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数流年,浮生若梦。
我们感叹那些被我们无声蹉跎的时光;
我们开始伤春悲秋,感叹年华易逝。
人生,总是有太多太多的缺憾,不要无谓地把一些艰难无限放大,更不要总在一些无法圆满的情绪里画地为牢。
醉眼看花,花不语,人生的很多良辰美景都带着镜花水月般的朦胧和虚幻。
只有把自己活成风景,才是生命里永恒的图腾。
人生苦短,一生能够活得通透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别用太多的功利和世故染脏了生命的纯净。

01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自然的风雨穿林终成过往,人生亦是如此,回首萧瑟处,一片澄明恬淡。东坡以“无晴无雨”写尽人生至境,悲喜都无畏也无惧,心归淡泊,方得大自在。
02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近现代·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世间最无法挽留的是时光匆匆,青春的脸庞在镜中悄然消逝,繁花也从枝头凋落。红颜凋零,芳菲委地,人间至憾,莫过于美好的事物都不长久。
03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秋雨打黄叶,寒灯照白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司空曙以物我相映,写尽暮年孤寂,更暗含对生命终将凋零的无可奈何。

04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想要携桂花载酒,欲寻旧时欢乐,却难觅少年之心气与豪气。刘过以物是人非之慨,写尽中年沧桑,纵使眼前风物依旧,心境已如隔世云烟。
05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唐·贯休《献钱尚父》
满堂花影醉宾客,一剑寒光慑九州。以文武相济之笔,既写盛宴华章,亦显雄主威仪,盛唐气象尽在虚实交错间。
06
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唐·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醉后逐客,这率真的性格展露无疑;约琴明朝,洒脱无羁。太白以魏晋风度入诗,写尽名士风流,真正的情谊不必拘礼,不必掩饰。对于无效的社交,当然可以拒绝,安然睡去。

07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李绅《悯农(其一)》
纵然良田遍野,但却是饿殍满路。李绅以冷峻之笔揭盛世疮疤,字字如刃,刺破“朱门酒肉臭”的荒唐世相。
08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
此时的江南春色浩荡,我却别无所赠,恰好折梅寄远,以表深情。陆凯以至简之物写至深之情,一枝寒梅,便胜却人间万千浮华礼赠。
09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陈陶《陇西行》
无定河畔白骨森森,春闺帐中,有人夜夜思盼归人。那些无名尸骨零乱散落于河边而无人认领,写尽战争残酷。

1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寸草难酬春阳,赤子怎报慈恩?从古至今,母爱都如一道温暖的光,终其一生只能仰瞻。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只要你富有诗心,东风吹过处,自有姹紫嫣红捎来春天的喜讯。这句诗,颇有禅意,活泼生机大道至简,万物自有其理,识得即见真章。
12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宋·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踏溪而行,云影天光都好像沉于水底;仰头观苍穹,身子又似浮云在游弋碧空。诗人浪漫地以天地倒悬之笔,写出物我两忘的化境。

13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马戴《灞上秋居》
异乡木落,寒灯孑影,秋声与孤寂如影随行。马戴以简淡十字,写透羁旅飘零的愁肠,树犹飘零,人何以堪?
14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张志和《渔歌子》
箬笠遮雨,蓑衣御风,斜雨细风中自成江湖。多少人向往的渔樵生活,简单几字写尽文人心中桃源,风雨不扰,心远地偏。
15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雪纷飞的夜里,犬吠划破雪夜,奔于生计的主人蹒跚归来。文房以白描手法,写尽寒夜温情,再大的风雪,终有灯火可以栖身,于客人,于主人而言,如是。

16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宋·周邦彦《蝶恋花·鱼尾霞生明远树》
两人在蓬山路上相逢一笑,红尘风月顿时化作埃尘。以仙凡入手,写出超脱之思,人间各种痴缠,怎及方外的一瞬清明?
17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唐·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太平岁月,无为反成至真至味;闲观孤云,静参僧语。牧牧以自嘲的中吻,写出文人的矛盾,既怀济世之志,又羡出世的闲逸。
18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对镜惊见白发如秋霜,却不知愁从何起。看似喋喋不休在写牢骚,但却写尽沧桑,豪放之下,暗涌着英雄迟暮的深悲。

