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麦长势良好,到了主产的阶段,就要进行浇水肥料,以保证小麦能够顺利的成长,但是水也不是越多越好,这就涉及到一些管理的问题。
种植小麦浇水的时机是怎么把握的,又该如何掌握这个时机?
农户们都是凭着自家的经验,我有我的办法,你有你的办法,难免会出现一些差异。
合理浇水才能提高小麦的品质,省水又高产的办法有什么呢?
我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适时浇水,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浇水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需要根据这几个时期进行合理安排。
合理浇水的重要性。小麦一般在春夏季节进行发芽,开始生长,一般会在我国每年的4-6月份进行播种,播种后还要经历一个时期的生长期,此时的天气尤为重要,雨水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小麦在播种后2-3个月时间后,就进入了收割期,如果此时浇水太多,很容易造成倒伏现象,根系吸收不良,会影响小麦的生长,且还容易发生一些病害。
合理的浇水能使小麦有更高的产量,提高小麦品质,收获更好的小麦粒,同时也能更好的调节天气。

如果浇水量过多,在炎热的夏季,树木光合作用少,雨水量多,就容易产生病害,最重要的是,当水分过多的时候,导致后期土壤干旱,就容易造成闷根,对小麦的生长也不好。
浇水的方法。(1) 越冬水。
冬季降临,小麦一般会落叶进入休眠状态,叶片在冬季降温的时候,会逐渐停止生长,此时地温逐渐降低,就会出现封冻现象。
此时如果早晚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就会出现冻害现象,这就要及时浇水,以维护土壤结构稳定,并定期查看气温情况。
浇这次水,就是对小麦起到保暖和催芽的作用。
在气温比较低的时候,将土壤中的水分在阳光照射下升高,使得根系更有空间去吸收养分。

此时若是温度较低,就会出现冻坏植物根茎,所以农户们要在小区封冻前,把越冬水灌好,并将根部涂上石粉等东西,覆盖物要密封,这样不容易变干,也防止流失。
(2) 拔节水。
小麦每个节点都会经历不同的变化,每一个节点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变化,比如说当小麦从苗期转到拔节期,当小麦长到7-8片叶子的时候。
此时就进入了拔节期,这个时候也是最关键的时候,这时若是雨量不足,这就要进行一些灌溉了。
拔节水主要是保证茎秆有一定的硬度,如果缺少拔节水,就容易导致茎秆柔软不挺拔,很容易导致倒伏现象,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灌拔节水。
(3) 孕穗水。
孕穗水主要是指从抽穗到扬花,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浇灌的一些水,一般在小麦抽穗前期,对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孕穗期。
这个时期的孕穗水主要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影响到未来一个时期内小麦的结实程度,对其产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孕穗水比较浅,加上早期降雨较少,这个时候最好还是进行一次灌溉,此水也不能过多,由于此时期对每一片植物叶片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浇水过多只会对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要适时的浇灌一定要看土壤墒情以及小麦的生长状态,由于冬季气候变化较大,会产生降雨、降雪等天气变化,自然土壤中的含水量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一定要看这些自然天气,再决定是灌溉还是不灌溉,若是自然降雨较少,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进行适当的灌溉,如果长期降雨不断的话,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再进行灌溉了。
再者说说小麦本身的情况,小麦的生长情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看根部的状态,是不是健壮,有没有枯萎现象等;
第二个就是必须看叶片大小,一般的情况下,像这样的小苗保持在七八片叶子就可以了。
如果超过8片叶子我们就要注意了,如果出现连片生长现象的话,就表示抗逆性不是很好;
最后一个就是看分蘖程度,一般正常情况下,要控制在6-9棵以内,太多也不好。

所以一定要查看小麦自身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来决定是否增加灌溉,如果根系吸收能力强的话,自然土壤中的含水量也应该不低,多年第一年秋冬季节出现了降雨甚至降雪,小麦自然就解决了自己吸收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