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王夫人为何能重用探春?
探春是赵姨娘的亲生女儿,王夫人与赵姨娘势不两立,她怎么会重用探春管家呢?
王熙凤生病后,本来应该是王夫人亲自管理家务,事实上王夫人确实管理了一阵子,但无奈自己当甩手掌柜已久,确实应付不来这些琐碎的家务事,便一心想要找寻代替自己管家的人员。
儿媳妇李纨是首选,奈何李纨不是没手段就是没脾气,只好搭配上了探春。
探春是贾府女儿中最出色的一个,她从小养在王夫人和贾母膝下,和赵姨娘截然不同。
探春因为出身自卑,偏爱和王夫人亲近,曾多次在贾母面前替王夫人说话,比如贾赦要娶鸳鸯,贾母冲在场的王夫人大发雷霆,还是探春出来替王夫人说话,缓解了尴尬。
于是王夫人对探春是有几分塑料母女情的。
况且探春的性格精明能干,勇敢果断,和王熙凤贾母有一两分相似,可以锻炼一下。
探春身为女儿身,将来总要出嫁的,她的管家能力不错,传出去将来还可能配一个高门大户的公子,也好对贾门有益。
探春从小对宝玉的感情超过了贾环,在这一点上王夫人还是比较信任探春的。
她重用探春,除了解决自己管家的烦恼之外,也是在为宝玉未来铺路。
02探春对管家态度的转变。
一开始探春管家时,非常积极上进,上来她就做出了多件大事。
一,免了贾宝玉、贾环和贾兰几人上学的点心纸笔重复开销,以后都从月例银子出。
二,遵循旧例,坚持给亲舅舅赵国基的烧埋银子二十两,即使亲生母亲赵姨娘大闹也绝不改变。
三,改革下人拿钱以次充好的弊病,将胭脂水粉一项收回,全由各房自行负责。
四,整改大观园,分产到婆子手中,自负盈亏,调动积极性。
探春新官上任三把火确实引起了王熙凤的注意,王熙凤管家这么久,她当然知道贾府内部存在的问题,只不过即使她得罪了众人,但仍旧也只能平了自己眼前的路而已,深处的矛盾她也没有能力全部改变。
这是因为贾家的问题不是一代形成的,贾家的奴仆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代人,那些家生子的祖宗早就在贾家生根发芽,一时想拔出来是不可能了。
这是王熙凤看到的问题。
但是探春年轻,只靠着一时的义气管家,起初她并不知道事情的轻重,只为了在王夫人面前争个面子。
后来贾府诸多问题显现,探春也力不从心,大观园中偷盗聚赌以及茉莉粉事件,探春也不敢再像开始那样毫无顾忌的实行改革。
原因是探春起初实行的改革并不成功,她没能改变贾府公子的习性和品性,也没能改变贾府下人贪污拿钱以次充好的弊病,他们在其他方面更加变本加厉,甚至对探春恨之入骨。
就像他们恨王熙凤那样。
探春看到自己的改革只是流于表面,根本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于是心态慢慢出现了变化。
03王夫人是怎么算计探春的?
王夫人让探春管家,只是利用,顺带提升探春的家庭地位和在外的名声,以助她以后可以嫁到一个好婆家。
王夫人并不希望探春能够一直管家,她后来让薛宝钗也加入了探春李纨管家的队伍,薛宝钗是王夫人看好的未来宝二奶奶的人选。
王夫人希望宝钗在管家中得到锻炼,以后嫁入贾府,那么荣国府的管家权就会交到宝钗手里。
探春李纨只是王夫人掩饰宝钗管家的工具人而已,王夫人想利用探春达到一种“宝钗善管家”的目的,所以她并没有给探春很多实权。
加上贾母也并没有把探春管家的事情放在心上,所以在探春管家初始实行改革时,并没有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支持,以至于后面她的权利被架空,管家的效果当然不好。
另外一个探春管家越管越乱的重要原因是,贾府内部体系的混乱由来已久,已经处于末世,即使探春是齐天大圣也不能解决各类问题,更别说她只是一个手无实权的十五岁庶出女儿了。
正是由于探春管过家,知道贾府内部的问题所在,所以她才会在抄检大观园中说出: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她看到的贾府不仅内部奴才们毛病诸多,主子也在胡作非为问题重重,但作为庶出女儿身的她却无法改变,只能看着家族慢慢衰落下去。
这是探春的担忧和痛苦。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