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困难、出国留学受阻、个体创业环境不佳的多重压力下,2023年的考研也要开始缩编了。
有人说这是在制造社会集体焦虑,也有人说这对学生多有不公,但是我却认为考研缩招也许是件好事。
只要你打开有关考研经历的论坛,就会发现各种励志经历,比如双非985/211上岸,学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历情节得到了满足。
还有部分学生为了延迟加入残酷的社会竞争,就转向了学业竞争,纷纷加入考研大学,这样就能在相对简单和单纯的大学校园多待一段时间。
而考研缩招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首先通过最直接的一刀切,限制“水货”学生的数量,试图以此来提高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
但真正想在专业领域深造的人,会被精通考试技巧,但是对前途迷茫,以考研为缓冲的“刷题机器”们,残忍的挤出竞争队伍。
用不了多长时间,中国的科研领域,就会充斥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所谓学者,没有任何的科学精神,而是把研究生学历当成职业路径上的跳板。
为赚钱而学,而非为学习而学,各个大学就成了最大的“职业培训基地”,当研究生文聘成为职场的敲门砖,也算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了。
就像最近的一条新闻,52岁“老人”上大学,被质疑是浪费教育资源,说这话的人多少有点小家子气了。
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大学的态度,绝不会是一起“吃鸡”,一起打“王者”,而是对知识有着深深的渴望。
我觉得高等教育应该服务于这样的人,他们才是懂的对知识要尊重的人。
而并非上大学只是为了以后找到好工作,急切的功利之心,也许和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另一方面,同时由于疫情原因,选择国外留学的学生数量也有所下降,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消息,2022年上半年,美国签发给中国公民的学生签证数量比新冠疫情前骤降了50%以上。
其中一部分人也会奔赴考研战场,内卷将会更加严重,另外当研究生这条路变窄,那么选择考公的人也会水涨船高。
所以在教育领域扩招的大背景下,背道而驰的考研缩编,会严重影响整个环节。
而社会现实是,各企事业单位早就默默抬高了学历门槛,很多岗位的硬性要求就是研究生学历,突然面对数量缩水的研究生,竞争只会更加残酷。
考研缩编也许是一个信号,接下来会不会涉及大学不得而知,但社会需要有能力且有兴趣的专业人才,这可能是未来的大方向。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个人独立账号,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随缘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