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虽然分数线不高,但相比同分数段的市区重点高中,县中更容易招揽高分学生。
如果市区重点高中600分分数线,很难招收到610分以上的学生,因为学生可供应选择余地大,往往就会选择另一所更高分数线的学校,而县中即使是590分分数线,就可以招收一个班的620分以上水平的学生。
因此看上去分数线更低的县中,其高分段学生也更多,这就使得其具备大量考上重点大学学生的基本条件,而这些高分考生的存在,也会带动整个学校的竞争氛围。

县中能够招收高分学生,主要在于与城市较远的地位位置,以及每年相比市区高中更好的推进率,没有必要舍近求远。毕竟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不愿意住校,家长远离自己工作地陪读,过于不方便。
2、县城孩子小学初中学校教学强度相对不大,其中考成绩普遍低于实际能力,高考相对于中考成绩大幅度提升,成为普遍现象。
很多市区的名校老师,往往有着更多最新信息,讲解的题目对于考试更有针对性,同等水平学生更容易得到高分,而乡镇县城的老师有着较为明显的信息差,因此会在整体成绩上会有所差别,但学生学习中提升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差别。在进入重点高中以后,由于是全省范围内出题,而不再是市里出题,信息差不复存在。

3、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受到培训等外力影响过大,不补课的孩子比例越来越少,这部分孩子升上重点高中后,往往有着更强的自主思维能力优势,而这样的孩子,县城的孩子更为常见。
市区的孩子,越小的年龄段,越体现出对于县城乡镇孩子碾压式优势,毕竟各种早教培优的费用不低,而且县城乡镇孩子也没有那么大的内卷氛围。这种外力优势会随着年级的提升渐渐淡化,在进入高中基本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