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患者信息临床医生应在超声申请单上标注患者年龄、性别、检查目的、肝占位高危因素(如HBV/HCV 感染史、过度饮酒史、肝癌家族史等)、肿瘤血清学分子标志物等信息。
7.2肝脏总体声像图描述观察肝脏大小(正常、增大或缩小)、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实质回声(正常、增粗增强、细腻均匀回声增强、远场衰减明显)、包膜(光滑/不光滑)、肝内管道样结构(肝内动静脉及胆管)变化。
7.3病灶的声像图描述记录病灶大小(以mm为单位)、数量(单发/多发)、位置(Couinaud脏分段法)、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内部回声(高回声/低回声/等回声/无回声/混合回声)、内部回声分布(均匀/不均匀)、周边低回声晕(有/无)、后方回声(正常/增强/衰减)、卫星灶(无/有)、与血管和胆管的关系、血流(周边血流/内部血流/周边及内部均可见血流信号;以静脉为主血流信号/以动脉为主血流信号)及频谱(低阻型/高阻型)。
7.4超声声像图结论标注病灶数量、位置、病灶回声及可能诊断。
7.5图像存储需留取病灶最大切面不带测量marker 1张;病灶最大切面带测量marker 1张;病灶血流最丰富切面1 张;肝左叶纵切显示腹主动脉1 张;肝左叶横切显示门静脉矢状部1 张;肝右叶显示胆囊切面1 张;肝右叶显示门静脉主干1 张;肝肾切面1 张。
7.6报告书写范例
7.6.1肝脏炎性病变超声所见:
肝脏体积正常/增大,形态规则/饱满,肝表面光滑,边缘角锐利/变钝;肝实质回声正常/增粗/增强/稍减低,肝内管壁回声增厚、增强。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CDFI:血流通畅,为入肝血流。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厚约 mm,呈“双边”征,腔内透声好/差,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脾脏大小正常,厚径约mm,长径约mm,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脾门处脾静脉内径约mm。
腹盆腔未见/可见游离液性无回声:肝周液深约mm, 脾周液深约mm,盆腔液深约mm。
超声提示:
肝体积增大、回声增粗(结合病史考虑急性肝损伤),腹水
胆囊壁水肿
7.6.2 肝纤维化超声所见:
肝脏大小正常,形态尚规则,肝表面欠光滑;肝实质回声增粗,呈“条索”样改变。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CDFI:血流通畅,为入肝血流。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不厚,毛糙,腔内透声尚可,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腹盆腔未见液性无回声。
超声提示:
肝实质弥漫性病变
胆囊壁毛糙
7.6.3 肝硬化超声所见:
肝脏体积缩小,形态不规则,右叶缩小、左叶增大,肝表面不光滑,呈“锯齿状”,边缘角变钝;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粗增强、不均匀,呈“结节”样改变,肝内可见多发不均质偏低及偏高回声结节,大者位于肝S5 段,大小约mm×m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DFI:结节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门静脉增宽,主干内径约mm,CDFI:血流通畅,为入肝血流。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厚约mm,呈“双边”征,腔内透声尚可,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脾脏增大,厚径约mm,长径约mm,实质回声均匀,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脾门处脾静脉内径约 mm, 脾与左肾间可见迂曲扩张的无回声区,CDFI:血流充盈。
腹盆腔可见游离液性无回声:肝周液深约mm,脾周液深约mm,盆腔液深约mm。
超声提示:
肝硬化,脾大,腹水
肝内多发不均质回声结节:增生结节可能,建议增强影像学检查
门静脉高压,脾肾分流形成
胆囊壁水肿
