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博团队
2024年,内地城市经济成绩亮眼,有27座城市GDP突破万亿。
然而,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厦门这五个副省级城市,竟被“二流地级市”逆袭。
通常,苏州、无锡、东莞、佛山被视为地级市中的“四大天王”,此外,泉州、南通的GDP已达1.3万亿、1.2万亿,也晋升到TOP级别。
再往下,是GDP总量位于9500亿元-11000亿元的普通地级市,且将其称为“二流地级市”,它们为:常州、烟台、唐山、温州、徐州。
这五大“二流地级市”的经济总量,已超越上述五个副省级城市,背后原因何在?

01
2023年,内地城市一共有26个GDP超过1万亿,五大副省级城市GDP都未破万亿,在内地城市的排名为:29(大连)、31(沈阳)、32(厦门)、42(长春)、52(哈尔滨)。
2024年,随着普通地级市唐山进位,五大副省级城市在内地城市排名不进反退,大连下滑至30名,沈阳、厦门均在30开外,长春维持至40 ,哈尔滨仍在50名开外。
要知道,在1990年,沈阳GDP位居内地城市第7,大连位居第8,长春、哈尔滨的排名也要好很多,分别为25、28。
建国初期,辽宁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至1953年,我国总计设立了15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西安、重庆、广州、武汉、沈阳、鞍山、抚顺、本溪、旅大市(大连市)、长春、哈尔滨。
光辽宁省内,就有5个城市临时提升为直辖市。
沈阳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新中国的第一枚金属国徽、第一台车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都诞生在这里。
长春,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有“东方底特律”之称。
三十四年时间,排名已经是天翻地覆。
1995年开始,沈阳的排名跌至第10名之后,并在第11-19名之间保持了近二十年,2017年,沈阳排名跌至34名,此后便没有太大升幅。
大连在1991年排名跌到10名之外,2017年跌至22名,去年跌至30名。
哈尔滨从1990年的第25跌至1994年的34名,后来回升过一段时间,2017年重新跌到30名,2022年开始跌到50名开外。
长春的城市排名波动相对较小,维持在25-40名之间,但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东北的重工业,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长春的汽车产业曾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但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市场竞争和技术革新的挑战,经济增长放缓。
另外,东北城市均面临着人口外流这个共性难题。2021年,随着哈尔滨跌破千万人口大关,东北地区目前尚无一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
人口流失,进一步导致消费市场缩小和劳动力短缺,加剧了城市的经济衰退。
至此,东北四大城市,跟随当地经济一同迅速衰落,似乎成了无法扭转的大趋势。
而厦门,GDP虽然被普通地级市超越,但是其排名却是逆势跃升的,从1990年的第82攀升至2024年的第32。

厦门虽经济体量较小,却是改革开放首批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城市形象颇佳。
厦门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在房地产领域常被视作强二线城市,但实际上,厦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面积都不算突出。
如今,厦门虽被“二流地级市”超越,但其增长态势良好,长远来看,厦门的发展潜力或许优于东北那几个副省级城市。
02
我们深入对比了五大副省级城市和五个普通地级市近十年的GDP增长和资金总量增长情况。
从GDP看,厦门近十年GDP增幅位列第一,其次是五大地级市,排序分别为温州、常州、徐州、烟台和唐山。
东北四大副省级城市的GDP增速较慢。

从资金总量,也就是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的角度来看,近十年,徐州、常州、温州这三个带州字的城市,资金总量的增速是最快的。
厦门排名第四,资金总量增速超过了唐山,唐山排第五,烟台的资金总量增速排在长春、哈尔滨之后。
沈阳、大连的资金总量增速则较慢。

综合来看,近十年,徐州、常州、温州这三大地级市的资金总量和GDP增速是较快的,其次是厦门。
唐山的发展快于烟台,东北四市的数据则与济发展相对失速的形象相吻合。
具体来看,徐州、常州和温州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相同点。
首先,占据重要区位,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享区域协同发展。
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紧邻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辐射。
温州是浙江东南沿海重要商业城市,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好,温州商人全球知名。
其次,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徐州,以重工业为主,近年来,徐州将传统的煤炭、钢铁等重工业,转型升级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徐州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8.7:40.7:50.6,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成型,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2位。

徐州三次产业结构
常州,制造业发达,目前,在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产业基础上,向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拓展。

温州,鞋服、眼镜、低压电器等轻工业突出,如今也在培育汽摩配等高端制造业以及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
2024年,温州工业增加值总量首超三千亿,达到3003.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增量、占比提升幅度实现“三个全省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
第三,三市民营经济活跃,是经济增长重要力量。
2024年前三季度,徐州民营投资同比增长12.3%,占全部投资比重的82.3%。
2024年,常州有中天钢铁等9家民营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天钢铁等11家民营企业入围“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万帮金之星入围“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入选数量位列江苏省第一方阵。
去年,温州新增亿元以上企业117家、累计1643家,5亿元以上企业13家、累计225家,10亿元以上企业7家、累计93家,浙能乐清发电新晋成为100亿元以上企业。
尝到创新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甜头,三大地级市也列出了更高发展目标。
如徐州提出打造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的制造业强市,并聚焦“新型工业化”;
常州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温州则通过优化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环境,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唐山和烟台虽然都是沿海城市,但区位优势发挥却不明显,同时产业转型之路还没走通。
唐山处于京津两大城市的辐射区域区,这如同一把双刃剑,虹吸与外流并存。
唐山属于资源型城市,钢铁和煤炭是唐山两大支柱产业,面临着资源要逐渐枯竭的危机,产业转型的口号喊了很多年。
但唐山的产业基本还是属于传统型为主,新兴战略型产业还没成势。
烟台,未处于核心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方面较弱,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行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
在研发投入和人才吸引上,唐山和烟台还有待提高。
03
总的来讲,东北城市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民企又与创新紧密相连。
能否破除营商发展弊病,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东北在新时代经济浪潮中重新崛起的关键。
历史已无数次证明,能为民企发展提供阳光雨露的城市,如深圳、温州等,凭借民企的力量实现了经济腾飞。
而忽视民企的城市,则只能在经济困境中挣扎,徒留遗憾。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格局下,让优秀创新、创业企业涌现,城市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