19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细雨润荷,新叶轻翻;榴花灼灼,似火欲燃。东坡以灵动的笔触,写出初夏生机,风雨皆出自造物主之手,万物自有蓬勃之力,就像生命一样,生生不息。
20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骤起吹过渭水河畔,黄叶覆尽长安,满目皆是一片金黄的秋色。贾岛以萧瑟秋景写故人遥隔,满城落叶像那一张张写满相思的信笺。
21
寂寞掩朱门,正是天将暮。
暗澹小庭中,滴滴梧桐雨。
——唐·孙光宪《生查子·寂寞掩朱门》
朱门深闭,暮色四合,庭中梧桐细雨声声滴碎一颗孤寂的心。孙光宪以空庭夜雨写深闺幽怨,夜雨滴梧桐,这两个意象重叠一起,就是王炸。

22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写得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以月喻情,比喻美妙熨帖,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写尽思念蚀骨之痛。
2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荒原野火纵然焚尽枯草,春风一渡,新绿又生,年年如此。乐天以草喻志,写出了生命的韧劲,摧折磨炼的愈烈,越是生机勃发,天地间自有不灭的蓬勃之力。
24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明·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的变幻,走路时想念你啊,坐着时也是想念你!世间就有如此痴情的爱情侣,但愿,他她思念的人,不辜负自己的一份深情吧。

25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画出来的墨梅无艳色,但是清气自盈怀。王冕以梅自况,写文人风骨,不媚俗世浮华,但求孤芳涤荡人间。
2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开得正盛的红杏探出墙来。有些生命力本来关锁不住。你越是禁锢它生机愈烈,春意也会破茧成蝶喷薄而出。
27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唐·王昌龄《送柴侍御》
青山共沐云雨,明月普照天涯。少伯以山河为证,写出了别离的新意境,心若相系,千里亦作比邻,孤光不减温情。

2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南朝大撕兴建遗留下来的佛寺林立,但统统都尽化在这烟雨迷蒙中,无人问津。牧之凭吊兴亡,以空濛景写沧桑叹,金粉楼台终成幻影,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29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宋·黄庭坚《诉衷情》
江寒水静,青山叠翠,渔父归舟载月而行。诗人以清冷笔墨,写出淡泊的心境。远离红尘纷扰,享受这一舟明月、满目苍翠。
30
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清·查辛香《《清稗类钞·咏罗浮藤杖所作》》
我拄杖踏雪,期待着梅花与人都跟我一起白头到老。雪梅相映,写尽了暮年澄明,风霜尽染,方知纯粹最是动人。

3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清如许,只因活水源头长流。颇有哲理的一句诗。——生命若想澄明,须有思想活泉永不枯竭。
3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身陷庐山,难窥全的全貌;当你跳脱桎梏,你才看见原来的真面目。颇有心思的以山喻世,写认知困境,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3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咏石灰》
纵使烈火焚身,碎骨成灰,也要留清白昭于世间。于谦以石灰自喻,写志士肝胆,宁为玉碎,也会尽不染尘埃,一身浩然正气亘古长存,令后世景仰。

34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唐·白居易《梦微之》
君已化作泉下尘土,我虽生苟且于人间,鬓如雪。乐天以生死对写,诉尽挚友情深,虽然阴阳两隔,天人永别,但今日纵然白发苍苍,依旧带泪,祭奠这半生知音。
35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此时残阳如血,壮美至极,却转瞬沉入暮色。人生美好的事物,终究都是会失去,这人力挽留发出深长的慨叹,也是对晚唐时代落幕命运的感慨。
36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唐·德诚《船子和尚偈》
夜静水寒,鱼儿杳无踪迹;渔人空船载着一江明月,独归江心。一位禅僧以空舟明月,写出修行的至境,得失都在一念之间。

37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目极千里,需登高望远;心游万仞,必破茧超升。作者登楼喻志,写进取精神,境界无止,攀登不息。
38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草色初萌,细雨如酥,早春清景胜却皇都烟柳。退之以简淡写生机,道破自然真谛,至美常在细微处,繁华反掩本真。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