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及时、高效的就医是康复的关键。
然而,许多患者和家属在就医过程中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准备、如何配合医生,甚至对治疗过程缺乏信心。
提前了解就诊前、就诊中、就诊后的准备事项、就医流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就医过程,与医生高效沟通,提高治疗信心,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一、就诊前准备
01 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抑郁症的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患者应优先选择正规的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
在选择医生时,可以参考医生的专业背景、临床经验以及患者评价等。对于首诊患者,建议寻求抑郁症治疗经验丰富的医生,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医院和医生选择好之后,应提前预约挂号,以防号源紧张,不能及时看诊。

图片来源网络
02 提前准备就诊资料高效就医的关键在于充分准备。患者可以在就诊前整理自己的症状、病史、用药情况、检查报告等信息,并记录下来。具体包括:
症状描述: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失眠等具体症状,记录出现的时间、频率和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杀念头或行为等;病史信息:包括既往是否有类似症状、是否接受过治疗、是否有其他身体疾病、家族中是否有精神疾病史等;药物清单:包括正在服用的非精神科药物,列出药物名称、剂量、效果、副作用,以及开始服用它们的时间等;生活事件:近期是否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亲人去世等。这样,当你面对医生时,就不会因为过于紧张而表达不清楚自己的问题,有助于医生快速了解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精神科医生看诊需要根据观察患者的言行等,因此患者本人必须在场,且对于未成年、病情较重、情绪不稳等患者,需要了解患者状况的家属陪同,以便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另外,异地就医患者应提前做好行程规划,提前到院等待,以免出现意外状况耽误就诊。
二、就诊中咨询
01 耐心回答医生问题就诊时,理清思路,按照时间顺序,清晰描述自己的病情发展状况,以及就诊的目标,避免反复阐述细节问题,浪费有限时间。
并且,对于医生提出的问题,应积极配合,如实回答,避免隐瞒或夸大症状,以便让医生快速、全面了解患者状况,制定更合理的治疗策略。

图片来源网络
02 信任医生并积极配合诊断有些患者会质疑医生的诊断,“你的说法和之前的大夫不一样?”、“我看网上说抗抑郁药副作用大,我不想吃药,有没有其他方法?”......
事实上,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诊断方法,所以可能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但是,精神科医生都是根据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个人工作经验等,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建议,因此,不用过度担心。
如果对医生提出的方案存在疑虑,可以当场询问,让医生解答清楚。这样,才能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形成治疗联盟。
三、就诊后执行
01 遵医嘱服药,及时反馈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遵医嘱按时、足量、足疗程服药,慢慢等待药效发挥,千万不要“急于求好”,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
用药期间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不要急于停药,及时反馈给医生,由医生进行判断、处理。
02 定期复诊,不适随诊通常,抗抑郁药的起效需要2周及以上的时间,医生会叮嘱两周后复诊或1月复诊。
复诊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药物种类和剂量是否合适、治疗是否有效、是否有药物副反应等具体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用药后,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应如实反馈自己的症状变化、药物副作用以及生活中的困难等。

抑郁症的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医患双方做好准备、共同努力,高效地利用好门诊时间,可以为抑郁症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患者离成功战胜病魔又近了一步。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