俄罗斯和田玉油而不润,特别白,但有死白感;韩国和田玉白、润、油都较差。
08、作者简介作者:王建泉
职 业:珠宝鉴定师、钻石分级师 、资深珠宝投资顾问。
资 质:NGTC 宝石学家、中级贵金属首饰与宝玉石检测员。
社会职务:黑龙江省玉文化研究会宝玉石专业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宝石及 材料工艺学专业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玉文化进程与珠宝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王建泉
著作有《玉璇玑的探讨与研究》一文,详细阐述了从古至今学者对玉璇玑用 途的探讨,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发表于国家级期刊《科学与生活》2021 年 28 期上;论文《探讨桃山玉的发展前景》,从材料学,矿物学和工艺学等角 度对桃山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与认识;并以此 为基础对桃山玉作了全面的介绍。该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科学家》2022 年 第 6 期上。
在宝石学家王建泉的头条号和个人图书馆上推出了《彩色宝石的鉴定方法》、《田玉的鉴定与质量评价》、《八大产地玉料在古代玉器中的使用状况》、《古代玉器特征解析》、《仿古玉器研究》、《新石器时代泛红山文化发展历程》、《吉林与黑龙江地区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研究》、《黑龙江小南山遗址出土玉器研究》等文章 450 多篇,300 多万字。阅读量 100 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宝友喜爱,因发布内容优质,被头条号认证为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注: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中国新疆和田玉》、《和田玉的产地鉴别》和《系统宝石学》以及网络软文等。欢迎广大玉友提出宝贵意见。如转载需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