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修行有境界的朋友,有一次中秋我去拜访他祝他中秋好,他回复我谢谢,我觉得有点淡漠,就和他聊起来。
我说:你真的不喜欢过年过节吗?
他说:我从来不对某一天有特殊的感觉,比如今天明天,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一天。所以我很少过节,过年也没有特别的兴奋。
我说:你这也太冷漠了,这样不是很没有意思吗?
他说:过去的一年,和以前过的每一年没有太大区别,我们都是这样过来了,该混日子的还是在混日子,忙碌的人照常忙碌。一切都好像是个轮回循环。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记得的。
我说:难道你对时间如此冷淡,就能过的快乐吗?
他说:并非我对时间冷淡,而是我不被时间影响心绪,过日子的时间长短对我好像不起作用,你觉得很久的事情,可能对我来说比较短一划而过,
在短暂和长久这些概念里,人慢慢地变老,对过去无限唏嘘,所以愁绪也容易起来了。
人还常常触景生情,看到落叶飘过,也会感慨人生悲凉。我们人的感触非常敏锐,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能一大通联想。可是这样的敏锐,却也带给我们无尽的烦恼。
有时候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自己的敏锐度,也许人才活的愉悦一点。比如你为何要对时间的迁流如此敏锐,因此而产生了许多悲凉、怅然,对过去做很多评判,觉得自己又混迹无聊毫无建树过了这一年时间,一丝惭愧和不满涌上心头。
比如对于他人的一句话,传到了你的耳中,你非常敏锐的,纠结于那句话的字句和语气,缠绕着那句话背后的意义,你对这句话耿耿于怀,久久萦绕不可解脱。
又比如,当你看见一抹颜色,走到某一个地方,你就有某种强烈的喜爱和厌恶的感觉产生,这种敏锐会让你对无法摆脱的环境苦不堪言。好像一个开私家车的人,忽然去坐了公交车,挤在人群里,他会痛苦煎熬。
我们的敏锐,是很好的一种能力,可是因为这个敏锐带来的爱憎取舍,却常常把我们带入一种不自在的境地。
我说:那么,我们要对什么敏锐,对什么又不敏锐呢?
他说:我们要降低对事物高低好坏的敏锐度,比如出去饭馆吃饭,因为那盘菜味道不好,整个一天都心情不好。你仔细体会,会发现自己抑郁,不开心,都是因为事情不是你要的那样。你要的那个标准,你不可能时时都遇到,次次都达到。
所以你的欲望和标准,有时候超出了你自己的能力和际遇。这才是你不开心的根源。
那么,降低敏锐度,不需要每一次都要那么完美,你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愉快了!
我说:那其实这还是在自欺欺人啊,我们为什么不努力进取,积极争取把自己要的都尽量达到呢?为什么非要降低敏锐度,降低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呢?
他说:是的,你完全可以努力进取,尽量争取达到自己要求的,只不过,你需要注意的是不必在意是否达到了。
你去做了便对了,享受那个做的过程就好,你把一切都认知为你的过程和体验,你就不再焦虑了。
我说:当一切不在意结果,我觉得意义也就失去了,我也不要这样活着。
他说:也许你运气好,总能得到自己要的,假如你运气不怎么好呢?一直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呢?世界上大部分人,其实都是那个运气不好的后者,他们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因此许许多多的惆怅一直在折磨自己。
假设他们能降低自己对结果的敏锐度,降低自己对满意的敏锐度,也许,人的一生将轻松很多。
我说:我还是不同意你所说的观点,人的一辈子,唯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真正轻松,这个时代,不赚个几百万放在银行里备着,你不可能真的轻松。
他笑而不语,看着我,轻轻地说道:也许吧,你说的有道理。
我说:我回顾我这过去的几年,因为疫情等等原因,我的事业饱受摧残,赚不到钱,这几年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生不如死。我决心今年一定要奋起直追,咸鱼翻身。
他说:有这样的决心,当然很好。
我说:我总觉得,你这样的人生观念,是非常不好的,宁愿生活质量低下,也总是说知足常乐,在我眼里,我看不到几个人知足可以常乐的。
他说:那是因为你我对生活质量的认知不太一样。你觉得,物质条件要非常到位,才是好的生活质量。对我而言,并非如此。
我吃喝很简单,不需要山珍海味,一两个小菜我吃的非常津津有味,平日里我喝白开水居多,白开水的味道,其实非常不错,有时候比贵价茶叶都要好喝,茶叶的味道虽然好,可是天天喝它,我也觉得杂乱多余,清水一杯,对我而言,便是美好。
我的快乐来源也很容易,看到阳台上的花开了一朵,我便开心愉悦一整天,我不会因为赚不到钱,而活的半死不活,有十块我就用十块,不会非要用一百才觉得满足。
其实我也努力工作做生意,可是我很喜欢我自己的工作,每一天上班,我都很享受,即使我的工作收入并非很稳定也不是很丰厚。
可是,我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条件,都非常满意,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这些并非我自己在骗自己,而是心态决定了这一切。
当你的欲望,像一阵风吹过,你不必挽留它,随它去吧。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他如何面对自己的欲望。
我们学佛人,也是一样有欲望的,也希望自己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学佛有成就,这些都是欲望,这些欲望常常化为念头和情绪,如一阵风般吹来,我们其实坦然面对即可,不必非要抓住它不放,让他吹拂而过即可。
不必挽留它,也不必和它较真,随它去吧,我们应该大气一点,容纳自己的欲望,容纳自己的各种想法,
否则你一旦被欲望骑在脖子上,便很难让他下来。你便成了它的牛马。
我问:那么,非要修到没有一丝欲望了,才能成功吗?
