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苏美两国就开始发动战争,两方都想要越过三八线,而身处中间的朝鲜就遭殃了。
美国一直就是一个霸道的国家,看到这个情况,他们全然不顾朝鲜,开始肆意对朝鲜展开战争,而朝鲜的实力并不强,最后求助于中国。
当时我国刚成立新中国不久,但考虑到美国在成功登陆朝鲜之后,肯定不会放过中国,于是决定派一批志愿军前往朝鲜战场。
毛主席在决定好这件事情后,便开始部署相关人员,最后考虑让彭德怀将军带领这批志愿军。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选择是正确的,彭德怀将军带领志愿军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让美军见识到中国军队真正的实力。
随着我国的发展,军衔制度也被提上日程,在1955年的解放军大授衔中,诞生了数百位将军。
在当时,我国135位兵团级干部中,绝大多数都至少是中将军衔,甚至是上将大将,只有四个兵团级干部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当时陪在彭老总身边参与朝鲜战争的人,基本都被授予中将或上将的军衔,而有一人却被授予少将的军衔。
彭德怀老总得知后非常不满,他直接找到毛主席理论,要求调整这个人的军衔。
那么这个人是谁,他在战争中有什么贡献,彭德怀将军为何如此看重他?
他就是志愿军首任参谋长解方,他从小就有着过人的学习天赋,青年时期曾经东渡日本求学。
后来得知我国积贫积弱,当即决定投身从戎报国,选择学习了专业的军事知识,于1930年毕业于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
回国后的他加入了张学良的东北军,后来在他的优秀表现下,成为了当时张学良手下不可多得的一员将才。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进行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他成为了国内人民谩骂的对象,一度被称为“逃跑将军”。
当时张学良不仅丢了东北,还被调往了西北,和当时在陕北的红军作战。
作为张学良手下的一员,解方认为这样是不对的,应将全国的重心放在抗日上,但他说话的分量还不大,因此也无能为力。
也就是在解方认识到应该攻击日军的时候,他接触到了一些共产主义思想,不久后他认为对共产党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1936年4月,解方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促进当时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解方的影响下,张学良也开始秘密地与周总理等人接触,甚至开始帮助红军。
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等人被扣押在了西安,解方则控制住了兰州的局势,让蒋介石的部队无法从后方威胁到西安。
这也为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在整个西安事变过程中争取到了更多的谈判优势,最终促进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让蒋介石联共抗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解方跟随部队前往了朝鲜,因为他的思维很敏捷,于是受到彭老总的器重,让他在身边担任军事参谋。
1955年全军大授衔,志愿军参谋长解方,被授予少将,彭德怀知道此事后,直言不满:“解方要是封少将,我彭德怀顶多是个中将!”
当彭德怀找毛主席说这件事情的时候,主席提出解决方案:“可以让解方当少将之首。”
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入党时间较晚,资历较浅;其次是一直担任的职务并不高;最后是缺乏独当一面的资历。
就这样,解方被授予少将,位列少将之首,然而也有人觉得中央对他的授衔低了些,于是问他:“你被授予少将,是不是有点低了?”
解方却笑了笑,他说:“有许多人比我功劳还大,但他们军衔远没我高,我能当少将,已经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