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公司首份年报披露!这家持牌机构净利润创历史记录

支付百科 2022-01-17 21:27:40

大股东重组完成,基本面稳定,蒙商消费金融走出了至暗时刻,业务开始步入上升轨道。

撰文|冬弥

出品|消费金融频道

2021,蒙商消费金融交卷历史最好成绩。

近期,蒙商消费金融在五周年司庆活动中披露部分业绩数据,截止到2021年末,蒙商消费金融连续12月持续盈利,实现7800万元的净利润,这个业绩也是蒙商消费金融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开业五年,蒙商消费金融首次披露业绩,一改市场对这家尾部消费金融公司经营不善的刻板认知。尤其是经历从包银消费金融到蒙商消费金融的变动与坎坷后,蒙商消费金融能快速步入业绩上升轨道,的确可圈可点。

除了业绩数据亮眼,蒙商消费金融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风险控制指标也远高于监管标准。虽然与头部和腰部消费金融公司相比,蒙商消费金融的放款量和资产规模差距依然较大,但它在基本面稳定后,业务向上改善明显。

新旧巨头林立、获客成本倍增,底部消费金融公司突围难度增加。从蒙商消费金融的业务现状看,它的野心远不止于盘活包银消费金融的存量资产,但它若想从底部突围,仍面临阻力,降利率和获客便是压在它身上的两座大山。

yida

刷新业绩记录

利润创新高源自放款量增加。业绩数据显示,蒙商消费金融2021年累计注册客户达1856万人,放款客户485万人,累计贷款金额435亿元。

对比2021年2月末的数据,蒙商消费金融在放款量这一核心指标上取得了历史最好表现。蒙商消费金融去年放款量在百亿左右,新增注册用户超百万。

对于这家遭遇了股东和高管剧烈变动的消费金融公司而言,能在一年内刷新业绩高点,一方面受消费金融市场复苏的影响。去年,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实现盈利,不少机构的资产规模和利润水平也都实现突破。

另一方面,新股东的资金支持,新高管团队的战略驱动,也是蒙商消费金融业绩上升的重要支撑。在包银消费金融时期,大股东自身难保,管理层的一致性和战略持续性无从谈起,业绩自然难有起色。

大股东重组完成,让蒙商消费金融看到了希望。去年11月份,蒙商消费金融股权变更敲定,银保监会正式同意蒙商消费金融股权变更申请,原大股东包商银行持有的44.16%股权变更至蒙商银行,其他股东及持股数量均未发生变化。

蒙商消费金融股权变更后,蒙商银行出资22080万元,持股比例为44.16%;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出资20000万元,持股比例为40.00%;深圳萨摩耶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出资7800万元,持股比例为15.60%;百中恒投资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出资120万元,持股比例为0.24%。

从蒙商消费金融的股东资质看,银行+互联网双基因,在业内并不算差。蒙商消费金融是全国第17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起初由包商银行控股设立,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2019年6月,包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亿元增至5亿元,引入的新股东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为微博全资子公司。

从包银消费金融到蒙商消费金融,拖后腿的大股东被剔除,新股东蒙商银行能为蒙商消费金融资产扩张输血,提供授信服务。同时,股权结构稳定,加上前包银消费金融存量客户,以及其他股东如微博的流量支持,蒙商消费金融的展业路径变得通畅。

早在去年3月份,包银消费金融就宣布品牌全面升级,公司正式更名为蒙商消费金融,原包银消费App更新为蒙商消费金融App,自营产品包你贷升级为蒙享金。原包商银行纪委书记尹志成出任蒙商消费金融公司董事长。

直面同业,差距悬殊。接下来,蒙商消费金融选择向上突围,必然会面临一众腰部机构的竞争,蒙商消费金融在注册资本和业务生态上优势并不明显。

虽然腰部消费金融公司的大股东也多为城商行,线下展业主要集中在当地,线上主要依靠助贷,各家模式大同小异。不过,随着互联网巨头接连入局腰部消费金融公司,腰部消费金融公司大概率会在场景生态上与尾部机构拉开差距。

从注册资本来看,在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中,18家注册资本超过10亿,仅有蒙商消费金融等少数几家机构注册资本低于6亿。当前,腰部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放款量都在千亿以上,蒙商消费金融若想实现资产规模突破,须强化资本优势。

获客、利率承压

获客和定价是消费金融市场面临的两大难题,也是蒙商消费金融向外扩张首先要解决的矛盾。

消费金融业务本质上是一个聚集资金、分配资金、分散风险的过程,只要有资金充足、风险可控,小规模盈利比较简单。但如果想扩大规模,就需要建立内外获客渠道,依靠运营能力降低业务成本,实现利润的可持续。

特别是在利率收缩趋势下,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降低产品定价,与监管和市场保持一致。如果单一降低利率,获客等成本难以下调,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空间就会被压缩。

蒙商消费金融正处于降利率的关头。从蒙商消费金融去年的定价情况看,相当一部分资产的利率在24%至36%之间,其中不乏利率在35.77%左右的贷款,这给利润增长创造空间。

持牌金融机构的利率下行是必然趋势,此前部分机构已经历了一次窗口指导调整,要求将产品年化利率降至24%以下。目前多家消费金融公司调整了产品年化利率,年化保持在24%以内。

现在,蒙商消费金融也要逐步砍掉高利率资产。蒙商消费金融董事长尹志成此前曾表示,公司也将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低利率金融产品。由此可见,下调定价成为蒙商消费金融业务调整的方向之一。

蒙商消费金融展业过程中对助贷依赖较大,线上自营业务落后于头腰部消费金融公司。借助滴滴、京东、微博等互联网流量平台,蒙商消费金融能获得一定的用户量,但用户质量和获客成本压力上升。

股东方重建之后,蒙商消费金融除了修复管理问题,应尽快搭建自营和科技生态,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这样才能应对经营成本压力和定价受限的困境。

在五周年司庆活动上,尹志成表示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持续迭代,搭建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体系,覆盖了营销获客等业务流程;不断探索业务模式,自营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自营能力恰是蒙商消费金融最欠缺的核心能力。消费金融公司全面布局数字化转型,蒙商消费金融受母行整改影响,已落后于其他消费金融公司的转型步伐,发展金融科技、提升自营能力,成为蒙商消费金融迫切变革的方向。

0 阅读:2

支付百科

简介:知名第三方支付领域媒体品牌,分享行业资讯与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