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李嘉诚要与贝莱德集团交易一事,消息爆出后,中方“马上”派代表坐专机前往了巴拿马。
没有人知道谈了什么,但它带来的连锁反应,却引爆了香港媒体的头条。
随着港媒四问“穷追不舍”,长江和记也打破“沉默”,罕见发了一条动态。
长江和记发的什么动态?这条动态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李嘉诚的间接发声?他想表达什么?

事情要从一则看似普通的商业新闻说起。
3月初,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突然宣布,将把旗下43个港口业务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
这笔交易明眼人都能看出不对劲,这些港口不是普通的码头,而是分布在巴拿马运河沿线的关键节点。
消息一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记者会上做出回应:商人有没有祖国?非常尖锐,一针见血。

仔细看这可不是普通的商业纠纷。
巴拿马运河是什么地方?这条1914年通航的人工水道,每年承载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中国更是占了其中五分之一的货运量。
从广东生产的家电、浙江的服装到山东的机械设备,成千上万标着“中国制造”的集装箱,都要经过这条“海上高速公路”运往美国东海岸。
换句话说,谁捏住了运河的咽喉,谁就能卡住中国对美贸易的脖子。
可问题就出在这里。

李嘉诚卖掉的港口里,有多个位于运河东西两端的战略要地。
更敏感的是,贝莱德集团虽然表面上是家美国投资公司,实则与特朗普政府有着一些“微妙”的关系。
而特朗普当年竞选时的一句“要让运河重新姓美”,至今还在国际新闻里时不时被翻出来。
中国这次的反应快得惊人。

交易公布后的第三天,一架中国政府的专机就降落在巴拿马。
随行的代表团在48小时内见了巴拿马总统,谈了什么没人知道细节。
但巴方之后发了条耐人寻味的声明:运河是巴拿马人民的资产,不会被任何外部势力控制。
这话听着像是在敲打美国,但香港媒体立刻嗅到了另一层意思:某些人想通过商业交易变相插手运河,门儿都没有。

这时候,香港舆论已经炸了锅。
《大公报》的评论员连发四篇文章,句句戳在李嘉诚的脊梁骨上。
第一篇直接搬出霍英东、包玉刚这些老一辈香港商人做对比:同样是做港口生意,人家怎么就知道把码头建在内地支援建设?

第二篇更狠,标题就叫“莫天真,莫糊涂”,暗指李嘉诚要想清楚后果。
等到第三、四篇文章出来时,话已经说得很直白了:今天把港口卖给美国人,明天是不是要把香港的码头也打包?
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长和集团倒是稳得住。

3月21日,他们罕见发布了一条动态:2024年的年度财报,上面显示他们的港口业务收入增长11%,赚了452亿。
这好像在告诉人们:你看,我们这就是正常的资产优化,仿佛告诉人们我们就是一次普通的交易。

可资本市场根本不买账,公告没几天和股价就下跌,连着十天市值蒸发256亿。
有股民在论坛吐槽:李超人这次怕是看走眼了,美国人要真控制运河,咱们的货船以后过路费还不得翻倍?

说到过路费,这才是真正的雷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放出风声,只要中国船只进美国港口就收150万美元的过路费。
要是贝莱德真接手了运河港口,这纸政策落地就是分分钟的事。
更麻烦的是,巴拿马运河现在每年能给中国省下不少绕行成本,这笔账要是重新算,沿海的出口企业怕是要集体失眠。

今年2月份,美国白宫表示:美国船只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随后巴拿马运河管理局进行回应:假的!
美国多年来一直虎视眈眈的盯着巴拿马运河,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愈发强烈,在这个节骨点李嘉诚做这种事不免让人猜想。

回头看李嘉诚的这步棋,确实让人看不懂。90多岁的老先生,早该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偏偏在风口浪尖上搞出这么大动静。
有人猜他是想套资产,也有人说是被美国资本施压,但长和内部传出来的说法更简单:就是正常的商业周期操作。
这话很难让人相信,现在已经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交易了,有国先有商,没有祖国的强大,这些商人怎么会赚的盆满钵满。

要说到中美在巴拿马的角力,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2017年巴拿马刚和中国建交时,美国国务院气得跳脚,生怕中国把手伸进自家后院。
结果五年过去,中国没派一兵一卒,倒是帮巴拿马建了会展中心、医院和5G网络。
反观美国,除了特朗普时期威胁要“收回运河”,再就是这次通过贝莱德搞资本渗透。两相对比,巴拿马总统那句“合作要看实际行动”说得实在意味深长。

现在最尴尬的可能是长和集团。财报发布会开到一半,记者的问题全绕不开“卖国”质疑。
发言人被逼急了,甩出一句“商业决策不该被政治化”,结果被官方点名:某些企业家的家国情怀,不能只挂在嘴上。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交易能不能成反而成了次要问题。真正值得琢磨的是,为什么一个香港商人处置海外资产,会牵动中美两国政府的神经,这不免让人深思。
不过话说回来,巴拿马运河终究不是谁家的私产。

1914年运河刚开通时,美国军舰直接开进港口强行“托管”,那种霸权时代早该过去了。
现在中国货轮规规矩矩交过路费,巴拿马拿着这些钱给全民发福利,反倒是某些国家总想着走捷径。
这次中方专机飞过去谈了些什么?看看巴拿马当局最近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总之,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交易,正把香港老牌财团、美国资本巨头和中国国家利益卷进同一个漩涡。
至于漩涡中心的那位传奇商人,是会被时代记住他建学校、修医院的善举,还是留下“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话柄,恐怕就要看这43个港口的最终归宿了。
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