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亡于两大军阀的内讧

和平鸽回家了吗 2024-03-01 21:12:49

以前我有一个疑问,在元朝末年,南方的朱元璋和张士诚、陈友谅之间进行混战的时候,北方的元朝政府为何隔岸观火?它在等待“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吗?

看了一些关于元朝的书籍才知道,原来当时的北方正在发生军阀内战,元朝已自顾不暇。

在“红巾军”大起义之前,元朝已经爆发过很多起义,几乎贯穿整个元朝,不同民族的起义都有,当中也包括蒙古人起义。但这些起义很快被镇压,直到1351年红巾军(也叫红军)出现。

面对1351年红巾军起义,元军一开始还是取得一些不错的战绩的,在当年就杀死了教主韩山童。红巾军另一个领导者刘福通和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继续抗击元朝。当年十一月,元军又杀死了刘福通的将领韩咬儿。但是这种局部的胜利无法保障元军取得最后的胜利。

当时除了刘福通之外,还有另外几支重要的起义军,他们是芝麻李、徐寿辉和郭子兴等等!

为了对付这几支起义军,元朝当时可以说拼尽全力:先是各省的镇戍军去镇压,不行的话多省组团联动镇压,再不行的话中央派大军去镇压,把保卫京城和皇帝的侍卫亲军也派出去了。军力不够的话就从蒙古高原调军南下,以及扶持地主武装。

镇压起义军的高潮发生在丞相脱脱亲自领军南下打响的徐州大会战和高邮大会战!

徐州当时被芝麻李占领,丞相脱脱率军攻克之后进行了屠城,他就回京了。芝麻李虽然在徐州攻陷后得以逃跑,但很快被元军杀死。接下来元军又击败了徐寿辉,杀死了红巾军的重要人物徐莹玉。正当元军取得不错的胜利之时,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元军的节奏,此人是张士诚。

张士诚在高邮定国号“大周”,自称“诚王”,对此元军不能等闲视之!但是元军调派几个省的军队围剿张士诚却遭遇失败,于是乎丞相脱脱第二次出山,率领“百万大军”围打张士诚的首都高邮。“百万大军”是虚指,但是脱脱的气势确实够吓人,史称“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

但是就在脱脱大军准备攻城时,他突然被元顺帝解除了兵权和官职。因主帅临阵易职,元军军心浮动,四处溃散,最后失败。

事实上,即使脱脱不被解除军权,即使他击败张士诚,元朝政府军也难以取得战胜起义军的最终胜利。原因是元朝军队跟所有朝代的通病一样,在承平日久的环境下迅速腐化,已经没有建国初期的战斗力。

在当时,有希望战胜起义军的是地主武装组织起来的“义军”。元廷也积极扶持这些义军,赏赐他们官职。在这些“义军”中,数量最多的是汉人地主,但是力量最强大的是察罕帖木儿和答失八都鲁这两个人,前者是色目人,后者是蒙古人。两人死后,他们各自的儿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继承父志继续战斗。

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地主武装既拉拢又猜忌,但是对蒙古和色目人地主武装却放开手脚支持,这是察罕帖木儿和答失八都鲁成为最强的“义军”的原因。

但元朝就是亡于这两大军头手上的。两人的职责是对付起义军,但很快陷入火拼之中。

那些分别依附于两大军头的汉人地主武装也加入了混战。从公元1359年开始,双方于西北地区大打出手。

在此期间,元顺帝充当和事佬几次介入调停,但是两大军头已经不受皇权约束。

更为严重的是,两大军头跟帝党和太子党的权力斗争牵扯在了一起。简单来说,太子跟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结为一党,共同对付孛罗帖木儿和帝党。两派的斗争导致孛罗帖木儿的军队两次打入大都,太子两次被迫出逃京城。但在太子党的最后反击之下,元顺帝迫于压力将孛罗帖木儿刺死。

太子和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一派取得胜利,但两人也很快反目为仇!

为削弱扩廓帖木儿,太子联合其它地主武装共同进攻扩廓帖木儿,战争持续到1368年。但也是这一年,南方的朱元璋也翦灭了群雄,在南方称帝。其实在前一年,徐达就率军北伐了,但是太子和扩廓帖木儿依然在火拼。等蒙古人意识到不能再内斗的时候,朱元璋已经统一南方了。

综上所述,元朝其实是亡于自己的内耗。朝廷内有帝党和太子党的争权,朝廷外是察罕帖木儿父子和答失八都鲁父子的内战。

0 阅读:7

和平鸽回家了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