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军衔高低,开国将帅中的十大猛将、五大儒将分别是谁?

喝酱油耍酒疯 2025-02-26 10:48:46

如果不看军衔高低,只看作战勇猛度,哪些开国将帅能跻身“十大猛将”的行列?“猛将”无论个人性格还是指挥作战,都以勇猛无畏著称,杀伐果断,雷厉风行,无论敌人有多强大,都敢于横刀立马。所以,符合这个特点的我军“十大猛将”应该是这十位:一、彭德怀。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二、徐海东。

著名的“徐老虎”,作战不惧生死。

三、王树声。

善于在战场上拼大刀,所向披靡。

四、许世友。

一身少林硬功夫傍身,数次担任敢死队队长。

五、陈再道。

“拼命三郎”、“再道之勇”。

六、韩先楚。

“常胜将军”、“旋风司令”、“韩大胆”,征战一生,几无败绩。

七、贺炳炎。

早期的“军中赵子龙”,后期的“独臂刀王”,虽失去一臂,勇猛不减,仍喜亲自上阵杀敌。

八、陈士榘。

“三陈”之外另一员猛将,能指挥陈赓作战的名将,带出了著名的陈唐兵团。

九、王近山。

“疯子战将”,闻战则喜的一代战将,《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人物。

十、王必成。

“冷面勇将”,华野三猛将“叶王陶”之一。

如果再评选一下开国将帅中的五大“儒将”,谁会上榜?先来说说儒将、猛将、战将的区别在哪里:儒将不同于猛将,战场上或许不以勇猛的个人表现闻名,甚至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战将,不过取得的战绩可以用彪炳千古来形容,像上述将领属于猛将,性烈如火,个人勇猛度高,陈赓、韩先楚、陈光等将领又可以称为战将,善于指挥,战术运用到位,战场胜率极高。猛将与战将的区别之一就是战将更讲究战术,更善于把握战机,而儒将与战将、猛将的区别之一就是性格,儒雅内敛,其二才是战略布局上,那么,对比上述这些名将,哪些人物可以称为“儒将”呢?

个人认为,这五位当之无愧:刘伯承、徐向前、粟裕、邓华、傅崇碧。两位元帅,一位大将,一位上将,一位少将。这五位性格相似,沉稳低调,儒雅内敛,但是指挥作战却是大手笔,有很强的战略、战术运用思维。刘伯承元帅有着“当代孙武”的赞誉,兵法运用娴熟,长征路上智取遵义、抗战时期三天两次七亘村伏击战、解放战争挺进大别山,留下了太多经典战例。

徐向前元帅,人称“布衣元帅”,性格上一生低调内敛,战场上创造了许多个军史第一,红军时期歼敌最多,抗战时期响堂铺伏击战、挺进山东,解放战争时期以6万地方部队对阵阎锡山20余万,带病指挥,解放山西。粟裕大将被称为“常胜将军”,解放战争大放异彩,军事指挥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一时成为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将星之一。邓华上将在朝鲜战场上接过彭总帅印,以卓越的军事才华,指挥百万志愿军作战,独当一面。

傅崇碧少将在铁原阻击战中表现出来的决绝,以及战术布控上,都彰显出一代儒将在战场上的不凡。

5 阅读:993
评论列表
  • 2025-03-05 11:21

    郑维山,杜义德,皮定钧,梁兴初,胡奇才,聂风智,钟伟,

  • 2025-02-27 14:07

    你把陈赓大将放在哪里?

  • 2025-04-19 17:41

    三陈是陈赓陈锡联陈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