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史上无人比拟的好色太后,勾搭宰相,暧昧大臣,搜罗天下美男,小叔子也难逃魔掌。还强逼宠幸了大将军的儿子,害得这小子整天提心吊胆,不得已带着人投了南梁,更离谱的是,她居然为了表达思念之情,执笔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杨白花》,叫宫女们整天在宫中吟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世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她就是史上著名的妖后-北魏胡太后,
一、出身名门,天降异象
公元491年,胡氏出生于名门权宦的胡家,父亲胡国珍是世袭父爵武始侯,自小她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据史料记载,胡氏降生的时候,房内红光遍布,天显异象。据胡氏的父亲所言,当时远近闻名的相师赵虎卜卦说,这是难得的吉兆,是大贵之相,她会为天地生下九五之尊,这难道与皇家有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氏的父母听后高兴不已,更是把女儿视若珍宝,从小就开始培养胡氏,为将来做准备,主打的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胡氏从小貌美聪慧,文武之才渐渐显露。她也慢慢把自己的梦想聚焦在集权利财富于一身的皇族身上,她现在当务之急是考虑怎么与皇族搭上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姑姑牵线搭桥,得偿所愿
胡氏虽是豪门贵女不假,但天子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既然没有机会,那就创造机会,因为她要利用当今天子的喜好达到目的。
当今天子,也就是宣武帝,自幼喜好佛法。而胡氏的姑姑恰好是尼姑,非常擅长讲解佛法,这不就找到了破解的密码了吗。
胡氏利用这个现成条件,扮成尼姑伴在姑姑身边,像模像样的过起了青灯礼佛的日子,她在静静的等待着好运的降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505年,通过胡氏姑姑的刻意宣传,胡氏不俗的姿色和佛法传到了宣武帝的耳里。
宣武帝也很好奇,按耐不住立刻召胡氏入宫,见面后,宣武帝一见钟情,立即把胡氏收入内宫,封她为承华(嫔妃的一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氏如愿以偿进入了皇家,也迈过了开启未来波澜壮阔的门槛。
当时的北魏皇室有一条祖制,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而定的,叫“子贵母死”。意思是如果妃嫔生出的孩子被立为太子,母亲就得被赐死,这条祖制,吓得嫔妃们都不敢生儿子,就是怀了孕也得想办法把孩子打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这样的话,那宣武帝岂不是要断子绝孙?
三、母凭子贵,破除祖制
胡氏很聪明,她知道该用什么手段获得宣武帝的重视。她经常放出口风,说不能因为怕死就让皇家失去嫡长子。实际上此时的她就像一个赌徒,用自己的性命在为未来豪赌。
果不其然,宣武帝知道后备受感动,他不断的宠幸胡氏,很快胡氏就怀上了龙胎。
公元510年,胡氏诞下一子,取名元诩。但此时胡氏的内心依旧忐忑不安。生儿子的目的虽然已经达到,但接下来宣武帝会不会用祖制,她心里也没底。
转机到来的很快,宣武帝没有赐死胡氏,还将她晋升为充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512年,宣武帝将三岁的元诩立为太子。接下来才是胡氏的高光时刻。
四、铲除异己,大权在握,励精图治
公元515年,宣武帝因病死亡,六岁的太子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胡氏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她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还有一位身份比她高的人正对她虎视眈眈,甚至谋划要除掉她,这个人就是高皇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氏以退为进,换了个住处,每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严加守卫,不给高皇后下手的机会。
孝明帝继位后尊高氏为皇太后,生母胡氏为皇太妃。高太后有位兄长叫高肇,在外拥有军队,这叫胡太妃怎么能安心睡觉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胡太妃开始精心布局,她在高肇回宫奔丧之际,派刀斧手顺利杀了高肇。接着逼迫太后高英出家为尼,迁居金墉城。
胡氏理所应当被尊为皇太后,因皇帝年幼,由她临朝辅佐幼主,胡太后梦寐以求可以垂帘听政,实则已经大权在握,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
胡太后摄政后,先封自己的父亲胡国珍为安定郡公。这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史料记载,摄政期间,北魏的朝纲、吏治都被胡太后严厉整顿过。她派遣巡视组出巡全境, 惩戒了不少各地的昏庸官员,也提拔了不少有真才实料的官员。甚至出台法律把女子的地位提升到和男子的地位相等的地步。
她还实地地考察民情,处理冤假错案,打压豪门望族,警告宗亲外戚不得胡作非为。在民间,胡氏的影响非常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出台政策,为老百姓减免赋税,赈济灾荒,救助病人、老人,极大的稳定了社会局面。
她不只对百姓好,她还体恤士兵,整治将领抢夺士兵军功的行为,杜绝内部腐败,大大提升了军队的凝聚力和军事作战能力。
公元517年,胡太后平定大乘教叛乱,那是华夏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和尚叛乱。同年她又下令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建筑永宁寺塔,用于平复教徒的怨气。
公元519年,胡太后为利益着想,采取惩治与妥协相结合的政策,平息了羽林、虎贲之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还制定保护文物的法令,派人拿下高丽主权,尽可能的发展经济,使得当时的北魏国力强盛,大有万国来朝的盛况局面出现。
以胡氏的所为,她应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摄政太后,但盛极而衰的历史规律,谁也没有办法摆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色乱后宫,骄奢淫逸,幽禁五载
胡太后做过尼姑,非常崇尚佛法,她摄政期间,全境建成的寺庙多达三万多所,僧尼发展到二百多万人。仅洛阳极其周边的寺院就有1367座,这些花费严重消耗了北魏的国力。
温饱思阴欲,风情万种的胡氏,怎能让如花似玉的青春白白的浪费,身为至高无上的太后,什么样的男子得不到?
