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为什么像“坐火箭”一样从上校一跃而成盟军总司令?

战争史札记 2024-10-17 10:58:24

1943年12月3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开罗举行的重要会议上,正式委任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盟军最高司令官。

随后,在紧随其后的圣诞节前夕,该任命通过官方渠道对外公开宣布。​艾森豪威尔将军于次年1月14日启程,乘坐专属的C-54运输机自美国直飞伦敦,以履行其新职务。然而,由于当时伦敦上空被厚重的雾气所笼罩,飞机被迫改降于苏格兰的普雷斯特韦奇机场,随后,将军通过火车顺利完成行程,抵达伦敦总部。

艾森豪威尔的军事生涯可追溯至1915年,他自西点军校荣耀毕业,此后,他不仅在军校担任教官,还担任了多个训练中心的指挥官,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实战经验。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他持续深造,足迹遍布各类军事学府,包括步兵坦克学校、高级指挥与参谋学院、陆军战争学院以及陆军工业学院,全面提升了自身的军事素养。海外服役数载后,艾森豪威尔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回归本土,担任助理陆军部长办公室的助理主任参谋,随后又在参谋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的直属办公室工作,这段为期两年的紧密合作,深刻影响了他的军事思想。1935年至1939年间,他作为麦克阿瑟将军的高级助手,驻扎菲律宾,期间深受将军言传身教,掌握了丰富的军事指挥艺术、战略思维及战术精髓。1939年,艾森豪威尔重返美国本土,其职业生涯迅速步入快车道,短短两年内,他接连担任了第五步兵师主任参谋、第三师参谋长及第九军参谋长等要职。1942年夏,他以卓越表现被擢升为沃尔特·克鲁格中将麾下第三集团军参谋长,并成功主导了该集团军与第二集团军的模拟对抗演习,以其出色指挥赢得广泛赞誉。鉴于艾森豪威尔在集团军参谋长任内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对菲律宾的深入了解,珍珠港事件爆发仅仅一周后,他便被乔治·马歇尔陆军参谋长慧眼识中,调任陆军部作战计划处,担任主管太平洋及远东地区的副处长。

可见,马歇尔将军对其能力的高度认可与信任。艾森豪威尔将军迅速适应新角色,仅两月后便更进一步,接替伦纳德·杰罗少将,成为作战计划处处长,继续以其非凡的领导力和战略眼光为盟军的胜利贡献力量。于同年3月,艾森豪威尔的军事生涯迎来了重要里程碑,被授予少将军衔。旋即,其领导下的部门转型为陆军部作战处,标志着其在战略筹划领域的核心地位确立。在此职位上,他力主盟军在欧洲战场加强攻势,并深度参与规划了跨海进攻策略,此番经历无疑为其后续担任盟军最高司令,统揽欧洲战事全局奠定了坚实基础。1942年5月,艾森豪威尔启程前往伦敦,亲自审视并调整驻英美军的组织架构。仅一月后,马歇尔将军慧眼识珠,委任其领导新组建的欧洲战区美军司令部,肩负起了协调指挥的艰巨任务。同年7月,凭借其卓越表现,艾森豪威尔晋升中将。在担任欧洲战区美军司令期间,他频繁与筹划反攻欧洲大陆的将领们沟通协作,不仅深化了与多国军政要人的联系,更对跨海作战计划的细枝末节了如指掌。1943年2月,艾森豪威尔已成长为一名深谙军事战略的指挥官。他成功指挥了对西西里岛及意大利南部的战略进攻,战功显赫,荣升四星上将。

