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他独灭400美军,回乡隐姓埋名33年,重修县志才发现端倪!

颖山看娱乐趣事 2024-12-12 04:04:01

他明明就是个入伍不久的普通战士,却以一己之力消灭美军400余人,更不可思议的是,他凭一挺捷克式硬生生击落了美军的一架飞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离奇的是这样的战绩他并没有收到立功喜报,即便如此,归国后他毫无怨言隐姓埋名33年,直到一笔2400元的借款,才让一张久违的军功喜报找到了它的主人。

也直到这一天,这位兵王尘封已久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才重新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他就是抗美援朝战斗英雄、一等功奖章获得者蒋诚。

蒋诚,原名蒋启高,1928年出生于重庆市合川区,家境贫寒,全家七口人,守着两亩地一头牛,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何生活自理,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成了蒋诚的执念。

1949年12月,轰隆的炮声渐渐平息,一个好消息传来,成都宣布解放了,老百姓终于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这个时候,蒋诚萌发了参军的念头。

说干就干,蒋成没有迟疑,1949年12月他加入了子弟兵。刚入伍蒋诚努力向老兵学习各种器械的使用和战斗经验。短短数月,他就因学习速度快、军事素养扎实从众多新兵中脱颖而出,成为11军31师92团一营机炮连的一名战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51年3月,蒋诚所在的92团被编入志愿军12军,全军紧急动员后,在老百姓敲锣打鼓的欢送中,从长甸镇河口村入朝。

入朝后不久,蒋诚的部队就与固守阵地的美军接上了火,蒋诚的连队担负着为夺取美军阵地的兄弟连队提供火力压制。这一仗打的异常惨烈,双方来回拉锯战斗了4天4夜,伤亡都不小,这时候双方拼的就是谁的意志力更强。不言而喻,如果说拼意志力,那没有人能比得上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后来美军被打的丢盔卸甲,撤出了阵地。

这样的战斗蒋诚经历了不少,在援朝战场不过百天,因他作战勇敢,又善于出谋划策,蒋诚很快就晋升为机炮连的副班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后的蒋诚辗转崇山峻岭,连续经历了三次大战,但让他久久不能平静的战斗就是鼎鼎大名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11月,刚开始的上甘岭战役是由志愿军15军45师打响的,短短两周时间,战斗减员近六千人,可见战斗之惨烈。

这个时候,蒋诚所在的12军接到命令,全团赶往上甘岭,替换下伤痕累累的15军45师,蒋成也随部队进入了上甘岭。

1952年11月8日,此时的上甘岭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美军的范弗里特弹量真不是盖的。阵地上的志愿军战士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即便如此,也没有一名志愿军战士退出阵地。

特别是537.7高地,每时每刻都经受着美军炮火的洗礼。坚守高地的志愿军战士,经过4天4夜的鏖战,高地仅剩二十余名战士,在上级的命令下退守到七号坑道待援。

接下来的11天战士们断水断粮,尿液都成了稀罕物,如果援军再不到的话,他们真的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驰援537.7高地的援军,正是蒋诚所在的92团全体战士,此时坑道内退下的志愿军战士早已虚弱不堪。蒋诚和他的战友们赶到了坑道,将这些虚脱的志愿军战士送走后,接下来由蒋诚和他的战友们去迎接更加残酷的战斗。

战斗很快打响,美军依旧是老套路,大炮开始不断洗地,轰炸机在头顶不断的轰炸。

据蒋老的回忆,他刚在阵地上架好捷克式做好准备工作,头顶传来轰炸机投弹的呼啸声,大家迅速在战壕里寻找藏身之地,蒋诚却独自扛着枪跳入了一处深坑中。

“我那会就趴在坑里,全身都依附的斜坡上,我小心把枪架在坑边凸起的土堆上,然后就不断的进行射击。当时打红了眼,也不知道打了多长时间。打跑了轰炸机又向进攻的敌人扫射。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射击,射击再射击。”老人不由自主的用他那颤抖的双手不停比划,那一刻他那浑浊的双眼流露出一丝灿烂的光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处在这种状态下的蒋诚根本感觉不到是否受伤,以至于在被弹片划伤腹部他都没有感觉到疼痛,直到肠子流了出来,他才发现不对,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退下去,他将流出的肠子塞回去,继续抱着枪向敌人疯狂扫射。后来他的意识都有些模糊。剩下的念头就是多杀死几个敌人。

后来不知道是谁在他耳边大声的吼着战斗结束了,蒋诚才停下扣动扳机的手,紧跟着人也一头栽了下来。蒋诚很快被送去抢救。他由于伤的太重,前后经过了三次麻醉,四次开刀动手术,才将命救了回来。

根据抗美援朝史料记载,这一仗蒋诚凭一人之力,消灭了四百来名美军,且超常发挥击落美军飞机一架。这可是泼天的大功劳,为此他获得志司的一等功表彰,终于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战斗英雄。

《志愿军战史》:1951年4月至该年11月,蒋诚同志所属的十二军参与金城防御作战等战斗共四百多次,期间重创土耳其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立功受奖的奖状上则写着:1952年11月,蒋诚在上甘岭战役中,配合反击作战,该同志发挥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不惧艰难险阻,誓死坚守537.7高地,在严密敌炮的封锁下,击毁敌机一架。

战后,蒋诚选择回到家乡务农,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英雄身份,甚至他的家人和乡亲们都不知道他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直到1988年,合川师范学校校长王爵英在修撰《合川县志》时偶然发现了这份尘封多年的立功喜报,才揭开了蒋诚的英雄身份。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8这年,时任合川县师范学校校长的王爵英在修撰《合川县志》时,偶然翻出一张早已发黄的喜报。

这份喜报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在1953年联合发出,当初一直找不到蒋诚的家,就在档案里足足躺了36年。

喜报背面,看籍贯栏中标注“四川省合川县四区兴隆乡南亚村”,备考一栏则写着“由八区退回,查无此人”。

王爵英望着发黄的喜报。看着上面的落款和地址。觉得肯定是地址出了错。因为合川县有两个地方的名称很有古怪,经常被人搞错。一个叫隆兴乡,而另外一个地方叫兴隆乡,也许就是这两个字的颠倒导致无法找到它的主人。

而且蒋诚这个人王爵英也知道,他曾经为了给村里修路,贷了两千四百元的款,后来为了还贷款,他的儿子还把房子给卖了。当时这件事还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就是不知这两个人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王爵英找到南亚村的蒋启鹏,这个人曾经是他的学生。“你认识蒋成吗?他是不是你哥哥?”王校长急忙问道,蒋启鹏有些诧异的看着王校长,随后又忙不迭的点头说到“蒋诚是我哥哥。”王爵英一听不由大喜, 连忙把手里的《军人立功喜报》递到蒋启鹏手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人又马上来到广福村蚕桑站,王爵英见到蒋诚时,这个穿着皱巴巴军绿装的六旬老人,实在是无法把他和一个一等功臣画上等号。

“时间过了那么久了,你不说我都想不起来了,时间过得真快。”

老人一边回答着问题、一边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计,老人已经在桑蚕站干了20年,而他的身份只是个临时工。

如果不是那份喜报真真切切的摆在人们面前,或许蒋诚老人永远也不会对他人提及此事。

蒋诚的事迹被公之于众后,他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被授予“重庆好人”、“中国好人”称号,并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尽管如此,蒋诚依然保持低调,继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主动牵头修路,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并拒绝了有关部门提供的补贴金。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3年1月5日,蒋诚因病逝世,享年94岁,他的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0 阅读:15

颖山看娱乐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