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到底降到多少为好,心血管医生和神经科医生经常“打架”,心血管医生认为降得越低越好,而神经科医生则认为不能太低,否则出现老年痴呆症。怎样把握这个“度”呢?今天告诉您答案。
咱们先说说心血管医生为什么认为越低越好。因为所有的心血管病指南都要求,对于心血管危险因素较高的人群,要积极控制血脂的水平,对于心血管极高危险人群,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对于超高危险人群,比如发生过2次以上的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比如急性心梗、急性脑中风等,冠心病合并的危险因素较多,指南建议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4mmol/L以下,最新的国外指南还要求把它降得更低,甚至在1.0mmol/L以下。国内还有的专家指出,对于心血管病风险很高的人群,建议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到婴儿的水平。
但是,神经科的医生会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随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神经系统病变的风险会增加,有的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现象。
他们认为,胆固醇是维持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胆固醇能够保持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完整性,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1.3mmol/L甚至更低时,神经细胞膜就会不稳定,影响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记忆形成,可能对大脑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曾有一项研究表明,使用他汀类药物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太低时,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认知功能的轻微下降,这也会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
根据复旦大学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胆固醇降得太低,确实会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这是从1556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跟踪随访5.2年后得出的结论。
但反过来讲,如果不控制胆固醇的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就较高,再加上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发生中风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中风是老年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老年痴呆的患者,都发生在中风之后。
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效减少脑梗塞和脑出血的风险,这种获益远远超过胆固醇过低带来的潜在认知风险。
所以,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既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不至于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这个点是多少呢?请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如果已经是心脑血管病的极高危险人群,不积极控制血脂的水平,血管再发生堵塞的风险显著升高,那么,宁愿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低一点,至少控制在1.8mmol/L以下,接近1.4mmol/L的水平,因为这是救命的做法。
这些人群包括,有过心肌梗死或者脑梗塞脑出血,放过多个心脏支架,反复发生胸闷胸痛,脑中风经常复发,或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说明这样的患者病情是不稳定的,需要强化治疗才能让病情稳定,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血管虽然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但是这个斑块比较稳定,属于钙化性斑块,近期没有心绞痛发作,虽然有高血压糖尿病,但是控制比较稳定,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得松一点,维持在1.8-2.6mmol/L之间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存在,让病变长期保持稳定状态。
三、对于危险因素较低的人群,比如没有心脑血管病的存在,只是血压有点高,偶尔吸吸烟,即使颈动脉查出有轻度的斑块,也不一定要强化治疗,在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加强运动锻炼,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持在3.4mmol/L以下就可以了。
有不少患者对于自己的血脂感到焦虑,许多医生在接受了各种国内外指南的洗脑后也变得狂躁,一定要把血脂降低到婴儿的水平不可。患者是一个整体,要按照中医的理论,从整体出发,治疗兼顾全身,才能达到综合的治疗目的。