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明明是一个既无职业又无特长的70岁大娘,却凭着脸皮厚、无底线的手段,带领全家过上了买车买房的富裕生活,更可气的是她还把这种下作手段言传身教给了她的家人。全家凭着这门独门秘籍,10年间敲诈勒索357次且屡屡得手,不断获得大量的不义之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们获得这些不义之财的手段就是毫无道德底线且臭名昭著的“碰瓷”。这里所说的碰瓷,不是简单的交通讹人,也包括在商店、餐馆等公共场合的讹人,用这位老太婆的大白话,就是只要脸皮够厚,任何场所任何手段都可以用,只要能讹财就行。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她们的每次碰瓷都能得逞。难道我们的法律都是摆设吗?她为何敢有恃无恐的敲诈勒索却又能屡屡得手的呢?
一、披着弱势群体的外衣,小试牛刀轻易得手。
这位年过60的老人姓杜,家住天津,经济条件很不好。 她本人没有职业,更别谈收入了,再加上她本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成年累月药不离口,使得全家的生活都过得紧紧巴巴的。
穷则思变,可杜老太压根也没想着走正路用正常的劳动去获利。
2003年的一天,她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报一起老人碰瓷车辆的案件,而这个案件的处理结果让她茅塞顿开,因为这起碰瓷案件以车主赔给老人500块钱而息事宁人。
她想,既然别人可以碰瓷获得钱财,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呢?她马上又想到自己全身的慢性病,完全可以用这个当借口来敲诈别人。反正自己年龄也大了,老人作为弱势群体,出点什么事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同情和关注。一般人害怕麻烦缠身,一定会选择赔点钱息事宁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老太经过深思熟虑,觉得走这条路一定可以大有作为。她还把碰瓷的范围扩大化,不局限于交通碰瓷,比如超市,便利店,餐馆等公共场所都有利可图。说动就动,她马上就盯上了一个目标。
距离她家不远有个元宵店,店主看着很憨厚。杜老太坐着轮椅就在这家店门口来回晃悠,店主以为老人家可能身上没有钱,出于好心便免费给她一碗元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曾想杜老太刚吃了两口,就大喊牙疼死了,大声嚷嚷着让店老板赔钱给她看牙,老板这才明白,这是遇上碰瓷的了。
好心当做驴肝肺,店主自认倒霉,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意,只好赔了300块才算了事。
杜老太暗自高兴,没想到初试牛刀就能获利,果然只要脸皮厚,没有什么手段是不能用的。
2016年的一天,杜老太精心准备后又开始下手,这次她盯上了一家生意火爆的烤鸭店。
来到烤鸭店后,果然这家店的生意非常火爆,杜老太心中暗暗窃喜,因为人越多她越容易得手,不得不说杜老太真的拿捏住了人性。
她表现的和一个正常的食客一样,点了一份杭椒炒牛柳和几个小菜。吃到一半的时候,她啪的一声把筷子拍在桌子上,大声叫着服务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明所以的服务员一头雾水,连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杜老太声称给她上的牛肉是鸭肉,商家有意欺骗消费者,并且大吵大叫,搞得其他的食客不由自主的停下手中的筷子看了过来。
店里的管事急忙过来向她解释,但她根本不听,一口咬定店里把牛肉换成了鸭肉,搞得店里也是百口难辩,如果处理不好,店里的生意可能就会一落千丈,不得已店里只好选择破财免灾。
拿到了钱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奇葩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轻而易举得来的钱财,助长了杜老太的贪婪。她马不停蹄找到监管部门,举报这家店用鸭肉替换牛肉。 这家店也是倒了大霉,摊上这么一个无理取闹的主。为了不影响生意,店主万般无奈之下与她达成和解,当然,代价就是给她赔了4000块的损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变本加厉获取不义之财,遭人举报被刑拘。
杜老太尝到甜头之后,她就肆无忌惮的越发放飞了自己。每次动手前她都要先去踩点,然后设计碰瓷的方案和细节,力求每次都能达到目的,并且还能够安全脱身,真的是把“贼不走空”演绎的天衣无缝。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这一天正是跨年夜,天津市河北区一家超市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她就是满腹算计的杜老太。
她拿起某个有名的蛋白粉,径直走向收银台,边走边嘟囔着:“这个蛋白粉国家不允许卖。”然后她的音调越来越高。招致不少顾客的围观。超市负责人告诉她这款蛋白粉是国家允许卖的,但杜老太依旧强词夺理、不依不饶,非要商家赔偿他的损失。双方僵持到半夜,商家为了消除影响,采用息事宁人的办法,赔给了杜老太3000元钱,这件事才告一段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次次得心应手,让杜老太确信这就是一门发家致富的好手段。此后她毫无顾忌的在全市各个地方施展她的这种独门手艺。
比如在大型商超假装滑倒不起,先是大喊大叫引起众人围观,然后与商超负责人讨价还价,达到自己的目的后闪身走人。
比如在人流密集的人行道上。假装与人碰撞后倒地不起索要医药费。
甚至水果摊儿都不放过,试吃一下,然后假装肚子疼,像摊主索要医药费。
在餐馆也是无理取闹,挑食物的毛病,不是食材不对,就是菜品里有昆虫,主打一个胡搅蛮缠,不高价赔付就不罢休。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贪婪的敲诈让她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利用这些不义之财,她购买了好几处房产,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儿。
为了这门手艺不至于失传,她言传身教的教会了女儿、儿子和儿媳,此后,一家人共同作案357次,时间长达10年之久,以至于在天津城刮起了一股碰瓷风波,不少人有样学样,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2019年4月,杜老太在一家超市一如既往实施她的碰瓷计划。可惜这次失算了,她的手段被一名超市员工识破,迅速向警方报警。天津警方迅速赶到现场将杜老太及其子女抓获,按法律规定依法刑事拘留。
杜老太的落网宣告了她10年的碰瓷生涯终于结束,今后陪伴她们的将是阴冷的铁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老太的敲诈勒索始于2003年,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年之久,涉及天津市的351家商户,金额每次从几百到上万不等,她的大名在天津市不少商家眼里那是如雷贯耳,躲之不及。
三、杜老太为什么每次碰瓷都能获得成功?
总结下来原因有二:
1、她利用弱势群体的人设,获取民众的同情心。制造事端的同时,用多病老人的身份占据道德制高点,蒙蔽和欺骗了民众的善良,从而为自己能够成功碰瓷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她洞悉商家的心理,认为商家不可能因为这些小事情去选择报警。因为商家都忙于自己的生意,不想把时间精力花费在这些事情上,所以大部分商家都会选择花钱息事宁人。而这些正是杜老太乐意看到和得到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老太的案例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利用弱势地位和民众同情心进行敲诈勒索的行为,也提醒人们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选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能打击犯罪人的嚣张气焰和侥幸心理。同时也警示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