多年的战争洗礼,锻造了他非凡的战略思维与卓越的协调能力,使得他能够高效调度陆、海、空三军,形成无懈可击的作战体系。随着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其作为关键指挥官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也引起了德国情报部门的高度关注。一份针对此新任司令的评估报告指出:艾森豪威尔擅长指挥装甲部队,以充沛的精力和对繁琐办公的厌恶闻名。他擅长激发部属潜能,通过构建和谐的指挥环境,以宽容而富有弹性的纪律激励下属,展现出卓越的人际管理与冲突调解能力。艾森豪威尔的杰出才能深受罗斯福与丘吉尔两位领袖的认可与信赖。然而,光环之下,亦不乏质疑之声。有评论称他“未曾直接指挥过一个营的作战”,但这样的微词并未能掩盖其在更高层次指挥艺术上的辉煌成就。抵达伦敦数日内,他便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所有质疑。一封言辞犀利、源自英国某位人士的函件,赫然置于艾森豪威尔的办公桌上。信笺之上,字字铿锵:“尊敬的将军,吾人诚挚期待您的莅临,然对于您担纲盟军总司令一职,却心存疑虑,私以为蒙哥马利将军或亚历山大将军或更为适宜。须知,我们已鏖战四载,军伍历经无数艰难困苦,尤其在非洲大地,我们不屈不挠,驱隆美尔千余里,终将其逐出那片大陆……”阅毕此信,艾森豪威尔嘴角轻扬,随即口述一封回函,语调谦逊而庄重。函中,他坦陈在众多杰出将领之中,确有其人堪当此任,更胜一筹。然他又话锋一转:“然而,若英吉利与美国共举此鼎,将重担委之于我,则我矢志不渝,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伦敦城内,格罗夫广场一侧,矗立着一栋历史悠久的红砖建筑,此处便是盟军最高司令部的所在地,正式称谓“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简称“SHAEF”,享誉遐迩。艾森豪威尔履新之初,案牍劳形,每日待批之文件堆积如山,高达一米有余。然将军意志如铁,依旧紧盯“霸王”作战计划的每一处细节,力求其精准无误,契合其战略构想。在他心中,头等大事便是速成一份能精准反映其战略意图的作战蓝图。彼时,将军肩负之使命清晰明了,乃是由同盟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直接赋予:率领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挺进欧洲大陆,协同其他盟国,直击德国心脏地带,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德军战力。基于此宏伟战略,艾森豪威尔深思熟虑,勾勒出一幅全面而细致的军事行动蓝图,其要旨经参谋部精心提炼,归纳为八大要项:首要之务,于诺曼底海滩实施登陆作战,以此作为反击德国的前沿阵地。次者,集中兵力与物资,强化诺曼底至布列塔尼区域之准备,力图一举突破敌军防御圈,此初期及中期作战,将由蒙哥马利将军亲自坐镇指挥。随后,则以两支集团军群为主力,沿宽广战线展开追击,力求彻底粉碎敌人防线,势不可挡。在筹划对德战略的关键阶段,核心聚焦于左翼的战略跃进,旨在夺取关键港口,进而逼近德国边境,对鲁尔工业区形成直接威胁。同时,右翼则需与自南向北侵袭法国的盟军力量实现无缝衔接,确保整体战线的稳固与推进。策略之四,强调对比利时、布列塔尼及地中海沿岸港口的控制,以此为基础,沿德国占领区的西部边界构建新的战略支点,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策略之五,强调在筹备最终决战力量的同时,需采取一切可能手段,持续发动高强度攻势,旨在削弱敌方力量并创造有利于最终决战的战场条件。策略之六,明确目标为彻底清除莱茵河以西之敌,并沿河东岸不断探索建立桥头堡的机会,为深入敌后开辟通道。策略之七,规划以两翼夹击鲁尔区的最终攻势,其中左翼将作为主攻方向,随后根据既定战略,直接向德国纵深推进。策略之八,旨在彻底肃清残存德军,实现战场的全面控制。这一系列战略部署,正是艾森豪威尔将军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的使命所在。艾森豪威尔在其回忆录中深刻指出:“自欧洲大陆战役启动前夕,由参谋部精心提炼的这份总体方案,始终贯穿于整个战役进程,未曾有丝毫动摇。”值得庆幸的是,他麾下拥有一个高效能的指挥机构,其中融入了早前成立的英美联合参谋部“考沙克”,进一步强化了指挥效能。该司令部的副司令,由英国空军上将马绍尔•阿瑟•特德爵士担任,他不仅是卓越的战略家与空军指挥官,更以其在军事协调与人际关系处理上的卓越能力著称,曾担任英国皇家空军部长,并在地中海战区与艾森豪威尔将军并肩作战,担任空军司令。此番晋升并与艾森豪威尔再度携手,无疑为盟军指挥层增添了坚实力量。

艾森豪威尔的参谋长,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将军,则以其智勇双全著称,他不仅是艾森豪威尔的得力助手与管理者,更在必要时展现出铁腕手段,对不胜任职责的老友亦不留情面。此外,英国中将弗雷德里克•摩根的留任,担任副参谋长一职,更是为盟军指挥团队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他在协调各方力量、优化作战计划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于伦敦市中心的诺福克大厦内,一间静谧而庄严的会议室中,集结了精锐的军事策划人员,他们正紧锣密鼓地着手筹划代号为“霸王”的初步作战蓝图。此次行动旨在策划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登陆战役,其战略意义深远,对二战的走向具有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军事领导层任命了各领域的杰出指挥官以统筹全局:拉姆齐海军上将,以其深厚的海洋战略眼光,被委以盟军海军司令的重任;蒙哥马利陆军上将,凭借其在北非战场的辉煌战绩,担任盟军陆军司令,负责地面部队的部署与指挥;而利·马洛里空军上将,作为空战领域的佼佼者,则担纲盟军空军司令,确保空中优势的有效建立与保持。鉴于艾森豪威尔抵达法国前的过渡时期,盟军高层做出了重要决策:由蒙哥马利陆军上将临时兼任登陆部队的前线总指挥,以确保作战准备工作的连续性与高效执行。这一安排不仅体现了对蒙哥马利将军领导能力的充分信任,也确保了“霸王”行动在筹备阶段能够稳步推进,为后续的成功登陆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作战指挥机构的正式确立,接下来的核心任务便聚焦于作战计划的精心拟制。这一环节要求极高的专业性与创新性,需要综合考虑兵力部署、后勤保障、天气因素、敌方反应等多种复杂变量,力求制定出一套既科学又灵活的作战方案,以最大化地发挥盟军的整体优势,确保“霸王”行动能够一举成功,开辟欧洲战场的新篇章。

2 阅读:2212
评论列表
  • 2024-10-20 23:48

    写作文要分段

  • 2024-10-30 20:16

    蒙哥马利的市场花园行动,足以把他钉在耻辱柱上100年,二战英国陆军就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货色![横脸笑]

  • 2024-11-12 18:14

    谁当都一样会被朱德揍

  • 2024-10-19 14:15

    这叼毛比麦克阿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