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定调统一,或采取断然措施,美军3号人物出山,指明权衡利弊

慕梅玩转养护 2025-03-17 11:09:01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中方定调统一,或采取断然措施,美军3号人物出山,指明权衡利弊

近日,就台当局所谓“互不隶属”的荒谬言论,中方直接把话摊开、定调了。

这一举动也“炸出”了美军的3号人物亲自出面,在听证会上向所有人权衡“美军放弃台湾的利弊”,言下之意就是“美方需要从中阻止,但不能因此与中方开打,那将得不偿失。”

中方定调“炸出”美军3号人物

近来,台当局有点“飘”,竟公开宣扬所谓的两岸“互不隶属”这种荒谬言论。对此,中方直接把话给挑明了。

3月12日,中方就台当局的荒谬言论直接做了定调,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3点。

第一点,世界只有一个中国,而台湾属于中国,并且台湾之事是中国的自己的家务事。

第二点,“一统”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止不了这一进程。

第三点,若台当局试图踏破“红线”,中方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潜台词就是当机立断的“强硬举动”。

只是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中方的表态,竟然把美军3号任务给“炸”了出来。

据日本《日经亚洲》网站消息称,身为美国防部副部长的提名人选,也就是美军方3号人物“预备人选”的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近日参加了多场会议。

在这些会议上,科尔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所谓的“台湾利益”对美国而言,并不是绝对的“核心利益”,美国没必要“死保”台湾。

至于理由,科尔比给出的理由可以总结为4点。

第一点,科尔比认为,即便台湾最终“失守了”,其实并不会影响美国人的生活。也就是“台湾”确实重要,但对美国而言也没那么“生死攸关”的重要。若真失守了,也就那么回事。

第二点,科尔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美军的战略重心,其实是将军队部署在亚洲,从各个方向牵制中方的军事力量,而不是让这些军调去亚洲给台当局“当保镖”。

所以,科尔比强调美军的“战略重点”要明确,增加美军在亚洲的军事存在,那才是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本末倒置的被台湾“牵着鼻子”。

第三点,科尔比直接把话给挑明了,他直言保护所谓的台湾,那就是一场灾难。

他表示,这么做对美国而言不仅是亏本的买卖,还会倒逼中方不得不完成一统,到头来被动、尴尬的是美国自己,并且还会进一步激化中美矛盾,完全得不偿失。

第四点,科尔比给出了所谓“守护”台湾,本质上是压制中方,否定其“霸权行为”,从而捍卫美国的利益,也就是守护美国自己的霸权,而不是真的去相信必须守住那里。

此言一出,不只是美国人诧异了,恐怕就连台当局心态也有点崩溃。

但是,科尔比这群人的观点,其实并不值得我们庆幸,因为他们所谋划远比“死保”台当局更加深远、危险。

美国战略的“危险改变”

很多人庆幸,科尔比这群人太清醒了,知道不应该因为台湾就与中国翻脸,更不应该为此兵戈相向。

但是,很多人其实没有理解科尔比这群人提出的战略背后的“险恶用心”。

首先,无论是科尔比也好,还是特朗普,又或者身为美国副总统的万斯,他们虽然公开表示不会因为一个“台湾”与中方彻底掀桌子,但是,他们却要以台湾为“饵”,将美军部署在台湾的周边国家,并且以此不断向外拓展美军在亚洲的影响力。