他说:不是修到没有一丝欲望,而是一丝欲望也不妨碍你了。
正如我刚才说的,你不被物质妨碍即可,你不被标准框死即可,不是不要标准,不要物质,不要结果,而是你不被这些东西妨碍了。
你的内心始终是清净本然,不为所动的,这时候就不必非要解脱什么,因一切本来解脱,本来没有捆绑。
只是我们不懂得随任心意识,常拿起纠结,所以作茧自缚,不得逍遥自在。
狂心歇,菩提现,我们的狂心何时才能歇下来?祖师们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我们的狂心,久久不歇,未曾歇过。所以我们看不到消息,等不到法味。
我问:到底什么是狂心?是发狂的心吗?
他说:狂心并非发狂的心,狂心是蒸腾心,浮动心,驱弛心、攀援心、狂心是对境生的分别心,被欲望驾驭的企图心,被观念绑架的偏执心,被时间欺骗的迁流心,被因缘聚散扰乱的生灭心,
这些统称为狂心,为何叫狂心,因对于平静如如不动的本心来说,这一切的乱心,犹如狂乱。
狂心何时才能歇,说不定,如果我们始终对环境对物事对人缘,都习惯爱憎取舍,对成败胜负和标准要求苦苦执着,那狂心永远都不会歇。
狂心也可以一点一点歇,也可以忽然之间全部歇,各有各的歇法,但是不必去追求狂心歇,狂心该歇的时候自然会歇。
也不必非要去定义这个心为狂心,他从讲法里是为了让人明白才说是狂心,狂心是不是心?狂心也是心啊,也是来自那个不狂的心。
那我们也就无所谓去分辨什么狂还是不狂,你就老实去觉察自己。
觉察自己的心,不管什么心念,来了都清楚,去了也清楚,不管它是什么心,来了去了你清楚就好,不去给它判定什么狂心,尽量不去被它们牵引你,干扰你缠缚你。其实你要认识到它们的平等中性,因为缠缚你了,就有了属性,就叫做狂心。否则它们什么都不是。
即使它们在缠缚干扰你,你也大可不必害怕,任由它缠一会,尽量懂得觉察到,觉察到了就慢慢平息淡然,自己自然松绑,不需要什么钥匙密码锁来给你开一下。
当你这种觉察力量很稳固很深厚的时候,你的任何心一起来,你都知道,且不去和它纠结。这个不纠结的状态,是现实层面你被它们困扰,你会烦恼,会受影响,受制约,但是你只要觉察在,稳得住,这个干扰就在表面不会沉下来,不会对你的 生命本身造成影响。其实这样的过程你也迟早要脱开。
觉察力稳定了,这个时候,狂心已经歇了,菩提已经在了。因为狂心本来就是歇的本来就要歇掉,你想留留不住的你想灭也灭不掉。菩提本已经在了,你觉察不觉察它一直在。顿歇的意思,是你日积月累有了这样的稳定觉察机制,可以做到忽然之间反应过来脱离自我意识涌动的意思,自我意识带来的情绪欲望杂念涌动,忽然明白,明白之际,当下即在菩提心里,
另外一种意思是,按照时间迁流来看,一个人苦苦追求所谓菩提心,这个是不是狂心?这个狂心很狂,太狂了,会带你一路迷茫,假如你有机会忽然醒悟,这个追求菩提的愿心已经狂了,在支使自己乱转圈,这个明白,让你彻底放下,不再追求,体认到每一时刻活在当下即是一切圆满,这时候菩提就能有机会常在你身心,这也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的真义。
我问:那么,对你来说,过去的一年,到底是过了还是没有过呢?他笑着说:每一年的每一天,我都很充实的 过了,正因为我过得充实,所以过了好像没过一样,因为我充实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不存在后悔,不存在我要去总结和分析判断它的好坏。
我在每一天里都充分体验了我的人生的那一刻。不管是吃还是睡还是和人打交道,都让我感到幸福。
我想,这就是活着的感觉,活着,不管这一天是阴雨连绵还是太阳很大,我都充满生机地平静地过好它。因此我没有遗憾、没有惭愧,没有对未来过多的期待期许。
年份,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我老了一岁还是年轻了一点我完全不在乎,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仅此而已。
不多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