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25%关税

博闻广闻 2025-02-12 03:42:29

原创 刘晓博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国家和地区输美的钢、铝征收25%关税。

老特还进一步强调:相关要求“没有例外和豁免”,未来还将考虑对汽车、芯片和药品征收关税。美国白宫官员表示,美国对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将于3月4日生效。

这就是上周末,特朗普说的“下周见”的关税大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税措施不是针对某个国家的,而是通用于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对全球加关税。

消息发布后,国内钢铁、铝业股票普遍下跌。相关的期货品种,比如铁矿石、焦炭、螺纹钢等也有所下跌。

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国际金价,创出了历史新高,距离3000美元/盎司只有一步之遥。

黄金上涨的逻辑是:面临特朗普的乱搞,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更多避险需求。

此次特朗普对钢、铝加高达25%的关税,到底影响有多大,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当今全球最大的钢、铝生产国,都是中国,都占了全球年产量的一半以上。

先看铝:

2023年中国铝的年产量为4100万吨,占了全球的60%。印度阿三年产量410万吨,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仍然名列第二。“大鹅”则以380万吨的产量,位居第三。(2024年数据尚未公布)

2023年,老美一共进口了铝材164.82万吨,其中从加拿大进口了42万吨,从中国进口了20万吨,从墨西哥进口了6万吨。

看起来,输入美国的铝主要来自加拿大,但你不能排除转口贸易的因素。也就是中国的铝,通过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哥伦比亚等地,绕道进入了美国。

再看钢:

2024年全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10.05亿吨,占全球总产量53.11%。第二名仍然是印度,为1.5亿吨。不过印度的钢产量,还没有河北省多(2亿吨)。

全球钢产量第三是日本,2024年为0.84亿吨;美国第四,为0.8亿吨;第五是俄罗斯,为0.7亿吨。

2024年中国出口美国钢材89万吨,仅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0.8%,但高端特种钢产品对美出口占比达10%-15%。

美国此前已经对来自中国的钢、铝征收了25%的关税,再加上2月1日加征的10%关税,目前中国钢铝直接出口美国应该是35%的税率。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进口国,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是其前三大钢铁供应国。据估计,欧洲约25%的钢铁出口到美国。

此次特朗普的关税新政,主要是对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欧盟等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加税。

欧盟委员会周一表示:“(美国)征收关税毫无道理。我们将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欧洲企业、工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避免受到不合理措施的侵害。”

老特新举措对中国的影响是:通过转口贸易,把钢、铝绕道输入美国,成本比以前提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此次出手之前,加拿大、中国自己也有行动。

2024年8月26日,加拿大财政部宣布将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车、钢铁和铝征收高额关税。其中对中国的钢铁、铝制品征收了25%的附加税。欧盟也一直酝酿对中国的钢、铝加征关税,但尚未落地。

2024年11月18日,财政部、税务总局曾发布公告,下调铜铝、成品油、光伏等行业出口退税率。此外,中国还在2021年取消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

中国对钢、铝的出口也没有那么鼓励了。

为什么会有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

美国之所以要出台上述政策,是要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缓解铁锈地带的民意压力。特朗普上台,主要是获得了铁锈地带的支持,他上台之后要履行承诺,否则2年后的中期选举会被选民抛弃。

加拿大提前对中国的钢、铝加25%的关税,也有保护国内产业的意涵。同时,也是为了封堵转口贸易,避免美国报复,连累加拿大国内的企业。

但现在看来,虽然加拿大提前对中国的钢铝征收了高关税,但仍然不能避免被老特加税。老特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想“收购兼并”加拿大。

中国减少对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是因为我们重视主要贸易伙伴的感受,着手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了。

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在2025年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虽然用词是“内卷”,其实中国的企业已经把内卷变成了外卷,卷全世界了。

要跟主要贸易伙伴做长期生意,对他们的感受、诉求就要有所回应。

最近几年,欧美对全球化“毁约”,从倡导全球化变成逆全球化,不断对中国加征关税,出现贸易摩擦,主要是竞争不过我们了。

中国人太卷,太勤奋。而国内消费一直不旺,发展靠外需、依赖出口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调整政策,发展将遇到一系列瓶颈。

怎样调整?

对内,应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从目前的44%左右,逐步提高到60%以上,最好能突破65%。

国人收入提高,一方面可以消化更多国内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买贸易伙伴的更多商品,进入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这才是我们发展的根本目标——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对外,让中国产品不那么卷。我们每年有1.8万亿以上的出口退税。在中国商品很有竞争力的情况下,逐步减少出口退税,是大势所趋。出口退税太多,相当于内需补贴外需,从为国人谋福利角度也应该逐步减少。

还要用更多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全面提高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口碑,继续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而不是一直卷价格。

说实话,以中国钢、铝的竞争力,25%或35%的关税对我们不算什么。但钢和钢,铝和铝,差别也很大。高端的钢材、铝材,仍然是相对短缺,可以卖很高的价格,中国企业未来应该多生产高端产品,这才是发展方向。

中国的大基建、房地产对钢、铝的需求已经见顶,全球其他地方很难复制中国此前的模式。如何化解中国钢、铝等过剩产能,是一个大问题。

国家减少出口退税,国外提高关税,意味着钢、铝行业出现了新拐点。如果企业不能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必然被淘汰。

最近汽车行业有一件大事:两大央企长安汽车、东风汽车将合并重组。

中国汽车产能也已经明显过剩,卷得厉害。汽车国企、央企面对民企的勃勃生机,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对于充分竞争行业,央企适度合并、收缩是合理的。钢、铝行业国企占比更高一些,未来企业进一步整合,并收缩产能也是大概率的。

如果你在产能过剩行业有投资,那么一定要注意以下规律:

过剩行业去产能过程中,头部企业反而会受益,倒霉的是尾部和部分腰部企业。它们缺少靠山,达不到规模,没有核心技术,即便是上市公司,也很难避免退出的命运。

0 阅读:0

博闻广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