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来了,一批城市即将衰败!

菜根 2024-09-04 17:00:32

最近一些地方政府文件中频频出现“砸锅卖铁”这个词,

比如重庆市璧山区就成立了一个“砸锅卖铁”工作专班。

砸锅卖铁这个词一出来,大家都认为一定是很多地方的地方财政过不下去了,才会站出来说说要砸锅卖铁变卖资产筹钱。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说明你还是太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老实说,我觉得现在市面上对于地方砸锅卖铁的解读,99%的都不对。

你以为砸锅卖铁是地方政府卖家当筹钱,其实所谓的“砸锅卖铁”是上面在特意引导一场“地方财政改革”。

就在前几天,财政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明确提出:

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

你把这个新规和地方“砸锅卖铁”的通知结合起来看,你就会发现:

现在上面对地方财政的要求已经变了!

过去地方财政根本不用管财政收支平不平衡,只要有GDP数据,你就能扩大债务;

现在不行了,你得考虑支出之后的收益,只能赚钱不能负债。

因此,地方财政的逻辑,就从为了GDP数据而盲目扩张投资的逻辑,而是变成了赚钱+压缩债务的逻辑。

说白了,能赚钱的项目就大力投资;

不能赚钱的,就赶快卖掉优化资产负债表。

这个改革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都是很大的冲击,因为这意味着接下来将更加考验一个城市的赚钱能力,而不是花钱的能力。

会有一部分城市在改革的过程中受益,也会有一部分城市出现问题,分化会加剧。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无论是买房还是生活居住,我们都要时刻关注这一轮地方的财政改革,避免在这一轮改革中,选到那些被淘汰的城市。

最重要的问题来了。

在这一轮财政改革中,到底哪些城市会受益、哪些城市会被淘汰?

我觉得有两个判断的方法。

先说第一个方法,那就是:

看这个城市亏损资产的数量。

砸锅卖铁,目的是为了激活那些闲置的、亏损的国有资产。

但现在的问题是:

当一座城市出现过多的闲置资产的时候,就已经说明这个城市出现问题了。

起码过去这些年的投资,多数都打了水漂,并没有形成真正有价值的资产。

毕竟如果一个城市有流入人口、消费能力和吸引力,资产真的有价值,就不会闲置了。

但现实就是多数城市不仅人口体量不大、车流量不大、消费能力还不强,只是因为前些年地方政F有政绩需求,才拼命上一些道路、桥梁、隧道、公交场站、广场、公园绿地等等基建工程。

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的老家,当地政府这些年花了多少钱修广场、修道路、修所谓的一些主题公园。

这些项目中,又有多少能收回成本?

如果是道路、桥梁这种有刚性需求的项目倒还好,但如果是偏娱乐性质、只能靠本地需求支撑的广场、公园甚至商业项目,那就是一点回本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城市,闲置、变卖的资产越多,它需要处理的问题资产就越多。

那么这些城市在这一轮财政改革中就更难翻身。

因此,我们在选择城市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城市闲置、需要变卖的资产数量,来判断它的价值。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大部分城市根本不会统计自己的问题资产的数量。

不仅官方数据没有,民间也很难有准确数据。

所以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用另一个数据参考——

城市债务率数据

城市债务率为什么可以作为一个城市问题资产数量的参考?

是因为当一个城市不赚钱的闲置资产足够多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的财政会背负大量收不回来的投资,相应的债务率肯定也会更高。

因此,在没法统计问题资产数量的时候,可以通过城市债务率数据侧面观测这个城市的问题资产数量。

此外,债务率还能反映一个城市财政的健康情况,是判断一个城市实力的重要指标。

财政债务率高的城市,无论是买房还是生活,大家都要特别小心,毕竟这可能意味着这个城市已经没有了潜力。

这样的城市,房价恐怕很难再涨回来了。

接下来说说第二个判断的方法:

看这些“砸锅卖铁”的城市,能不能成功把问题资产卖出去。

出现问题资产,其实并不要紧,毕竟不是所有地方政F都能保证每一次投资都能赚钱。

只要最后问题资产能卖出去,那就是皆大欢喜,地方财政也算是及时止损。

最麻烦的是,砸锅卖铁的口号喊出去了,但是问题资产依然卖出去。

说白了,问题资产多还不是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麻烦是没有人接盘。

毕竟大家要知道,所谓“砸锅卖铁”,那一定都是降价折价出售的,不可能按照正常市场价。

一个城市降价出售的国有资产都卖出去,那说明两件事:

第一,市场对这些资产的评估就是四个字——垃圾资产

第二,市场根本不看好这些城市

变卖国有资产,接盘的肯定都是社会上私人资本,

私人资本就是利益至上的,不像国有资本会接手一些肉眼可见不赚钱的项目,看不见升值潜力就不会碰。

比如一条路、一座桥,国有资本会因为发展需要,即便预计100年都收不回来成本,那也得建;

而私人资本,首先有实力承担修路架桥成本的就不多;

其次别说建,就算是建好之后贱卖收购,很多私人资本也不愿意出手,因为这些项目回笼资金的速度太慢,即便加高过路费,回收成本的时间那也得按10年往上计算,风险太大。

因此,私人资本买家的嗅觉是最灵敏的,也是最市场化的,因为他们不仅要收益,还要考虑避险。

跟着他们的选择走,基本就不会错。

所以,当一个城市的国有资产折价变卖都无法获得私人资本的青睐,这足以说明市场根本不看好这些城市未来资产的升值能力,不看好它们的潜在价值。

其实市场对于每个城市的资产潜力都是有评估的。

说到底,无论你怎么砸锅卖铁,最后还是要看这个城市的资产在市场的评估中到底有没有潜在的升值潜力,

如果没有,那就是砸锅卖铁也没有销路。

因此,想要知道哪些城市最后能把问题资产处理好,首先要先搞清楚哪些城市有价值、哪些城市的资产有升值潜力?

0 阅读:13

菜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