换句话说,特朗普当局的意思就是要“小火慢炖”台海危机,不要大火快烧。如果台海危机这锅中的浑水烧开了,哪怕沸出来了也没关系。

因为,相比于台海危机,东亚乃至整个亚洲才是美国为中国准备的那口烧开的大锅,也就是东亚或整个亚洲才是美国预设的战场。

所以,区区一个台海,不值得美军入场。由此可见,美国这是准备下一盘远超“台海危机”的更大的棋局。

其次,科尔比话里话外表示,台湾的作用就是“牵制”中方,这才是主要目的。同时,美国也要尽可能从台当局身上压榨出更多的利益。

比如,让台当局从美国采购更多的武器弹药。再比如,掏空台湾的高科技产业、人才。

就好比台积电一家公司,就已经在美国投资了650亿美元,不仅拉走了台湾的优秀产业、人才,而且还一步步榨干、掏空了台湾的技术储备,这才是美国“该惦记”的地方。

最后,那就是向台湾尽可能的倾销武器装备,为此科尔比甚至公开提议,让台湾将所谓的“国防预算”从目前不到GDP的3%,直接提升到10%。

到时候,各种武器弹药,包括淘汰的全都高价寄给台湾,或储存在日韩菲军事基地,方便在需要的特殊时候随时发货,但美军不会深度卷入其中,而是隔海看戏。

不得不说,特朗普当局的这招,恐怕会让我们的处境极为难受。

一旦咱们发动“统一之战”,哪怕收回台湾,但接下来将会面对四面八方皆有美军驻扎的尴尬处境,而美国也将以“台海”为由,对我们进行各种无底线制裁。

届时,中美以及中欧之间,将被迫脱钩。

所以,本质上美国要以台湾以及台海为“诱饵”,给咱们打造一个“铁笼”或者叫做“铁栅栏”,将我们彻底围困其中、挣脱不出来。

再通过制裁等手段,逐步给我们的经济、贸易、工业等诸多领域放血,最终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将我们推向苏联的老路。

中方的“破局兵法”

美国想打造一个“亚太牢笼”困住我们,但我们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把美国看透了。对此,中方采用3大破局策略,以应对来自美国的战略围堵。

“你打你的,我布置我的,绝不跟着你的战略走。”

简单地说,美军要在日韩菲逐步部署更多的军队,并把澳大利亚所在太平洋打造成为横在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战争屏障”。

换句话说,一旦动手,就必须以雷霆手段解决我们周边的威胁,并将中方与美霸权阵营的战场,最终设置在太平洋区域,从而远离我们的本土后方。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以己之短,消彼之长”。

这一策略,翻译一下,就是抢占“科技与制造业”等领域高地,并重塑全球物流系统,而这些既是民生,也是隐藏的战争潜力。

至于所谓的“以己之短消彼之长”,即在军事、文化、“去美元化”等领域,一边追赶美国,给美国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增加美国的各种内耗。

看懂了这一切,我们会发现在当下阶段,我们其实处于“战略防守”阶段,而这背后的战略逻辑,就是拖着美国一路消耗,并借助争取到的时间飞快发展,拉近中美之间的整体差距。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里边自然也包括我们的‘对手’、‘敌人’。”

正因为如此,我们一边在争取欧洲,并与欧美展开合作的同时,又一边在深挖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中东国家,以及与俄罗斯、拉美等国之间的合作,从而逐步抵消中美、中欧之间因为关系紧张带来的诸多不确定的风险。

无论是金砖组织,还是中国与77国集团之间日益紧密的合作,这背后都是基于这个战略逻辑展开的。

看明白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为何在面对那些小国,甚至很落后的国家,我们也在尽全力与对方展开合作。哪怕明知道合作有一些风险,我们也宁愿冒着风险,甚至吃一些亏也要展开合作,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争取进来。

这中间肯定会遇到许多不怀好意的国家,但只要大部分国家接受这份善意,就能巩固、推进我们的全盘战略布局。

欧美与咱们不同。

咱们可以捏着鼻子,为了大局咽下这口气,甚至主动承担风险,愿意承受损失。但欧美不愿意,他们更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但也因为欧美太计较,所以在战略上不够灵活,只能走“霸道”这条路,也就是通过强硬手段实现战略目的,像是“花朵革命”、“威逼利诱”等手段。

一旦欧美式微之时,自然会遭到反噬。

最后,这场中美之间围绕台海展开的博弈,对美国而言台海和朝鲜半岛是漩涡的中心,但对我们而言,太平洋地区,以及能源重要来源的中东地区,外加矿产资源丰富的非洲,才是中美长远博弈的胜负关键。

这一切的区别,只因为中美不同的选择,美国选择的是霸权,而中国选择的则是王道。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