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地处山西中北部,是一个非常安逸的旅游城市,这里的名山大川、文物古迹众多,如五台山、雁门关、忻州古城……五湖四海的游客来此观光。
忻州的美食也很有特色,下面,就为大家介绍10种忻州名吃,来忻州旅游时一定不要错过。

蒸肉是定襄县的美食名片,不仅是当地人逢年过节时餐桌上的常客,更是外地游客争相采购的特产。定襄蒸肉以猪里脊肉和土豆为主料,土豆蒸熟压成泥,混入猪肉条,加食盐、胡椒等等调味,倒入面粉糊,上锅蒸制四五十分钟即可。做好的蒸肉,细腻软糯,香味浓郁,蘸着料汁吃绝了。

忻州是著名的杂粮之乡,盛产各种优质杂粮,其中莜麦便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当地人最喜欢用莜面制作成莜面窝窝,风味独特,值得一试。莜面窝窝想做好不容易,使用开水烫面,再分成小剂子,搓成长片,用手指甩卷起来,码入笼屉中,蒸制而成。莜面窝窝的蘸料有荤有素,最经典的就是番茄酱汁和羊肉浇头。

保德碗托也是一道很受欢迎的忻州小吃,在街头巷尾、景区商场经常可以看到。保德碗托的制作并不简单,以优质荞麦面为主料,分成加入清水,先和面,再加水稀释,不停搅拌一个小时,直至面糊细腻通透,然后盛入碗中,上锅蒸熟。蒸好的碗托,划成小块,放入秘制的醋酸汁、油泼辣子和肉酱,搅拌均匀,吃上一口,软糯Q弹,非常入味。

原平锅魁,又叫原平锅盔,因曾获得当地炉食之魁而得名,有三四百年历史,深受大众喜爱。原平锅魁的做法与外地锅盔有所不同,以上等面粉、清水、当地胡麻油和成柔软的面团,再用白糖或红糖混合面粉制成糖馅,用面皮包好后,擀成长方形薄饼,放入烤炉中烤制而成。做好的锅魁,金黄诱人,吃上一口,外酥里嫩,香甜可口。

疤饼,又叫籽饼,因其看似满身疤痕而得名,是繁峙县的传统美食,源于明清时期。繁峙疤饼的做法类似石头饼,以上等面粉、胡麻油、白糖、食盐、鸡蛋、苏打等为主料,先和成面团,再擀成小饼,锅中放入粗砂加热,将饼放入粗砂上,再覆盖一层,慢慢加热烘烤而成。做好的疤饼,香脆可口,一点都不会油腻,既可作为主食,还可作为茶余饭后的点心。

油炸糕也是当地街头常见的小吃,以宁武县最为出名。制作油炸糕,要选用优质黄米面,加入适量清水,搅拌成不抱团的面絮,上锅一层一层蒸熟,然后和成面团,分成剂子,包入豆沙或糖馅,下锅炸至浮起即可。做好的油炸糕,色泽焦黄,香味浓郁,吃起来油而不腻,软糯香甜。

瓦酥是忻州的传统糕点,因形似瓦片、口感酥脆而得名,源于清朝,慈禧西逃途中品尝后赐名“龙凤瓦酥”,成为宫廷御点。瓦酥的制作工艺很考究,以面粉、蛋黄、糖粉为主料,先和成面团,再制成长方形面饼,下锅炸熟,趁热用擀面杖压成瓦片形,晾凉即可。

酸粥是河曲县的特色早餐,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一年四季都要吃。河曲酸粥与河南粉浆饭有异曲同工之妙,选用优质的糜米为主料,先放入罐子中,加入温水,发酵数天,再起锅烧水,倒入糜米,大火烧开,小火煮上十几分钟就好了。制作酸粥时,还可以加入各种配菜,吃起来酸爽开胃,绵酸嫩滑。

吊煎锅是忻州老一辈人的美食记忆,时光荏苒,历久弥新,如今又称为古城美食特色。吊煎锅并不是锅,而是用高粱面、榆皮面等为主料,加入清水充分搅匀,平底锅中刷油,放入面糊,煎成薄饼,再切成条,配上用土豆丝、黄瓜丝、油泼辣子、蒜泥醋等调成的料汤,蘸着吃筋道耐嚼,香味浓郁。

神池月饼是神池县的名优特产,屡获“山西名点”、“山西名小吃”等殊荣,是当地及周边地区人们中秋必备点心。神池月饼源于清朝康熙年间,沿用传统工艺,以当地优质面粉和胡麻油为主料制成饼皮,再放入玫瑰、青红丝、核桃仁等各种馅料,用模具按压成型,放入烤箱中烤制而成。做好的神池月饼,油而不腻,酥而不散,口感独特。
您吃过几种呢?
声明: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