她的寝宫,每晚歌声喧嚣,众多的男宠伺候着她,其中有大臣,比如宰相郑俨,黄门侍郎李神轨等。不可思议的是,她还逼着大将杨大眼的儿子杨白华与她共赴爱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白华怕招来大祸,暗地里带着心腹投奔梁国。胡太后得知后竟亲手创作诗词《杨白华》,令宫女每天传唱,依此来思念逃跑的情人,可能她自己也没想到,这首词竟被传到后世,而且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杨白华: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宣武帝有个亲弟弟,就是亲和王,叫元怿,是北魏数一数二的大帅哥。
胡太后一眼就相中了元怿,这样的美男子岂能放过。她用胁迫手段成功的把小叔子弄到手上,这算不算是千古奇闻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怿做了胡太后的男宠后,地位直线上升。这就有两个人不愿意了。一个是掌管禁军的统领元叉和宦官刘腾,他俩因为徇私枉法多次被元怿申斥,所以一直怀恨在心。
公元520年,在元叉两人密谋下,奉迎孝明帝到显阳殿后诬告元怿企图毒死孝明帝篡位。
当时,孝明帝年仅十一岁,根本辨不了真假。便令刘腾关闭永巷门,导致胡太后也无法外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元怿入宫时,被元叉派人抓获,刘腾召集大臣宣布元怿谋反的罪状。
当夜,元叉就处死了元怿,二人害怕胡太后知道后杀他们,心一横,伪造了一份胡太后的诏书,称因身体有疾,所以把皇位还给孝明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太后被幽禁在北宫的宣光殿,宫门也长闭不开,和外面断绝了联系,史称“宣光之变。”
六、一朝隐忍,再度复出,恶习不改
从天堂到地狱的变迁,并没有击倒胡太后。她暗中蛰伏。忍辱负重,静静等待着重出江湖的时机。
刘唐和元叉为了掌控大权,用计谋架空孝明帝,朝政大小事都要二人点头才能办理。私下里他们打压群臣,霸占土地,逼民为奴,买官卖官,百姓被这二人的所作所为搞得怨声载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魏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由盛转衰。
公元523年,六镇叛乱爆发,北魏皇朝的根基被撼动。也就在此时,刘腾死了,胡太后总算获得了一线生机,获得自由后,她开始想方设法夺回失去的权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524年,胡太后状告元叉,说他意图杀害妃嫔和皇帝,孝明帝将元叉抓进大牢。胡太后再次取代孝明帝,赐死元叉后,开始重新临朝听政。
随着孝明帝元诩逐渐长大,开始对胡太后的夺权感到不满,更对胡太后的龌龊行为不齿,母子之间的矛盾逐渐白热化。
孝明帝不想坐以待毙,他私下密召大将军尔朱荣,让他助自己夺回皇权,尔朱荣也存有私心,如今正好与自己的私心相符,于是带领大军进兵洛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胡太后身边的郑俨担心孝明帝夺权后对自己不利。竟伙同胡太后密谋毒死了孝明帝。虎毒不食子,这个时候的胡太后已经失去了理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七、作恶多端,被抓后沉江而死
公元528年,尔朱荣攻打洛阳,胡太后兵力严重不足,洛阳城根本守不住。为了自保,她将六宫所有宫女带入寺院躲避,她自己也剃光头发。
同年四月,尔朱荣派军队在寺院抓获胡氏,并将她以及幼主押送到河阴,尔朱荣命令将她和幼主一起沉入黄河,同时又残忍杀害了两千余名朝中官员,史称“河阴之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太后的尸首被她妹妹收敛埋葬在双灵佛寺,直到孝武帝元修既位,才以皇后的礼仪重新安葬了胡太后,谥号为灵,史称灵太后。
结束语
胡太后与唐朝武则天两人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做过尼姑。都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了高位。也都在朝堂之上掌控着所有的大权。所生的儿子都做过太子。所以说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胡太后为皇帝诞下皇子,其目的是为了稳固地位,垂帘听政目的是为了执掌大权,毒杀亲生儿子,目的是为了长期掌权。只有权利,她才能豢养男宠,骄奢淫逸,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贪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看待历史人物,我们要取其优点,剔除糟粕。正如胡太后这个女人,她能在摄政期间治理出一个盛世,这是他的优点所在。但她不珍惜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一味追求生活的骄奢淫逸,这就是她人性的糟粕之处,也注定了她的悲惨结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觉得以胡太后一个女人的身份(抛开太后的身份和权利)来说,她的一生算不算精彩?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