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红楼梦》中,史湘云与贾母都是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小姐。按说,作为书香门第之家的嫡出小姐,她们二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一样的。
只是,正如我们所见,在《红楼梦》中,贾母与史湘云,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对于这样的现状,不少朋友会认为,贾母之所以会如此受人待见,是因为老太太是荣国府最年长的祖母,是一品诰命夫人。如此一来,生活在“以孝治家”这样大环境之下的她,在大家族中,自然会有这样的待遇。
而史湘云,原本并非贾府人,她不过是偶尔来荣国府客串,人微言轻,自然不受待见。
当然,贾母与湘云在荣国府中不同的地位,诚然影响着她们二人在众人心中的分量。但是,我们通过以下这两个细节,却会发现,造成贾母被敬重、湘云被嫌弃的,最主要的原因却并非于此。
一、一场螃蟹宴,道尽了湘云遭人嫌弃的本质。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这一天,贾母显得格外高兴,而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得到了史湘云的邀请。
得知常来贾府客串的湘云,精心张罗了一场螃蟹宴,对于老太太而言,自然是欣慰的,毕竟,湘云的如此举动,无疑是在给她长脸。为此,高兴的老太太,还特意拉上了儿媳妇王夫人、薛姨妈,只是,当她们来到藕香榭来到宴会之上不久,却被湘云告知,这一顿宴会,是由宝姐姐一手操办的。
得知这顿宴会的真相后,老太太再无任何兴致,仅仅在宴会之上小坐了一回,便选择离开了。
对于这位一向爱热闹的老太太,为何在史湘云的螃蟹宴会如此冷场?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史湘云。
作为史家小姐,竟然在荣国府举办一场螃蟹宴会,都需依靠靠薛宝钗的帮助;如此一幕,不仅狠狠打脸了四大家族之一史家的脸;亦打了荣国府一品诰命夫人的脸。

更让人不平的是,面对贾母的邀请,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都装出了一副全然不知的神情。
如此一幕,又怎能怪老太太不快呢?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两点,亦是值得我们细品的。
其一:薛宝钗替史湘云举办的螃蟹宴,所用的螃蟹,是下人送来的。试想,如此品质的螃蟹,却让大半个贾府有头有脸的人吃了,事后是否会导致身体不适?这是很难论断的。
其二:薛宝钗替史湘云举办的螃蟹宴,其本质目的,并不在此。她对史湘云所说的,是借着螃蟹宴剩下的螃蟹,为她举办诗社东道。
想来,对于薛宝钗的如此用意,对于她对史湘云的利用与戏耍,明眼人是一眼都能体会出来的。然,唯有当事人史湘云,不仅丝毫没有流露出不快,还对宝姐姐感恩戴德,赞不绝口。
试想,面对这样一位低智商的史湘云,贾府众人又怎么待见她呢?试想,在荣国府这个人人都有势力眼的贾府,连老太太都嫌弃的史湘云,又怎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呢?
二、贾母的一句“我们家的四个女孩,都不如宝姑娘”,道尽了她的高情商。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众人不约而同来到怡红院看望宝玉。期间,在王夫人的询问下,贾宝玉说出了想吃一碗荷叶莲子羹。贾母听了,忙着让下人去准备。
只是,这个时候,凤姐出言制止了。原文,这碗荷叶莲子羹做工复杂,不仅需要特质的模具,还需要上好的鸡汤来打底。也是因此,在荣国府中,仅在迎接元春省亲的时候,做过一回。
在凤姐的询问下,当这特质的模具放在了众人的面前之时,她又特意安排下人,准备出十份的量。
如此一幕,却让王夫人不解了。毕竟,宝玉一个人,又怎能吃得下十碗汤呢?
而面对她的质疑,凤姐也道出了实情。原来她的用意,是想着趁这样的机会,让众人都来品尝一下。

见凤姐如此,贾母对她赞美不已,于是,便有了一下这段对话。
宝玉笑道:“若这么说,不大说话的就不疼了?”
贾母道:“不大说话的又有不大说话的可疼之处,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到不如不说的好。”
宝玉笑道:“这就是了。我说大嫂子到不大说话呢,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一样看待。若说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
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
想来,阅读过《红楼梦》的朋友都明白,作为荣国府的一品诰命夫人,贾母喜爱的,诚然是口齿伶俐、漂亮的女子,诚然如宝玉所说的,诸如林妹妹、凤姐这样的。
只是,身为大家族的一份子,作为大家族的一家之长,当着众人之时,她显然不能如此直白的流露出对凤姐、黛玉这些人的偏爱。
因为如此一来,不仅会引起诸如王夫人、李纨这些晚辈的不快,亦会使得凤姐、黛玉这些人遭受众人的嫉妒,置身于风浪之中。
贾宝玉作为荣国府的宝二爷,思想单纯,言语无忌,所以才会揪着老太太的一句话不放;但生活在荣国府五十多年的老太太,又怎能体会不出宝玉的用意与众人的目光呢?
只是,正因为她理解了众人的目光,凭借高情商,才在第一时间,化解了宝玉所制造的尴尬氛围。
小结:
在《红楼梦》中,在有关贾母、史湘云的诸多细节描述中,似乎都体会出来她们之间情商的极大差异。
比如面对薛宝钗将绛玟石的戒指转赠袭人,湘云却会对宝姐姐称赞不已;比如,面对薛宝琴的到来,她当着众人的面,告诫宝琴:若太太在屋里的时候,你可以去坐坐;若太太不在,你千万去不得,那里面都是坏人。

比如,面对贾赦讨要鸳鸯为妾事件,贾母能第一时间数落王夫人;并在众人离去的时候,独留邢夫人一人,和气的指责她贤惠不过;指出鸳鸯这个丫鬟留在她身边的意义,并愿意拿出一万两银子让儿子去外面购买小妾。如此做派,亦是难得的圆满了。
当然,对于史湘云的单纯,我们亦只能由此得出,她所生活的环境太安逸,她所体会的生活经历,太表面了;或许,几十年过后,当她经历了婚姻,当她亦如贾母一般,在诸如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从重孙子媳妇做起,在诸多的心酸中一步一步爬到贾母这样的位置,亦能彰显出老太太一样的高情商,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