7.6.4肝脏良性占位超声所见: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表面光滑,实质回声分布均匀,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于肝内可见多发高回声结节,大者位于肝S5 段近肝中静脉,大小约mm×mm×m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局部回声呈筛网状,周边未见低回声晕,后方回声未见增强,CDFI:结节周边可见少许静脉血流信号。肝内管道样结构回声正常,管道未见扩张。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光滑、不厚,腔内透声可,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厚径约mm,长径约mm,实质回声分布均匀,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
肝内多发高回声结节,符合血管瘤特征/血管瘤可能性大/血管瘤不除外/建议结合增强影像
7.6.5肝脏恶性占位超声所见:
肝脏大小形态失常,表面不光滑,实质回声粗糙、不均匀。肝S8 段肝中静脉旁可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mm×mm×mm,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轻度增强,CDFI:结节内部可见血流信号,频谱呈高速低阻动脉血流。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门静脉宽约 mm,为入肝血流,血流通畅。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光滑、不厚,腔内透声可,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厚径约mm,长径约mm,实质回声分布均匀,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
肝内低回声结节:符合肝细胞癌特征/肝细胞癌可能性大/肝细胞癌不除外/肝占位,建议结合增强影像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大
7.6.6肝占位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所见:
肝S6 段常规超声所示低/高/不均质回声结节在注入造影剂后s开始增强,增强早期(开始增强后s内)呈仅周边高增强(规则抱球状血管/不规则多处/外周不连续球形/外周不连续环形)、中心或内部高增强、周边无或低增强、周边及内部同时整体高增强/等增强/均无增强。动脉期呈(整体高/部分高/非环状高/外周不连续球形/外周不连续环形/环状高/等/均匀低/不均匀低/无/蜂窝状)增强,(逐渐向心/轮辐状)填充,大小约mm×mm×mm,中心处可见低增强区/无增强区,大小约mm×mm×mm。100s开始廓清,廓清速度(快速/缓慢),呈(显著/非显著/凿孔样)廓清。门静脉期呈(高/低/等/无)增强。延迟期(边缘/中心/内部/整体)呈(高/等/偏低/低/无)增强。枯否期(边缘/中心/内部/整体)呈(高/等/偏低/低/无)增强。(肿瘤周边可见1条滋养动脉)。(邻近病灶xx静脉/动脉可见中等到显著扩张的管腔,管壁不清晰或连续性中断,动脉期可见管腔内软组织增强,随后出现廓清/门静脉、肝静脉内未见造影剂充盈缺损)。余肝实质造影剂灌注均匀/不均匀,延迟期肝内扫查未见其他明确低增强结节。
超声造影提示:
肝S6 段动脉期整体高/部分高/非环状高/外周不连续球形/外周不连续环形/环状高/等/低)增强结节,LI-Rads 5类,造影考虑(肝囊肿、血管瘤、肝癌、肝转移癌、胆管细胞癌等)。血管内动脉期高增强实性/三期无增强/动脉期高增强与无增强混合实性回声,考虑癌栓/血栓/癌栓血栓混合
7.6.7 弹性成像检测肝硬度肝硬度测量:
患者取水平仰卧位(当图像的质量较差时,可以尝试左侧卧位进行检查),操作者将探头垂直于肝包膜置于右侧肋间,避开大血管,选取测量深度__cm(建议1~2cm,最深不宜超过5cm),将取样框(已提前设定,无需更改)置于肝右叶Sx段(S5段最佳、8或7段)。下腔静脉居于图像中心。患者平静呼吸下屏气3~5s后测量。使用设备(包括机器制造商及探头频率);检测次数n次(表)。
表 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报告
肝硬度测值: 肝脏炎症活动度测值: 脂肪变性声衰减测值: 综合评估结果:纤维化程度:
F0□ F1□ F2□ F3□ F4□
炎症活动度:
正常/ A0□ 轻度/ A1□ 中度/ A2□ 重度/ A3□
脂肪变性程度:
无□ 轻度(< 33% )□ 中度(< 33%~66% )□ 重度(>66% )□
注:(1)病理分期参照Metavir肝硬化/肝纤维化分期;(2)以上检测值需结合设备配置的检测方法,结果需结合国际指南及设备推荐指标;(3)肝硬度测值可能受黄疸、腹水、肠气、肥胖等多种因素影响,仅供临床医生评估时参考。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8):1770-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